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地下室后浇带的施工技术

时间:2022-09-06 08:40:47

浅谈地下室后浇带的施工技术

【摘 要】后浇带是现浇整体式钢筋混凝土结构在施工期间,为了克服因混凝土收缩以及基础沉降产生有害裂缝而设置的变形缝,经一定时间后再进行后浇封闭,形成整体结构。由于混凝土结构由后浇带连成整体,因此后浇带施工质量与结构质量密切相关。文章主要探讨了地下室后浇带的施工技术方法。

【关键词】施工技术;建筑施工;地下室施工;后浇带施工

0.引言

在高层建筑物中,往往把高层主楼与低层裙房连在一起,但是,从传统的结构观点看,很多人希望将高层与裙房脱开,这就需要设变形缝;但因为设缝会出现双梁、双柱、双墙,使平面布局受局限,因此后浇带施工法便出现了。后浇带处往往断面大、钢筋密集,使得模板支设难度大,特别是杂物、垃圾容易落入,清理十分困难,若清理不彻底将会影响结构质量。后浇带按常规设计施工不合理也不方便,在地下室施工时它不仅影响工程进度和施工现场的安全文明,有时甚至影响工程质量。本文结合工程实践,对地下室后浇带施工方案作一探讨。

1.底板后浇带的设置

后浇带位置选择宜选在结构受力较小的部位,一般在梁、板的变形反弯点附近,此位置弯矩不大,剪力也不大;也可选在梁、板的中部,弯矩虽大,但剪力很小。后浇带的宽度按结构构造要求而定,并应考虑便于施工操作,一般以800~1000mm为宜。施工后浇带的位置选在板的中部,其宽度为800mm。为便于清理后浇带中的垃圾、渣物,将后浇带垫层的面标高下移200mm,将残留渣物置于后浇带底部,然后用与后浇带混凝土内砂浆相同成分的水泥砂浆覆盖并抹平,再浇筑后浇带混凝土,底板厚度为1.3m。

2.后浇带内的钢筋处理

后浇带内钢筋断开或贯通与否,在于后浇带的类型。对于沉降后浇带,钢筋应贯通;对伸缩缝后浇带,钢筋宜断开,因为如果钢筋不断开,钢筋附近的混凝土收缩受到约束,将产生拉应力而出现开裂,从而降低了结构抵抗温度变化的能力。后浇带的配筋,应能承担由二次浇筑混凝土使结构成为一整体后出现差异沉降而产生的内力,一般可按差异沉降变形反算为内力,须在配筋上予以加强。

为防止在后浇带放置期间杂物、污水进入,以及保证施工期间的安全,应采取以下封闭措施:在底板后浇带两侧砌筑120mm宽、300mm高的砖带,砌体为M10,砂浆用MU5,砖带与底板面转角处用1∶2水泥砂浆抹灰,上部用18mm厚胶合板封闭。

3.后浇带二次混凝土浇筑

后浇带内的二次浇筑混凝土,采用补偿混凝土,在内掺加UEA膨胀剂,掺量为水泥用量的12%,混凝土的强度等级采用比两侧浇筑混凝土高一级的C45。后浇带二次浇筑混凝土前,应先将松动的混凝土块及浮浆凿除,清除后浇带垃圾,用高压水枪冲净并充分润湿混凝土表面,清除残留积水。若后浇带处钢筋已锈蚀,应进行除锈,钢筋除锈后要及时浇筑混凝土,避免钢筋再次锈蚀。振捣混凝土时,应确保新旧混凝土接触面结合紧密。后浇带二次混凝土浇筑后,表面应覆盖麻袋,浇水养护。混凝土未达到设计强度之前,其上不得堆放重物,其下支撑不得拆除。

