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校园道德冷漠的思考*

时间:2022-09-06 09:50:51

关于校园道德冷漠的思考*

校园道德冷漠是校园领域中的非健康状态,校园道德冷漠对学生在校园中的成长极为不利。除社会根源外,道德教育的定位错误和个体心理问题也是造成道德冷漠的原因。同情能够帮助个体理解他人的情绪体验,能够帮助培养道德判断能力,同时也能促成道德行为的发生。

同情;校园道德冷漠;道德情感

宋晔,河南师范大学教育与教师发展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魏亚平,河南师范大学教育与教师发展学院,硕士研究生

道德教育从古至今都被当做学校教育的重中之重,校园道德冷漠使学校的道德教育陷入困境,成为和谐校园建设中的不和谐音符,因此不遗余力地挽救这个困境、消除这个不和谐音符必须成为学校道德教育的工作之重。

一、校园道德冷漠之弊

道德冷漠是人际道德关系处于一种不良状态的表现。校园道德冷漠是在校园中生活的个体对于道德的不关心和冷漠状态。按照道德冷漠的客体对象来说,校园道德冷漠可分为对物的道德冷漠和对人的道德冷漠。对物的道德冷漠主要是对校园中存在物的忽视,比如学生在校园桌椅上写字作画,几乎所有学生都对这种行为表示默认或者认同,成为一种群体,这种行为是在校园中常见的对物的道德冷漠现象;对人的道德冷漠,主要表现为对他人的忽视、排斥乃至敌对。按照道德冷漠的主体意志来说,校园道德冷漠可分为主动性道德冷漠和被动性道德冷漠。主动性道德冷漠是指个体在自我意志上主动地避免道德行为的发生或者对他人的道德行为保持漠视的状态;被动性道德冷漠是指个体在未知情的情况下,被动地实现了对道德的冷漠。

首先,校园道德冷漠不利于学生责任感的形成。道德,从其本质上来说,是人为了完善人类的生活所构建的行事规则,违反了这个约定俗成的规则,会受到个体内在心理机制的自我惩罚。道德是一个没有外在强制力约束的行为,隶属于个体自我监督机制,主要组成是道德责任和道德义务。校园道德冷漠现象,使学生漠视了道德的存在,继而也忽视了道德责任的存在,而道德责任的缺失会直接导致个体责任感的缺失。

其次,校园道德冷漠不利于学生精神世界的成长。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是我国教育的根本目的,道德教育作为学校教育的基础和目的,在促进学生精神成长方面扮演者重要的角色。道德生活又是学生精神成长的最主要内容,没有道德生活,学生的精神成长也无从谈起。校园道德冷漠使学生在校园中丧失了生活基础,精神世界的成长丧失了成长素材,使学生精神世界的成长陷入不利境地。

再次,校园道德冷漠不利于学生个体人格的发展。道德是个体成长的基础品质,个体完善人格的发展必须要有道德环境的熏陶。校园是学生成长的主要领域,也是学生人格发展的主要场域,校园道德冷漠提供的是一个非健康状态的道德环境,给学生人格的健康发展带来有不良的影响。比如,道德冷漠的环境使学生形成对待人和事物的冷漠感,影响学生接人待物的态度,从而使学生形成孤僻的个性,影响学生的人格发展。

二、校园道德冷漠之因

校园道德冷漠有其社会制度根源,但是因为学校作为一个相对独立的场域,校园道德冷漠还有其特殊的原因。

(一)校园道德冷漠产生的社会制度根源

正如肖士英所说:“目前社会上普遍存在的道德冷漠现象,就是道德建设措施偏离道德行为的自律本性,无视个体人生存的现实困惑,一味以种种外在教化的方式,要求人升华为纯粹的道德人的必然结果。”[1]

其一,社会制度的走向偏离了人的生活。社会制度和道德都是为了给人类提供一个和谐的生活秩序,但二者的不同之处在于,道德是关怀人的生活的,而社会制度如今已成为一种维护国家和集体利益的工具,忽视了个人的真实生活。

