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医结合治疗脑垂体瘤50例疗效观察

时间:2022-09-06 09:46:27

中西医结合治疗脑垂体瘤50例疗效观察

【摘要】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脑垂体瘤方法。方法:选取我院近来50例脑垂体瘤患者均在手术治疗后一个月60Co体外照射同时服用服用溴隐亭片,在放射治疗第一天煎服中药。结果:完全缓解38例,占76%CT或M RI颅内肿瘤完全吸收好转,症状及客观阳性体征完全消失。部分缓解7例,占14%,CT或M RI示颅内肿瘤最大自经及其最大垂自经的乘积缩小50%以上,症状基本消失,无效5例,总有效率为90%。结论:治疗脑垂体瘤中西医结合疗效显著。

【关键词】中西医结;治疗;脑垂体瘤

【中图分类号】R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801(2014)02-0248-02

引言

垂体瘤(CPiluitaLy Tunours)属于颅内肿瘤(ICT)的范畴。其发病率仅次于脑胶质细胞瘤和脑膜瘤,约占颅内肿瘤的10%,垂体瘤是一组由垂体前叶和垂体后叶及颅咽管上皮残余细胞发生的肿瘤[1]是最常见的鞍区肿瘤。它不仅具有占位性病变的特征,而且是一种内分泌腺肿瘤,可影响机体的新陈代谢,引发多种内分泌疾病。女发病率高于男性,多发于25-45岁人群.临床最常见的症状是头痛、闭经、泌乳、视力障碍、中风、减退、眩晕、虚劳等。一般医学对该治疗主要有:手术、放射、和药物。手术切除不可切净瘤体,放射和药物副作用比较大,因此中西结合治疗效果显著,现介绍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50例脑垂体瘤患者男女各25例,年龄在25-45,典型症状:患者主诉有减退、头部双颞侧或前额部疼痛、鼻锥增大、毛发脱落稀少、手足增大增粗、腹部与大腿有紫红色萎缩纹、怕冷、视力下降或失明及视野缩小、女性患者还可出现闭经泌乳等症状。经过内分泌检查,了解丘脑垂体靶腺功能的亢进与不足。放射学检查,诊断脑垂体瘤除拍摄蝶鞍平片、蝶鞍薄分层片外,主要依靠CT或MRI扫描定性及观察肿瘤大小及生长方向。术后病理证实:嫌色细胞瘤35例,嗜酸性细胞瘤10例,嗜碱性细胞瘤5例。

1.2 临床症状.

嫌色细胞瘤35例,主要表现为垂体功能减退症,女性从月经过少到完全停经。男性表现为肥胖、阳萎、血糖耐量增加或代谢低、或胡须脱落等症状。嗜酸性细胞瘤10例,其特点是病理亢进症,发生在生长发育之前就出现巨人症,如发生在成年期则表现为肢端肥大症。嗜碱性细胞瘤5例,此病少见,一有出现,常表现为库欣综合征的症状。(本组5例患者,均脸如满月,脊背如水牛。)(2)各项检查指标:垂体腺瘤越大,血中激素水平越高,症状越明显。本组病例PRI均超过200μg/L,ACTH值40-200 ng/L , CT增强扫描34例:肿瘤为圆形、椭圆型或小规则型。MRI成像16例:在T1与T2密度加权成像中,可以显示鞍内肿瘤向鞍上或鞍旁生长,信号强度与脑灰质同步变化或略低,形态呈圆形椭圆形或小规则形,轮廓清楚,光滑,或略有分叶,有时可显示肿瘤通过鞍隔向上生长.

1.3 治疗方法

1.3.1 手术治疗

垂体瘤一旦确诊,在无特殊禁忌时,手术治疗应为首选。垂体瘤手术治疗的方法较多,可分经颅和经蝶窦人路。经颅有经颞、额、额颞联合等人路,适用于肿瘤向鞍上、鞍旁发展的病例;其中经颞人路因位置深,视野小,不能更好地显露对侧,现已少用。经蝶窦有经口鼻蝶窦,经鼻旁筛、蝶窦,经单侧鼻孔蝶窦等人路,适用于肿瘤向鞍内及蝶窦方向发展的病例。经眶额、筛、蝶窦一颅内联合人路适用于大型垂体瘤的手术治。根据临床症状和各项检查,38例经颅手术,12例经蝶窦手术.

