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地下室渗透质量控制

时间:2022-09-06 03:10:22

浅谈地下室渗透质量控制

【摘要】 随着高层建筑的增多,无论是商住楼、办公楼、大型商场等,一般都有较大面积的地下室如:停车场、人防要求及设备用房等。由于地下室的外墙和底板都深埋在地下,受到土中水和地下水的浸渗,加上施工及设计方面的原因,导致地下室渗漏频繁,影响结构和使用功能。本文根据国家有关规范、标准及本人的工作与学习经验,浅析地下室结构渗漏的原因及处理方案。【关键词】 地下室;质量;控制;渗透【中图分类号】 TU712.3【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727-5123(2013)02-055-02

1地下室的概念

随着国民经济和城市化的发展,带来的高密度居住人群对公共设施的需求,人类除了修建高层建筑、大型公共建筑外,正在大力开发利用地下空间——地下室。地下室泛指房间地平面低于室外地平面的高度超过该房间净高的 1/2 者为地下室(注:引自GB/T 50353- 2005 《建筑工程建筑面积计算规范》)。

地下室的类型按功能分,有普通地下室和防空地下室。按结构材料分,有砖墙结构和混凝土结构地下室。按构造形式分,有全地下室和半地下室。地下室一般由顶板、底板、侧墙、楼梯、门窗、采光井等组成。

2地下室渗漏原因

地下室漏水的原因主要有:

2.1设计原因。

2.1.1片面强调结构自防水功能,不设柔性附加防水层。结构混凝土是由几种材料组成的一种非匀质复合材料,内部有许多大小各异的孔隙,通常是渗水的通道。即使通过各种手段提高了混凝土本身的密实性,刚性结构仍不能抵抗诸如地震、温差变形、不均匀沉降等外力的作用,从而导致结构出现裂缝,形成渗漏水通道。

2.1.2有些工程的地下室,底板未设计防水层、或底板做内防水而只在围护结构墙外立面设置防水层,致使防水层不交圈,达不到整体密闭状态,造成渗漏,这种情况并不少见。

2.2材料原因。

2.2.1防水混凝土原材料选用不好,水泥标号过低、过期结块、骨料粒径不符要求、含泥量过大、外加剂质量不合格等。

2.2.2柔性附加防水层选材不当。如使用耐久性较差的普通纸胎油毡或黄麻胎油毡;使用的防水卷材厚度太小,不耐穿刺易损坏;涂膜防水层采用水乳型涂料,由于长期浸泡在地下水中,涂膜发生再乳化现象而变质,失去防水能力;选用合成高分子卷材时,未使用配套胶粘剂等。

2.2.3作为结构自防水的混凝土标号和抗渗等级越高,则单位体积水泥用量越多,其结果是混凝土内部水化热大量积聚,在降温过程中,混凝土产生温差收缩,造成结构出现裂缝;另外,目前地下室结构多采用泵送高强防渗混凝土,单位水泥用量及水灰比较大,致使结构产生干缩裂缝。

2.2.4其他原因。施工单位使用劣质防水材料或偷工减料,如涂膜防水层厚度过薄达不到要求,起不到防水作用。

2.3施工原因。

2.3.1地基处理不好,建筑物产生不均匀沉降,造成结构开裂和防水层破坏。

2.3.2防水混凝土施工质量欠佳。包括混凝土配合比、水灰比控制不严,振捣不实,养护不周,有蜂窝、麻面、孔洞等问题,导致地下室结构混凝土不密实,出现许多渗漏水通道。

2.3.3柔性防水层施工质量差。包括基层未达要求便进行施工,在转角处未予加强;在穿墙管道、预埋件、变形缝等部位处理不当,卷材与卷材搭接处粘结不牢等。

2.3.4涂膜防水层采用了外防内刷的施工方法,由于涂膜的强度较低,且与保护墙粘结牢固,当主体结构发生沉降时,容易拉裂涂膜防水层造成渗漏。

2.3.5回填土中含垃圾、碎砖等杂物,或未夯实,形不成防水帷幕,在地下室周围形成汇水区,当结构和防水层有问题时,就会发生渗漏水情况。

2.4管理原因及其他因素影响。①管理不善,施工工序安排不合理,在有防水要求的侧墙或底板上随意开洞,埋管,却又不精心进行防水修补处理,导致渗漏;②地震之类非人为因素造成的结构损坏而引起渗漏。

