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建多元信息平台 优化劳技课堂教学

时间:2022-09-06 04:42:42

创建多元信息平台 优化劳技课堂教学

信息技术能展示情感教育的广阔领域,能开发制作有声有色、有血有肉的劳动技术教育素材。以信息技术为代表,把网络环境下的多媒体教学引入学科的教学,来创建多元的信息平台,不仅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优化学生的认识,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又能突破课堂教学的难点,提高效率,还有利于拓展教学的空间,优化课堂教学。笔者就此谈谈同属于综合实践活动领域的信息技术和劳动与技术学科整合的教学,旨在抛砖引玉,得到同行赐教。

一、 运用信息技术,创建激趣平台,优化教学目标

爱因斯坦说:“如果把学生的热情激发出来,那么,学校所规定的功课就会被当做一种礼物来领受。”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及强烈的求知欲是教师教学的重要任务。教师应充分挖掘教材中的有趣因素和艺术魅力,将内容形象化。将收集来的资料、图片、文字等进行制作,以声音吸引学生“听”,以“文字”引导学生“视”,以“动画演示”启发学生“思”。力图通过多种感官刺激,激起学生对所学内容的“兴奋点”。

如教学《纸杯毛驴》一课,一开始教师就创设一种情境——到纸杯王国去欣赏欣赏,课件出示(让学生欣赏一些纸杯作品),激发学生的兴趣;课中还多次通过媒体,让学生了解毛驴的制作方法;在学生学会了制作纸杯毛驴后,又用多媒体向学生展示了用纸杯做成的马、梅花鹿、猪、大象等毛驴的小伙伴,并提醒学生:毛驴和其伙伴有相似之处,请你仔细观察分析,开动脑筋,试试创造出更多更漂亮的小伙伴来!学生在媒体的作用下,整堂课兴趣盎然。真正达到了“课伊始,趣亦生;课进行,趣渐浓;课结束,趣犹存”的境界。

二、 运用信息技术,创建探究平台,优化学习方式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教育界提倡“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让学生在课堂中轻松主动地学习,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积极性,学会创造和掌握所学的知识。教师必须在课堂教学中艺术性地引导学生敢于参与、乐于参与、善于参与,真正做到自主学习、自主发展。教师可充分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改变现有课堂以知识传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并从“一张嘴、一本书、一支笔”中走出来,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作用,激发学生参与获取知识过程与途径的意识。

如教学三年级上册《父母的职业》一课,我先让学生上网去查资料,了解各种职业,知道社会的职业分工。课中用录像展示各行各业工作的辛苦,以视觉体验父母工作的辛劳,初步学会关心父母,体谅父母,激发学生对劳动者的尊敬和热爱。最后在知识的拓展方面,我用现场让学生再次上网的方式,了解还有哪些职业?他们为社会做出哪些贡献?师生互动交流哪个职业最重要?为什么?学生通过使用探索法、发现法去探索,发现相关信息和知识;主动去搜集并分析有关信息,把当前的学习内容尽量与要学习的知识相联系,并对此联系认真思考。学生通过彼此交流、讨论、协作学习,高质量、高效率地获取新知识。在学习过程中,学生不仅得到知识,更重要的是学会了学习和研究的方法、过程和手段,形成了新技能。

三、 运用信息技术,创建信息平台,优化教学内容

小学生兴趣和意识的培养,实际上是培养学生对现代信息技术的兴趣和意识。学生智力的开发,就是培养学生获取各种信息,最后内化为知识的能力。这种知识的获取和内化的能力,我们理解为“信息加工”能力。信息时代的到来要求学习者有更高的素质,在知识量不断增加、知识更新不断加速的今天,原先那种“知识积累”的教学模式已经不能适应,“创造性”教学模式的出现正是顺应信息时代的产物。而运用信息技术,能够大大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优化教学内容。