其二,社会制度削弱了人的主动意志力。社会制度是一种外力约束,道德是一种从内到外的力量约束,二者都是约束行为,但是驱动方向却不同。社会发展至今已经成为制度社会,人的一切行为都要受到社会制度的约束,而社会制度的过度侵犯,使人的生活有了过多的外力约束,这是一种被动的生活方式。在长期的外力约束作用下,人的主动意志力受到限制,以主动意志力驱动的道德行为也会受到影响。

其三,社会制度漠视人的需求。社会制度是一种硬性的规定,其关注的焦点在于社会集体生活的规范化和制度化,保障不了对个体的关怀,这种冷漠的“人制”关系而导致了冷漠的人际关系,冷漠的人际关系使人不关注他人的存在,道德冷漠由此而生。

(二)校园道德冷漠产生的学校教育根源

道德的养成是需要多个机制的共同作用而进行的,道德是由道德认知、道德情感、道德判断和道德行为共同构成的。校园道德冷漠的关键症因在于,学生道德情感的流失导致的学生个体道德敏感的下降和道德良知的淡漠。

其一,学校教育中对道德认知进行了超前教育和过度教育。就目前的学校道德教育来说,对于道德认知的培养始终占据着道德教育的首要地位。对于道德认知的重视无可厚非,但是对于道德认知的超前教育和过度追求会导致学生产生与道德目标相悖的认识和行为。比如,对于小学生的道德认知水平来说,教育他们热爱国家未免有些揠苗助长的意味,在小学生的认知范畴中,他们可能对于国家的理解仅在于“国家”这一文字符号。对于道德认知的超前教育和过度教育只能致使学生对道德产生陌生感,只能停留在对于道德认知的符号认知阶段,在道德情境发生时,并未意识到这是关于道德的事件,从而形成被动的道德冷漠。

其二,学校教育中忽视了对道德情感和道德意志培养。道德情感和道德意志是形成道德行为的重要力量,通过道德情感和道德意志的触发能够促使道德行为的发生。良心、同情心等都隶属于道德情感和道德意志的范畴,这些都是最基本的道德素质要求。学校教育中对于道德情感和道德意志相对忽视,使得学生在遭遇到道德情境时,不能正确地做出道德判断,不能坚持自己正确的道德意志,从而产生道德冷漠。

其三,学校教育中对道德的评价方式为量化和考评化。道德是感性和理性的复合体,对于道德的评价是没有唯一标准的。但是在学校教育实践中,将学生的道德与其他的知识进行量化考评,这是对道德和道德教育理解的错位。对于一个“道德分”高的学生,他在道德情境不一定能做出道德的行为。评价不仅是检测学生发展水平的工具,同时也是引导学生成长的工具。

(三)校园道德冷漠的个体心理根源

个体在学校教育中得到的不仅仅是正向的发展,同时还有负向的发展。这是因为在学校中不仅存在可组织、可观察、可引导的正式群体,同时在学生中存在有因不同兴趣爱好、不同行为习惯等组成的非正式群体。在学生的群体活动中,学生会受到一部分不可控的负向因素的影响,使学生形成盲目的从众行为。

其一,盲目的从众心理和道德意志的削弱。学生在相同的兴趣、追求和环境下,容易发生群体活动,为了保持群体活动的一致,个体会调整自己的心理和行为,这种行为叫做从众,由此产生的心理叫做从众心理。从众心理能够促进个体和集体发展,但是盲目的从众有可能导致个体自我的消解。同时,盲目的从众会导致道德意志的削弱,使个体不能坚持自己的道德原则,放弃道德行为,而选择非道德行为或者道德冷漠。

其二,自我意识的强烈和道德敏感性的下降。随着自我意识的复苏,个体的自我意识占到了意识形态舞台的中央,自我意识的过分强烈导致个体的关注逐渐从集体走向个人。生活在校园中的学生更是如此,尤其是在当下的学校教育背景下,由于其生存的特殊环境,所有的家长和老师都极力注重其自我个性的发展,但是这种过度地对个体意识的强调和重视,使得学生忽视对他者的关怀和关心,对人和事物所发生的道德情境持冷漠态度,道德敏感随之下降。自我意识的过分强烈导致的道德敏感的下降是当下校园道德冷漠产生的最根本原因。

