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下合作学习有效性应该注意的问题

时间:2022-09-06 05:48:58

新课标下合作学习有效性应该注意的问题

目前,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小组合作学习已经成了新课程积极倡导的一种有效的学习方式。合作学习就是通过合理的分工合作从而达到学习目标的一种学习方式。它是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应变能力、创新能力的重要学习形式,也是促进自主探索、自主发现和解决实际问题的重要手段。在小组合作学习的整个过程中,不仅要求有学生个体的独立思考和操作,更需要有学生之间互动交流、互相帮助、互相学习,从而实现优势互补,促进学生个性的全面发展。然而,我在大量的听课活动中发现,部分教师缺乏对合作学习实质的正确把握,往往表面化、形式化地理解其意义,相当一部分课堂教学中的小组合作学习表面上轰轰烈烈、热闹非凡,而实际上却似是而非,收效甚微。使原本体现学生自主学习的小组合作学习变成了“摆样子”“走过场”的形式主义。从而造成课堂教学低效,教学质量低下的现象。那么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何在?如何才能提高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性呢?下面笔者结合自己近几年的教学实践和观摩其他教师的教学活动,谈谈在实施小组合作学习中应该注意一些问题。

一、教师首先应该提高自身素质,实现角色转换,提高课堂组织的掌控能力,体现教师的主导作用

“亲其师而信其道,尊其师而奉其教,敬其师而效其行”。教师是引导学生健康发展的实施者和管理者,更加应该不断学习,提高自身业务水平,用自己丰富的知识吸引学生;用教师的人格魅力影响学生;用榜样的力量去感化学生。小组合作学习要求教师必须具备丰富的课堂知识,高超的教学艺术,注重学科知识的积累,以此添充所缺知识空白,方能做到厚积薄发,使教师的课前准备变得更加充实多样。教师要在教学过程中逐渐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珍视学生的创新能力和人文素养,体现学生作为鲜活生命的主体价值,这样在教学中学生才能主动地参与到小组合作中去,快速进入角色,以身作则,互帮互助,积极探究。

二、合理构建合作学习小组,建立多种角度和多种形式的合作关系,使学生能够积极主动地的参与合作学习

合理的构建合作学习小组,既是学生合作的基础,也是实现学生群体合作的基本手段。在构建合作学习小组时,应先根据学生的知识基础、兴趣爱好、学习能力、心理素质、活动能力等进行综合考查,力求做到“组内异质,组间同质”。还要注意合理搭配,兼顾男女生比例、成绩优劣比例、性格差异比例等等,以保证学生能最大限度地互补互惠。这样将个人竞争转化为小组间的竞争,有利于每个成员表现自己的特长,感受不同的思维方式和解决问题的策略。在小组活动中,每组应设立组长、主持人、汇总人、发言人各一名,组长负责协调各种关系和小组纪律,每周小组内成员的岗位轮换一次,确保每位成员在各个岗位都得到锻炼。如果某个小组成员在完成自己的任务时遇到困难,其他成员不要包办代替,而应该共同出谋划策,群策群力,指导和帮助其完成任务。这样既能增加小组学习的新鲜感,又可以提高学生多方面的能力,使组内产生良好的合作学习氛围,组间产生竞争意识。同时,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学生之间应形成良好的互助互动关系。如果在小组活动中经常出现学生之间不友好、不倾听、不分享的现象,这势必会影响合作学习的顺利开展和目的达成。

三、教师要科学合理地选择教学行为和学习方式,注重合作方法的指导和培养,促使学生进行实质性合作,最终提高能力和发展自我

小组合作学习,有助于培养学生正确的竞争意识和综合素质,并且通过小组成员间的互动和帮助,可以实现“人人得到发展”的目标。但是,我们必须根据教学目标、教学内容等合理地选择教学行为和学习方式,不能对所有的教学内容都生搬硬套地运用进行小组合作学习。一些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片面追求合作学习的外在形式,忽视了合作学习的目的、动机和学习的过程。在教学中采取形式上的合作学习,看似热热闹闹地在讨论交流问题,但其实基本停留在独立学习的层次上,没有真正的讨论和合作,没有发挥小组合作的优势,所以,学生的最终学习结果也就不能完全代表小组的整体水平。

四、完善评价机制,坚持多元评价,促进学生发展

小组合作学习不仅讲合作,而且还存在竞争,把个人之间的竞争变为小组之间的竞争。小组合作成绩既是个人的成绩又是小组的群体成绩,要求学生在原来的基础上都有所提高。当某一小组或某一个人有一点一滴的进步时,教师和小组成员应及时给予表扬、肯定和鼓励,从而不断发挥合作小组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教师不宜过多或过早地对方法和策略进行评价和择优,学生有时候并不需要也不想教师过多过早地进行评价,他们会根据自己的认知结构、已有的知识经验和认知风格做出对于他们来说是合理的、最佳的方法和策略。教师过多过早地进行评价会影响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思维的发展。

实践证明,适时适度的评价是激发学生新兴趣,新成功的动力,它能使学生在合作学习中体验到成功和快乐,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有利于教与学的预期目标的实现。在对学生评价时要注意评价的全面性,即辩证地看待学生;具体性,即突出个性特征;真实性,即实事求是地反映学生特点,诚恳地指出改进意见希望;鼓舞性,即在启发、引导、激励、鞭策中使学生受到鼓舞和教育。完善评价机制就要求教师彻底改变传统的评价方式,建立全方位多元评价体系。

总之,小组合作学习是一种新的教学模式,这就要求我们在具体实践中不断地探索和改进,不断地总结经验教训,从而使小组合作学习成为新课标实施的一条行之有效的新途径。

(作者单位:河南省郑州市第五中学)

上一篇:浅议学生英语学习兴趣的培养 下一篇:初中思想品德课如何真正实现高效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