如教学四年级上册《面包里的劳动》一课,由于学生对面包里的劳动了解甚少,故教师先谈话导入:我们的生活离不开吃、穿、住、行。我们吃的食品、穿的衣服、出门坐的汽车需要许多人的劳动才能生产出来。你知道我们餐桌上的面包,要经过多少人的劳动才得来的吗?让我们来研究一下。接着教师播放面包制作过程的录像,不仅使学生了解了做一个面包需要哪些原料,是怎样生产出来的,需要哪些人的劳动,还使学生了解了面包的制作过程。利用信息技术提供的有关图像和声音,刺激学生的视觉和听觉,不仅加深学生对面包里的劳动的了解,优化了教学内容,而且又很好地培养了学生信息处理加工的能力。

又如一位教师在教学《立体纸动物王国》这一课时,教师示范操作的可视范围很小,很难让每个学生都观察清楚,学生如果没有看清楚让动物站立起来的操作点,将会大大降低操作的合格率。所以,在这一课的教学中,教师把制作立体动物的过程进行分解,用动画的形式展现在学生面前,让学生清晰地感受到制作过程,同时为突破让动物“立体”这个难点,把操作画面进行“放大”演示,学生观察清楚了,自然在制作中就少走了弯路,节约了时间,这不仅优化了教学内容,而且大大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

四、 运用信息技术,创建评价平台,促进学生发展

劳技教学强调多元价值取向和多元标准,评价重视学生的过程而不仅在于结论。以形成性、发展性评价为主,注重学生主体参与实践的过程及在这一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积极性、合作性,操作能力和创新意识。

在具体评价的操作中,教师除了采用“多元化评定”的方法(积极鼓励学生进行自我评价、他人评价、小组互评甚至邀请家长一同参与评价)外,还可利用电脑记录下学生成长的点滴,如为学生制作“成长记录袋”,将学生在实践过程中收集到的电子资料、制作的成果,以电子资料的形式存入档案袋,为学生建立一个更加科学、更加全面、更加开放的评价体系。成长记录袋中的内容可以包括:A. 我的目标。每学期开学初,先由学生本人主动征求相关人员意见填好“我的目标”后,再邀请爸爸(妈妈)、小伙伴填写相应栏目。老师们的希望也应针对学生的个体差异来提出。B. 我的成长过程。包括我们做得好的活动,我们可以做得更好的活动;我们合作得好的活动,我们可以合作得更好的活动;我参与的活动,我积累的资料;我在活动中遇到的困难是怎么解决的,我是否满意自己的表现,我与同伴的合作是否愉快,我最愿意与谁合作,我最不愿意与谁合作等。C. 我要争取更大进步。反思与评价包括:小伙伴的看法、爸爸(妈妈)的意见、老师的观点、我自己的体会等内容。小伙伴的看法可在小组讨论的基础上,由小组记录人或组长作出评价,也可由学生本人主动邀请其他同学进行评价。老师在学生成长状况基础上(包括主要优缺点和进步状况等),作出客观的描述性评价。我自己的体会由学生本人综合各方面的意见和材料后,对自己以往的表现作出反思,总结取得成长的原因,反思自己的不足,明确努力的目标。这样形成过程由学生和教师、家长共同完成,实现学生自主操作,教师、学生家长指导与监控的有机结合。收集工作应随时进行,由学生本人自主负责收集、归档,教师定期督促学生做好收集、归档工作,激励学生不断进取。

先进的信息技术增强了教师的实力,拓展了教学的空间,加大了课堂教学的力度,延伸了课堂教学的时间和空间,开创了传统课堂教学无法企及的教育新方式,有利于创新人才的孕育和培养。我们要不断探索其使用规律,创造性地运用它,使学生在实践中“动”起来,接受“活”的教育,进行“活”的思维。

(浙江省绍兴县钱清镇中心小学 312025)

上一篇:如何在美术欣赏课中合理使用多媒体 下一篇:略论校本课程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有机整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