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区公示语翻译现状以及对策

时间:2022-09-06 11:20:15

景区公示语翻译现状以及对策

公示语是指出现在公共场所的文字或图片,是向公众提供指示、提示、限制、强制等信息的一种特殊文体。公示语在人们生活中应用广泛,几乎随处可见,是一个国家对外交流水平和人文环境的具体体现,是旅游业[!]宣传的重要窗口。因此,对公示语的任何不准确、不规范的翻译都可能会影响游客的兴致、感受、印象及旅游线路的选择,进而间接影响我国旅游业的发展。令人遗憾的是,国内许多景区公示语英译错误比比皆是,这种现象不但有损景点的品牌建设和整体形象,而且给外国游客带来诸多不便,因此探讨旅游公示语翻译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对策很有意义。

一、景区公示语英译常见错误分析

1、译文不一致、不规范。

旅游景区公示语的作用主要是给游客指示道路、方向和处所,一个景区、景点或景区设施本应只有一个译名,但在旅游景区译文不一致、不规范的现象很常见。同一个场所在不同地方出现不同的英译名,这样容易引起误解,给游客带来困扰。比如:景区常常会见到各种不同的“须知”,如:游览须知、乘船须知、参观须知等,这些“须知”主要是向游客传递指示、提示、限制、强制等信息,希望游客能自觉遵守。然而,译员对“须知”的翻译是五花八门,极不规范,如:Attention, Notice to Tourists, Notice of Purchasing the ticket, Guest Information ,等等。

2、混淆了“功能对等”和“忠实”原则。

一些人认为同一块标牌上公示语的汉语和英语应该是一一对应的,否则就是不忠实于原文,因此旅游景区出现了很多机械的字对字的死译,让外国游客感到费解。比如:“小心地滑”被翻译成Slip carefully,这条公示语本来是想提醒游客小心地面湿滑,注意脚下,结果意思却变成“小心地滑倒”,可以改为Caution:slippery road/ wet road。再如:“请勿往山下扔垃圾”,其实把它翻译成No Littering就可以了。但如果将它字对字的死译成 Don’t throw rubbish to the downhill,游客就可能会产生这样的疑问:“难道山上就可以随地丢垃圾吗?”从上面的例子可以看出,译者在翻译公示语时,不应该只追求两种公示语语言上的对应关系,更应该关注功能上的对应。

3、忽略了东西方文化差异。

近年来,外国游客纷纷来华旅游参观,在游览的过程中感受中国独特的文化气息。因此,我们在翻译导游词、旅游指南、通知和景区公示语时,要充分考虑东西方文化的差异。比如:“白象”是中国的知名品牌,而象在西方文化中是昂贵却派不上用场的物品,是无用而累赘的负担。因此,如果译者无视东西方文化差异,把“白象”直接翻译成英文White Elephant,那么效果可想而知。再如:“龙”是汉民族所敬奉的图腾,是皇权的象征,皇帝又称为真龙天子,在古代皇家建筑和许多砖刻石刻中都能找到它的身影;西方的“龙”在《圣经》里是“魔鬼”和“撒旦”,是邪恶和暴力的象征。因此,译员在翻译与“龙”相关的景点时,一定要把它和人们美好的愿望联系起来,否则恐怕外国游客会不愿接近这个景点。

4、译者态度不认真。

景区公示语翻译存在不少语言失误,如:单词拼写错误、大小写错误、标点问题、单复数错误、用词不当、漏词添词,等等,很多错误是译者粗心所致,本来是完全可以避免的。例如:动物园的熊山Bear Mountain被误译为Beer Mountain、海洋水族馆Ocean Aquarium被误译为Ocean Aqurrium等。再如:某景区超市货架上贴着“干货Fuck Goods”、旅游办公室挂着“对公业务To Male Service”等公示语,这样的译文用词不当、大煞风景,给中外游客留下了不好的印象。

二、 探讨景区公示语英译的方法

1、音译法。

对于景区中的地名和人名可采用音译法,如:桂林Guilin,九寨沟Jiuzhaigou,鲁迅Lu Xun,岳飞Yue Fei,Mao Zedong等。还有一些反映中国传统文化的词,如:功夫kongfu,风水fengshui,饺子jiaozi等也采用音译法。