三、校园道德冷漠之救

校园道德冷漠现象的出现,最主要的原因是学校教育中对道德认知的过度关注,忽视了道德情感和道德意志的培养,从而导致的道德行为的丧失。同情伦理的介入,能够有效帮助学生重塑道德情感和道德意志,帮助恢复道德行为。

首先,同情是培养道德的情感基础。同情为道德提供情感基础,同情和道德的关系,如同枝和叶的关系,前者是后者生长的基础,后者是前者生命的象征。暂且不论同情对于道德的重要作用,以反向思维来审视无同情心对于道德的作用。假设个体没有同情这个心理机制,个体不能感受他人的悲和喜,个体如何能够通过情感驱动行为来愉悦他人,帮助他人免除痛苦?这显然证明,同情这个心理机制对于道德来说是不可或缺,并且是有促进作用的。道德是需要道德情感作为情感基础的,但是道德情感最基本的是由个体对道德情境的感知而形成的,同情就是这个最基本的元素,同情使个体通过感知器官察觉道德情境从而将这种感知符号内化为个体的道德情感,将自己置身于道德情境之中,使自己成为道德情境中的一员,从而形成道德行为。

其次,同情是形成道德判断的主要机制。“由于人性中如此普遍地存在着对于同情的敏锐感受性,我们也就能够据以宣判特定的行为和品质,是可亲还是可恶、是值得赞许还是该受谴责。”[2]校园道德冷漠是一种校园领域中道德的畸形状态,学生在道德认知上能够理解道德是什么,但是在道德情境中却难以判断道德与非道德,而造成被动的道德冷漠,这是由学生道德判断的迷茫而造成的。同情使学生从一个旁观者成为一个感受者,完成了身份的从“他”向“我”的转移,能够体会他人的情感,从而做出合理的道德判断。道德与制度的不同在于,道德是感性和理性的复合体,制度是理性的独立体。道德判断的本性是以个体的感性为基础的理性判断。道德判断是道德认知的一部分,同时它需要有道德情感作为支撑,道德判断兼具道德理性和道德感性,否则就否认了道德的感性存在基础。

再次,同情本身就是促成道德行为的动机。“一种是出自感情冲动或本能的同情,即在看到别人的不幸后本能地产生某种痛苦或悲伤的情感;另一种是伴随着冷静与理智的同情,这种同情不仅能够基于理性的判断在行动上做出适度反应,而且拥有一定的‘助益’意识和帮助他人的方法和行动。”[3]道德行为既是人的主动行为,同时也是感和理的复合体,自然其动机也是由感性动机和理性动机共同构成。同情不仅仅是一种情感体验,同时它在体验他人的情感意志的同时会驱动个体的情感行为动机,帮助道德行为的实现,在这种意义上,同情本身就是促成道德行为的动机。

校园道德冷漠是校园领域中出现的非健康状态,校园道德冷漠的成因是有其社会根源的,但是校园作为相对独立于社会的一个领域,这个现象是有其特殊原因的,主要是由学校教育对道德教育定位错误造成的,道德敏感度降低和道德良知淡漠的个体心理问题既是道德冷漠的表现也是造成道德冷漠的重要原因。同情能够帮助个体理解他人的情绪体验,能够帮助培养道德判断能力,同时也能促成道德行为的发生。因此,同情伦理是帮助解救校园道德冷漠的良药。■

参考文献:

[1]肖士英.道德冷漠感与制度性道德关怀[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3):29.

[2]费尚军.同情、美德与秩序—亚当·斯密同情概念析论[J].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5):38.

[3]武秀霞.“同情”离教育有多远—论同情的意蕴及其教育诉求[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12(9):27.

上一篇:即时 14期 下一篇:传承人文 化育英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