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干预对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的影响

时间:2022-09-06 05:04:21

护理干预对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的影响

【摘要】目的:探讨在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中采用护理干预对患者睡眠及消化系统症状存在的影响。方法:对我门诊治疗的80例患者资料进行分析,将患者按照治疗时间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实验组则进行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两组采用不同方式护理后,实验组睡眠质量为(1.12±0.43分)、入睡时间为(1.25±0.45分)等这些指标均要低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进行护理干预消化系统并发症较少,有1例早饱,2例恶心、3例食欲下降,消化症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中采用护理干预能够改善患者睡眠质量,缓解消化系统等并发症等,值得推广使用。

【关键词】功能性消化不良;护理干预;消化系统症状;睡眠质量

功能性消化不良(FD)在临床上比较常见,这种疾病发病率较高,且医学角度来说它属于是内科疾病。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功能性消化不良咋临床上发病率出现上升趋势,患者发病后临床症状较多,常见的有:失眠、早饱等。根据戴凤霞等人研究结果显示:FD患者出现失眠障碍率为33.23%,并且患者患病后容易出现胃肠症状。因此,临床上加强对患者的护理干预显得至关重要[1]。为了探讨在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中采用护理干预对患者睡眠及消化系统症状存在的影响。对2011年l月至2013年10月我门诊治疗的80例患者资料进行分析,分析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对我门诊治疗的80例患者资料进行分析,将患者按照治疗时间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本次调研中,男47例,女33例,患者年龄在39-84岁,平均年龄为48.41.5岁。患者入院后,医护人员对患者进行全身检查,患者得到确诊均符合《功能性消化不良中医诊疗规范(草案)》诊断标准。

1.2方法

对照组入院后采用常规护理,实验组则进行护理干预,具体方法如下:(1)睡眠知识教育。对于正常人而言其睡眠时间为7-8h。如果患者白天长时间躺卧将会造成夜间睡眠时间减少,从而造成失眠。(2)心理疏导。患者入院后,心理难免会出现紧张、害怕等恐惧心理,认为病情比较严重。此时,医护人员要加强患者护理,和患者之间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从而树立治疗、护理信心。(3)运动指导。患者在白天进行适当的运动能够有助于患者晚间的睡眠,并且还能够改善患者腹胀、早饱等症状。但是,患者在运动时要控制好运动量,避免大力度运动而产生适得其反的作用;患者在选择运动方式时不宜过于激烈,可以选择一些老少皆宜的运动,如:,短跑、太极拳等,运动过程中应该控制运动时间(每天1h为宜)[2]。

1.3统计学处理方法

实验中,对患者治疗时的数据进行搜集,利用SPSS16软件进行分析,并进行检验,实验结果采用(x±s)表示。

2.结果

本次调研中,两组患者在入院前相关指标,如:入睡时间、睡眠质量、睡眠时间等并没有明显差异(P>0.05);两组采用不同方式护理后,实验组睡眠质量为(1.12±0.43分)、入睡时间为(1.25±0.45分)等这些指标均要低于对照组(P<0.05),具体见表1。

表1 两组治疗前后睡眠质量的比较(x±s,分)

项目 试验组(n=40) 对照组(n=40)

干预前 干预后 干预前 干预后

睡眠质量 1.48±0.52 1.12±0.43 1.46±0.51 1.40±0.46

入睡时间 1.82±0.56 1.25±0.45 1.79±0.56 1.68±0.50

睡眠时间 1.72±0.48 1.50±0.40 1.74±0.51 1.65±0.48

睡眠障碍 1.18±0.36 0.72±0.23 1.16±0.33 0.91±0.27

睡眠效率 0.87±0.21 0.62±0.14 0.85±0.20 0.73±0.17

本次调研中,实验组进行护理干预消化系统并发症较少,有1例早饱,2例恶心、3例食欲下降,消化症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具体见表2。

表2两组护理干预后消化系统症状比较

组别 例数 早饱 腹气 恶心 食欲下降 嗳气

实验组 40 1 0 2 3 0

对照组 40 2 2 3 6 1

- 4.45 6.32 5.78 5.55 12.31

P值 - <0.01 <0.05 <0.05 <0.05 <0.01

3.讨论

功能性消化不良(FD)是临床治疗起来比较复杂的一种综合性疾病,这种疾病在临床上又被叫做非器质性消化不良,目前,临床上对于这种疾病的机制和诱因还不是很清楚。且患者发病后很多患者会出现失眠并伴有消化系统等症状,给患者带来很大痛苦[3]。

针对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中出现的失眠、消化等症状特点,医护人员应该加强对患者的护理干预,对患者护理时进行评估、实施、评价,具体如下::(1)患者入院后,医护人员要根据患者护理人员应该根据患者的不同心理特点,进行心理护理。(2)患者入院后,医护人员要为患者备有环境较好的住院病房,尽量给患者微笑、热情、耐心护理,让患者能够感受家的温暖。医护人员要多与患者沟通,了解患者的内心想法,这种既能够更好的对患者护理,还能够减轻患者痛苦。(3)出院前,医护人员要积极的指导患者及家属做好出院后的护理,让患者注意保暖、防寒等;在饮食方面,患者手术后要尽量实用一些清淡的食物,这样更易于消化吸收,有助于康复,缩短患者住院时间。此外,护理干预还能够降低患者护理过程中的不良反应等,减少患者痛苦[4]。本次调研中,两组采用不同方式护理后,实验组睡眠质量为(1.12±0.43分)、入睡时间为(1.25±0.45分)等这些指标均要低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1例早饱,2例恶心、3例食欲下降,消化症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

综上所述,在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中采用护理干预能够改善患者睡眠质量,缓解消化系统等并发症等,值得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海晶美,王垂杰,李玉锋.功能性消化不良与焦虑、抑郁关系的调查分析[J].甘肃中医学院学报,2010,27(6):32-35.

[2]张艾灵,毛桂琴.护理干预对提高老年脑卒中患者睡眠质量的效果评价[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2,28(21):26-27.

[3]张超,王景杰,卢王,等.睡眠障碍对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胃运动功能影响[J].山西医科大学学报,2010,41(10):895-898.

[4]郭晓鹤,李贞娟,朱艳丽,等.功能性消化不良与睡眠障碍的相关分析[J].胃肠病学与肝病学杂志,2011,20(9):836-838.

上一篇:内眼手术后眼睑结膜水肿快速消除方法与护理 下一篇:手术室护理中的不安全因素及应对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