4.底板后浇带的防水处理

采用比原混凝土标号提高一级的补偿收缩混凝土浇筑(掺10%替代水泥的UEA—H膨胀防水剂),后浇带部位的地梁主钢筋不截断箍筋加密,底板钢筋也不截断且增设不少于原配筋15%的附加钢筋伸入后浇带两侧各1000mm,后浇带留成平口式,底板中部采用3mm厚止水钢板防水,后浇带两侧采用易收口的密目钢丝网隔离拦截混凝土。也可以在底板混凝土施工前,在垫层上施工一层卷材防水层或涂膜防水层(应宽出后浇带两侧各300mm),以增强抗渗效果,阻止底板下地下水的涌入。为防止底板周围施工水、雨水流入后浇带,在后浇带两侧500mm处,增设宽60mm、高300mm的挡水墙,墙壁两侧抹防水砂浆。

5.后浇带模板施工

为便于清理干净后浇带中的垃圾渣物,可将后浇带垫层的面标高下移200mm,将残留渣物置于后浇带底部,然后用同后浇带混凝土内砂浆相同成分的水泥砂浆覆盖并抹平,再浇筑后浇带混凝土。

墙体后浇带两侧(两道)的钢筋相交点必须全部设置拉钩,以免钢筋骨架偏位;保护层垫块挂到位,保证钢筋有足够的保护层厚度。留设后浇带时,按墙筋间距,用松木板锯成小口,固定于后浇带侧面作侧模,锯口缝隙用胶带纸粘贴,用木方加固;也可用双层钢丝网做侧模,用钢筋支架做支撑。

后浇带梁、板底模的支撑可采用钢管架或门架,支撑架在后浇带二次浇筑混凝土未浇捣或后浇带二次浇筑混凝土强度未达到设计值前不可拆除。如设计许可,可在后浇带梁下按一定间距设置钢筋混凝土柱,作为后浇带梁板的临时支柱,支柱的尺寸大小及配筋应经过计算后,方可设置。当板的架立筋≤Ф8时,为保证板钢筋骨架的位置,可采用

留置后浇带时,后浇带两侧模板支撑不仅要牢固紧密,还应易拆除或一次性使用不拆除。采用一次性单层钢板网,往往造成混凝土及混凝土浆流入后浇带,不易清理。施工中可采用以下做法:梁板底筋以下用防水水泥砂浆在支模处做成一道宽约5cm的阻拦坝,避免混凝土从底筋下涌入后浇带。对于较深、较厚、不易清理的梁板,则采用双层网作一次性模板。在双层网中,一层为钢板网,另一层则为细网眼铁丝网,两层网片可事先绑扎固定在一起。双层网用定型钢筋支撑,定型钢筋与底筋、面筋焊接固定。

后浇带跨内的梁板在后浇带二次浇筑混凝土前,两侧结构长期处于悬臂受力状态,在施工期间本跨内的模板和支撑不能拆除,必须待二次浇筑混凝土强度达到其设计值的75%后,按从上往下的顺序进行拆除。因此,在施工中应注意将后浇带的模板及支撑与周围结构的模板及支撑分开,避免误拆除。在后浇带二次浇筑混凝土前后,要在一定时间内进行沉降监测,并记录在案。

6.结束语

后浇带施工是保证建筑结构有效连接的重要环节,目前除执行现有规范规定的要求外,还要根据不同的工程性质、特点、作用,认真设计,精心施工,全面妥善地解决各方面的问题,这样,才能保证建筑工程的整体性、完美性和功能性,才能达到提高工程质量的目的。

【参考文献】

[1]张忠民.后浇带施工技术在地下室的应用[J].商品与质量,2009,(S1).

[2]王斌.后浇带施工技术在地下室的应用[J].建筑,2006,(17).

[3]严忠民.地下室后浇带施工处理措施分析探讨[J].广东建材,2009,(06).

[4]朱日新.地下室底板后浇带施工[J].中国科技信息,2010,(01).

[5]卢智光.地下室后浇带施工处理措施探讨[J].广东建材,2010,(04).

上一篇:港口施工中混凝土裂缝的成因分析与对策 下一篇:浅谈钢筋保护层的作用和质量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