2、意译法。

意译法就是指从意义出发,不拘泥于原句的句法结构、用词、修辞等手段,突出其内在含义,便于游客理解记忆。例如:兵马俑Terra Cotta Warriors and Horses,十三陵Ming Tombs,故宫the Imperial Palace,颐和园the Palace Museum,等等。

3、音译和意译结合。

中国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名称的翻译大多使用音译和意译相结合的方法,景点名称如属汉语“单名”,为了照顾音节和外国人的习惯读法,最好把名字后面的“湖、山、园”等同时音译出来[1]。如:太湖Taihu Lake,泰山Taishan Mountain等;如果景点名称是“双名”,则不必音译通名。如:洞庭湖Dongting Lake,雁荡山Yandang Moutain,少林寺Shaolin Temple等。

4、借译法。

借译法是指在翻译时借典译典,借英语国家的表达式和典故翻译汉语中带有特定文化的表达式和典故,以求等效。如:在介绍“梁山伯与祝英台Liang Shanbo and Zhu Yingtai”典故时,可借用西方人熟悉的“罗密欧与朱丽叶Romeo and Juliet”来类比,有助于外国游客加深对中国典故的理解。类似,在旅游广告中宣传苏州Suzhou及其发达的水上交通时,可将它称作东方的威尼斯Venice,游客一看就明白了。

5、套译法。

套译法指的是借用译入语中某些固定结构框架传达原文的意思。 翻译旅游公示语时,可以套用现有的英语公示语,既规范又省事。例如:英语中“禁止停车”是No Parking,“禁止乱扔垃圾”是No Littering,这些表达都是非常地道的英语。那么,我们翻译“禁止拍照、禁止游泳、禁止攀爬”等公示语时,就可以套用这种表达,分别译为No photographing,No Swimming,No Climbing

。 再如:“游客止步”是旅游景区里常见的一句提示语,英语表达式Staff Only,那么译员在翻译“旅客止步、宾客止步、闲人免进”等都可以套用这一表达,而不是生硬地译为Visitors Halt或Passengers No Entry。通过套用英语中现有的地道的表达,可以使公示语言简意赅,同时使它的警示功能一目了然。 三、关于景区公示语英译的几点建议

1、采用国际通用表达方式。

目前景区公示语翻译没有统一的标准,呈现百花齐放的状态,导致同一个公示语在不同景区或同一景区不同地方有不同的翻译。为了提升景区形象、打造景区品牌,必须规范公示语的翻译。解决这一问题的最好办法就是直接采用国际上通用的、约定俗成的表达方式,尽量避免杜撰,尽快与国际接轨。例如:热烈欢迎...A warm welcome to...禁止吸烟/攀爬/……No Smoking/ Climbing/...小心台阶/撞头/……Mind the step/ your head/…游客止步Staff Only、油漆未干Wet Paint,等等。

2、提高译员素质。

旅游景点的对外形象与译员素质关系密切,译员若没有扎实专业的翻译知识,翻译出来的公示语、导游词、旅游广告、旅游指南、旅游日程、通知等质量就看很难保证,所以一定要加强对翻译人员的监管。此外,译员对译文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应该对自己高标准严要求,不断提高业务水平和文化素质,确保译文的质量,避免乱译、漏译等问题。

3、注意中英文化差异,优先考虑读者的文化。

东西方文化的差异和缺失往往也是翻译的难点,翻译时要优先考虑读者的文化[2]。例如:颐和园Summer Palace, 望湖饭店lakeview hotel, 玉佛寺Jade Buddha Temple, 钟楼Clock Tower, 碑林Stone Forest等,外国游客就很容易理解。再如:外国游客对中国的一些传统节日或传统文化不是太了解,清明节仅仅译成Qing Ming Festival,可能他们就无法理解,如果适当补充,增译为“Qing Ming Festival, a time to remember the dead when people traditionally go to visit the tombs of the deceased. ”就更能被外国游客理解。

四、结语

景区公示语译文的规范对于提升旅游景点的文化品位,促进旅游景点的快速发展有很大的促进作用。但目前许多景点的公示语还存在译文不规范、不准确的问题,致使公示语达不到预期的目的。因此,我们必须出台相关规范的公示语译文供参考、提高译者专业水平和素养、加强群众监督机制,从根本上改变公示语翻译不规范的现状。

上一篇:经济转型期市外来妇女基本状况的调查报告 下一篇:保障性住房建设中的融资现状和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