关注语文课堂教学中的生成性资源

时间:2022-09-06 11:29:06

关注语文课堂教学中的生成性资源

摘要 现有的课堂教学,教师过分注重课堂预设,对即时性生成“不闻不问”,一味按照自己的“教案”完成既定教学目标,只是为了教学而教学,不能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因此在预设中关注孩子的认知、情感的变化,关注课堂生成的疑点,提升教学效果,这将成为新课堂中面临的新问题。

关键词 预设 生成 课堂 疑点

孔子曰:“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学习首先是一种思考过程,而不是一种思考结果。《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学生应该在五方面获得发展,最高要求是发现和创新,即学会用历史眼光和现代观念去审视作品的内容和思想倾向,提出自己的看法。这样,学生的学习方式和思维方式就会得到改善,认知策略和认知技能就会得到发展,学生独立性和创造性也得到提升。课堂教学的生成性在这一环节上凸现了它的功效。

一、预设生成――课堂精彩的关键

语文是一门通过语言文字描述的具体人物和事件教会学生做人的学科。我们希望学生在学习语文基本知识和技能的同时,体验生命的美好和尊严,在更高层次上理解生命的意义。

笔者在执教苏教版小学三年级寓言《鹬蚌相争》时,曾做过这样的尝试:读了这个小故事,我以“当渔夫把他们装进竹篓,它们会有什么表现呢?”为话题让学生续写。围绕这个话题,很多同学都写到了“谦让”这一主题。于是,我对孩子们说:“看来这真争不得啊?”学生都点头。我话锋一转:“那不争行不行?”学生通过讨论得出否定的结论:“因为动物界本身就是在竞争,这是一个自然规律。”我接着提出疑问:“为什么文中‘鹬蚌相争’你们不赞同呢?”学生通过又一次的思考,知道了如果不顾后果的争斗,结果会两败俱伤。于是,教师很自然地联系现实生活,帮助学生理解:在生活中这样的事件每天都在上演。学生感触很深。

教学必须预设,生成有时也可以预设。这就要求我们的教师有一双慧眼,去发现、挖掘教材中动人的文字所带给学生的体验。

二、直面生成――课堂教学的亮点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这就要求教师把课堂教学生成性问题提上日程,改变旧有的课堂教学模式,走出语文教学的简单化、知识化和模式化格局。

在课堂教学中,我们不可能完全按照预定的轨道运作,常会生成一些意料之外的、有意义或无意义、重要或不重要的新信息、新情境、新思想、新方法,这就要求我们重视生成性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只有这样,才能激活学生的思维,愉悦学生的身心,张扬学生的个性,进射出创新的火花。可见,直面课堂生成,是我们目前语文教学中的亮点。

有位教师在执教苏教版小学四年级教材《我不是最弱小的》一课中出现了以下始料不及的状况:生:“老师,我不同意前面那位同学说的,前面母亲说‘每个人都要保护比自己弱小的人’,而最后萨沙却把雨衣给了蔷薇花。母亲让萨沙保护人,而萨沙为什么保护的却是蔷薇花。”师:“哦,是个好问题!那萨沙为什么要这么做呢?难道母亲真的说错了吗?同学们,遇到问题,别急,好好读读这段话,想一想。”生再读这段文字,思考刚才那位同学提出的问题。师:“有想法了吗?”生:“我觉得母亲并没有说错,萨沙也没有做错,在萨沙的眼中,花草都是有生命的,它们和人一样。”生:“花草也是有生命的,人间万物都是有生命的,妈妈没有说错,萨沙也做得很好。”师:“有道理,其实文章中的蔷薇花是有生命的,不信,找到描写雨后蔷薇花的句子读读看呢?”生读描写雨后蔷薇花的句子,谈自己的感受。师:“是啊,在这里,‘低垂’‘抵抗’等这样一些词就写出了花的生命。在萨沙的眼中,花儿就像人一样,这样的想法是多么可贵呀!这种爱,是一种大爱――博爱。”(板书)“那你想想看,母亲看到萨沙的做法,会怎么说呢?”生:“萨沙,你长大了。”生:“萨沙,你不再是弱小的了,你保护了比你弱小的蔷薇花。”师:“是啊,这段话虽然简短,但含义深刻。要把他读好可不容易,需要走进人物的内心世界。同学们练练,等下和老师一起来对话好吗?”这个教学环节,出乎教师的预料,但教师保护了每个孩子的求知欲、探索欲,课堂才会锦上添花。

三、鼓励生成――教师人格的魅力

前段时间,有幸聆听了于永正老师和薛法根老师的教学,对他们的教学除了佩服,更多的则是感动。感动于老师60高龄还坚持在教学第一线,感动薛老师对于学生的要求心细如发。当一名同学读完一段话时,全场爆发出一阵掌声,于老师走到学生跟前,情真意切地说:“幸亏我没读。”当一名同学板书后少了一个标点符号时,薛老师微笑地看着学生,始终没让他坐下,学生不解,当他明白过来迅速添上标点时,薛老师请他坐下,并说了一句:“你跟我没完,我就跟你没完。”全场爆发出经久不息的掌声。我想,当这两个学生长大成人时,一定会对今天的情景记忆犹新,今天的课堂一定会给他们的人生烙上印迹。

名师的魅力在于他们有高超的教学技巧、精湛的教学艺术,更重要的是他们有在课堂上和学生融为一体的教学涵养。在他们看来,孩子的每一次成功值得赞赏,孩子的每一次错误值得帮助。课堂真的是孩子们的天地,是他们生命成长的摇篮。

课堂生成是学生能力发展的台阶,更是学生生命成长的舞台。愿每位教师都能用慧眼、慧心、慧口去发现,去倾听,去诉说,我们的课堂将会是孩子生命历程的一次次远航,课堂生成将带领孩子面临一座座人生的浪峰。

上一篇:唤起学生阅读的兴趣 下一篇:数学教学中的游戏教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