1.3.2 放射治疗。

所有患者均在术后各项检查指标在正常范围之内1个月,即进行放射治疗。放射源:用远距离60Co 治疗机体外照射。总量4 000-4 500 rad/(4一4.5)周。垂体的体表位置:外毗和外耳空连线后1/3和中2/3交点上2 cm处为垂体的中心,以该点为中心画5 cmX5cm或4 cmx4cm的方野,左右论照,每天1次,1野/次,每周5次。

1.3.3 药物治疗。

西药:溴隐亭片溴隐亭片(Bromocriptine)是具有多巴胺受体兴奋作用的麦角衍化物,其对泌乳素腺瘤具有显著的治疗作用,能抑制肿瘤生长,使肿瘤缩小月经及生育能力恢复.2.5 mg/片,口服。中药。前期夏白术天麻汤加味,即半夏12g、天麻10g、白术10g、陈皮12g、干姜6g、.茯苓10g、灸甘草6g、人枣5枚、蔓荆子lOg、旋覆花lOg、羌活10g、钩藤9g、石决明15g、全虫5g,,以免呕吐采用少量频服,服药3剂。后期川芎12g,白芷9g,荆芥12g,羌活9g,防风9g,细辛3g,甘草6g,,人参10g,全虫6g,黄芪20g,当归12g以其量加倍配散剂,每服6g,每日2次,清茶送服,连服3个月。

2 结果

完全缓解38例,占76%CT或M RI颅内肿瘤完全吸收好转,症状及客观阳性体征完全消失。部分缓解7例,占14%,CT或M RI示颅内肿瘤最大自经及其最大垂自经的乘积缩小50%以上,症状基本消失,无效5例,总有效率为90%。具体见表1:

表1:中西结合治疗效果

3 结论

脑垂体瘤的主要临床表现为颅内压增高,视力障碍,内分泌障碍。常见的症状有间歇性发作的头痛、视力下降、喷射状呕吐、低下、视野缺损、肢端肥大、困倦嗜睡、畏寒肢冷、反应迟钝、体胖身重、多饮多尿、等。根据中医理论,垂体瘤的形成及其临床症状的出现,主要是由于痰疲凝聚,结成瘤块,位于鞍部,阻碍脉络,引动肝风,伤阴损阳所致。既有气血亏虚,髓海不足,正虚的一面,又有气滞血癖痰浊阻络,邪实的一面。加之手术治疗损伤气血,放射治疗损阴伤津,因此手术加放疗后的病人气阴两虚极为明显,治疗尤要重视补益气阴,扶正固本,佐以化痰软坚,活血通络;当气阴充盛时则以化痰软坚,活血通络为主,佐以补益气阴。故方用半夏白术天麻汤,健脾化痰,降逆止呕,平肝息风为基础方。方中半夏、茯苓、陈皮、白术、生姜健脾化痰,降逆;天麻平肝息风,治头痛、眩晕;加羌活、旋覆花、蔓荆子以加强前方降逆化湿作用。加钩藤、石决明、全虫、加强前方息风解痉止痛作用。在治疗后期,故方用川芎茶调散加味,疏风散塞止痛,佐以补气抗邪。方中川芎、防风、荆芥、羌活、细辛、白芷、辛温疏风散寒止痛。加全虫解痉息风止痛,人参、灸黄芪补益气血,以抗外邪,巩固疗效。发挥虫类药物息风止痛作用,故用全虫5g冲服。全虫息风止痉,祛风通络止痛,治疗顽固性头痛,全虫又能解毒散结,用于疮疡肿毒,瘰疬结核等证。只有这样才能发挥中医治疗疑难这正体现了前贤“扶正以祛邪”、“养正积自除”的观点。不但使自觉症状得以解除,体质增强,而且能明显地缩小瘤体。

对于垂体瘤的治疗,应该中西结合。西医辨病可以明确垂体瘤的分型、分期、大小、激素分泌的水平,以及评价治疗效果、监测病情变化,避免延误病情等,中医辨证可以因人而异,因证不同,灵活组方,随症加减;必要时一还可以中西医联合治疗,做到减毒增效,优势互补,实现中西医的有效结合。

参考文献:

[1]张树彪.中药在垂体瘤治疗中的应用[J].辽宁中医杂志,2008,36:

[2]董星河,张芙蓉.中西医结合治疗脑垂体瘤38例疗效观察[J].中国当代医药,2012,5月(19).

[3]尚姗姗,董文尧,李先强,等.中西医结合治疗脑垂体瘤的临床研究新进展[J].湖北中医杂志,2011,1.

[4]张珩,张红智,张秋娟.中医药辨治脑垂体瘤验案2则[J].光明中医,2012,09.

[5]李莹.中西医结合治疗垂体瘤2例[J].大家健康中旬刊,2013,5.

[6]石静滨,祝洪义,赵金波,等.放疗合并颈动脉灌注综合治疗术后脑垂体瘤[J].临床医学,2004, 18(1):29-30.

[7]杨卫忠,陈春美,石松生,等.手术治疗脑垂体瘤37例疗效观察[J].福建医药杂志,2006,28(2):138-139.

上一篇:优质护理在精神科护理中的实施效果分析 下一篇:30例晚期直肠癌放疗、化疗综合治疗临床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