3工程实例渗水分析及处理措施

3.1实例渗水情况:南京某搬迁工程位于南京市雨花台区,处南京城区西南下风侧;总占地面积为23公顷,建筑面积大约为5.1万平方米(其中地下室面积1万平米)。2012年投入使用后,因各方面原因,地下室墙板、顶板、底板渗水,对生产及使用带来了较大的影响,现场根据实际调查及分析地下室结构渗漏部位主要如下:

3.2渗水分析:通过调查、统计和排列图分析可得出结论:影响地下室结构质量的主要是沉降缝、施工缝渗漏和外墙板潮湿、滴水,其频率累计达到了74.1%,对于上述出现问题,我们作了如下分析及处理:

3.3渗水处理。根据各种渗漏的原因针对性的采取了以下处理办法:

3.3.1表面渗水。解决方法:①对混凝土表面有明显渗漏水的,先检查出漏水部位,再将渗漏范围尽量缩小至线或点,用适宜的方法堵塞;表面微渗潮湿混凝土,可在其上抹膨胀水泥砂浆、氯化铁防水砂浆或采用渗透结晶型防水材料堵漏防潮;②螺栓孔位置潮湿或渗漏的,清理栓孔后,用膨胀性砂浆填实堵塞。

3.3.2结构抗渗混凝土蜂窝、麻面、孔洞渗水。解决方法:查明漏水部位进行堵漏修补。堵漏修补可依次进行或同时穿行。用促凝灰浆、氰凝灰浆、集水井等堵漏法。蜂窝、麻面不严重的用水泥砂浆抹面法;蜂窝、孔洞面积不大但较深的,用水泥砂浆捻实法;蜂窝、孔洞严重的采用水泥压浆和混凝土浇筑法。

3.3.3裂缝漏水。解决方法:干缩裂缝只需在施工过程中严格按规定施工,加强管理和养护,及时进行覆盖就可减少;温度裂缝和施工缝中未渗漏的,沿缝长凿成八字形凹槽(槽的尺寸一般为:宽2~5mm,深1~3mm),松散石子剔除,水泥素浆打底,用1:2.5水泥砂浆找平压实处理;渗漏的裂缝根据渗漏、水压大小,采用促凝胶浆或氰凝灌浆堵漏。

3.3.4预埋件部位渗漏水。解决方法:①将周边剔成环形裂缝,后用促凝胶浆或氰凝灌浆堵漏法处理;②严重的需将预埋件拆除,制成预制块,表面做好防水层,在结构上剔凿出凹槽供埋设预制块用,埋设前在凹槽内先嵌入快凝砂浆,再迅速埋入预制块,待快凝砂浆具有一定强度后,周边用胶浆堵塞,并用素浆嵌实,然后分层抹防水层补平。

3.3.5管道穿墙或穿地部位渗漏水。解决方法:①热水管道穿透内墙部位出现渗漏水时可剔大穿管孔眼,采用预制半圆混凝土套管埋设法处理。即热力管道带填料可埋在半圆混凝土套管内,两个半圆混凝土套管包住热力管道,半圆混凝土套管外表是粗造的,在半圆混凝土套管与原混凝土之间再用促凝胶浆或氰凝灌浆堵塞处理;②热力管穿外墙出现渗漏水时,需将地下水位降低至管道标高以下,用设置橡胶止水套的方法处理。

本工程通过上述方法处理,渗漏水问题得到了有效的处理与解决。

四总结

综上所述 , 地下室防水渗漏问题要解决好,首先应在设计和施工阶段引起足够重视,结构混凝土抗渗和强度等级选择设计合理,计算准确;防水材料和施工方法选用恰当,并付诸实施;其次,在施工阶段,应加强:①混凝土配合比的质量控制;②混凝土浇筑的质量控制;③细部防水工程的施工质量控制(施工缝处理、穿墙螺栓止水处理、穿墙管道处理、变形缝处理);④SBS改性沥青防水卷材施工质量控制;⑤防水工程的成品保护;最后,对于已经出现的渗漏问题,先查明原因,再根据调查结果,结合实际情况,确定合适的处理方案,努力解决好地下室渗漏问题,避免因渗漏问题建筑物结构主体自身的稳定性和使用寿命。

参考文献

1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M].中国计划出版社,2009

2胡水青.赵利亚.高层建筑地下室防水工程质量控制[J].科技与生活,

2010,(7)

上一篇:别墅坡屋面施工技术及质量控制要点 下一篇:玻璃幕墙施工质量监控要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