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电记者现场表述能力的提升

时间:2022-09-06 12:49:21

广电记者现场表述能力的提升

如今,电视新闻已步入了直播时代,这对整个直播体系提出了严峻的考验。广播电视新闻记者是整个直播体系中重要的一环,现场报道是广播电视记者身临新闻事件发生现场,以新闻目击者的身份向听众所做的报道。这种报道形式,既展示了广播电视传媒的优势和特点,也记录了浓烈的现场气氛,给人一种身临其境之感。然而,日常常听到看到一些记者现场表述不尽如人意。

1.“回府”表述,与现场气氛不吻合、不协调

这是广播电视记者基本功不过硬的表现。同时,还有一些广播记者经常 “回府表述”。他们返回单位写成稿件后找一个地方述说,之后在播音间配上现场音响合成了现场报道。这是现场报道中的硬伤,是广播记者之大忌。很难恰当准确与现场气氛协调。

2.表述落俗套

现场报道报道的内容大多是突发事件。事件不同,场景不同,主题也不同。记者赶赴现场后,首先应该因地制宜,采用相应的表述方式。然而,令人遗憾,时下从听到看到的现场报道的导语大都相同。不是“我是记者某某,我现在是在哪儿哪儿为您做现场报道……就是我现在来到了哪儿哪儿,我看到了什么……”总体感觉没有一点新鲜感。

3.表述多语调

声音是一个人天生带来的。但对广播电视记者来说首先应该说普通话,而且其声音语调要与现场气氛和谐吻合一些。但是,一些记者不仅嗓音嘶哑粗俗,而且在现场报道中时常吐露方言土语。更让人感觉不舒服的是,现场气氛本来明快紧张,而他却像赶牛车似的慢节奏报道;现场气氛舒缓和谐时,他又像追火车似的不停炒蹦豆。这样的现场报道听了看了都会感觉很不合拍。

上述表述现象,让新闻的现场报道丧失了应有的魅力和优势。

广播电视记者之表述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所做报道的成败。语言表述得恰如其分,能最大限度地拉近广播媒体与听众之间的距离,增强现场报道的真实性、现场感和感染力,在第一时间内给听众以深刻印象和心灵震撼。一句话,没有表述语言的成功,就没有现场报道的成功。因而,广播电视记者要亟须提升表述能力。

1.提高口语表述能力,力争使表述语言自然、恰当、流畅

勿容质疑,现场报道的表述语言应该完全是口头语言。作为广播电视记者,首要一点应该注重提高口语表达能力,多锻炼、多实践,努力使自己的语言表述得自然、恰当、流畅。广播电视单位也应把口语表达当作考核录取广播人员的一个标准。

当然,人与人的自然条件不一样,特别是一些初来乍到的记者还得有个实践过程。由此,广播电视单位既要抓好职工队伍业务培训,使一线记者尽快提高口语表达能力,又要向记者阐明,即使在现场报道表述中打了草稿,也不要像读课文似的照本宣科,更不要将那些费思量的术语、容易引起歧义的多音词、单音词、那些逻辑严密层次清楚因果推理复杂的长句子以及那些文采委婉修饰豪华的铺陈用于现场报道的表述中。这样,广播记者的口语表达能力就会大提升。

2.运用鲜活语言,力争使导语新颖、生动、别致

记者是现场报道意图的最终体现者,又是整个报道活动的中心,更是现场报道成功与否质量高低的关键。所以,广播电视记者要多方面选择切入点,以生动、简洁、明快的表述展开报道内容,引导听众了解新闻事件。

诸如一些质量上乘的现场报道导语大都新颖独特。像“今天早晨的大雪将整个都市装扮成银妆素裹,我现在头顶飘扬的雪花来到了市区交通枢纽站……”“人们常说,大火无情人有情。昨夜,一场大火将某某家的房屋烧成灰烬。正当某某家人悲痛万分时,邻居和社区领导送来御寒衣物,记者在现场看到……”当然,这样的导语表述,算不上尽善尽美,但起码要比“我是记者谁谁谁,我现在在某某地向您做现场报道……”好一些。

3.提高普通话水平,力争早日成为名副其实的广播电视人

说普通话,不单是播音员必备的素质,当下乃是全民的义务,广播电视记者应该责无旁贷地成为普通话的传播者。既然走进了广播电视队伍,首要的就应该学说普通话,并在所采制的现场报道中,用普通话向听众传播详实而准确的新闻信息。为此,记者一是抓紧学说普通话,且要勤学苦练,使自己的普通话尽快达到标准。二则要量力而行,量体裁衣,不勉强采制现场报道,暂时多采制诸如录音报道、录音新闻体裁稿件。

综上所述,广播电视现场报道中记者表述得标准、自然、简洁、流畅,既能增添现场报道的独特魅力,又能提升广播媒体的吸引力和影响力。反之,二者都要受到影响。因而,广电记者应该切实重视现场报道的表述,并实施有效措施全力提高水平。

(作者单位:抚顺广播电视台)

上一篇:纸媒转型 新闻变中求“近” 下一篇:做好电视早新闻的要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