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贯疗法根除幽门螺杆菌的疗效分析

时间:2022-09-06 12:46:09

序贯疗法根除幽门螺杆菌的疗效分析

[摘要] 目的 比较10 d序贯疗法与标准10 d三联疗法根除幽门螺杆菌(Hp)的疗效及安全性。 方法 将确诊为Hp感染的92例患者分为两组,其中标准三联组给予10 d标准三联疗法,序贯治疗组给予10 d序贯疗法。 结果 序贯治疗组Hp根除率为89.36%,标准三联组Hp根除率为7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两组不良反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 结论 10 d序贯疗法根除Hp的效果明显优于10 d标准三联疗法,且安全性较好。

[关键词] 幽门螺杆菌;序贯疗法;标准三联疗法;临床疗效

[中图分类号] R5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4721(2013)04(c)-0027-02

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 Hp)是胃十二指肠疾病的重要攻击因子,可明显提高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胃癌等疾病的发病率,根除Hp有助于改善患者症状、促进溃疡愈合、降低胃癌发病率等[1]。由质子泵抑制剂(PPI)联合两种抗生素组成的三联疗法是国内外推荐的标准疗法,曾广泛应用于临床,但近年来抗生素的耐药问题使该疗法Hp根除率发生较大幅度下降。本研究通过对比10 d序贯疗法与10 d三联疗法根除Hp的效果,以探讨序贯疗法的疗效,并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0年1月~2012年10月本科收治并经14C呼气试验(14C-UBT)及胃黏膜标本活检证实为Hp阳性的患者92例,男55例,女37例,年龄20~73岁,平均(49.1±5.8)岁,所有患者入组前均为接受正的Hp根除治疗,并排除胃黏膜重度异型增生、怀疑存在恶变、有消化系统手术史以及合并严重肝肾、心、肺功能不全等患者,将患者分为两组。其中,序贯治疗组47例,男27例,女20例;年龄21~73岁,平均(49.3±6.1)岁;病程4~36个月,平均(7.2±1.3)个月;慢性胃炎28例,十二指肠溃疡11例,胃溃疡8例。标准三联组45例,男28例,女17例;年龄20~71岁,平均(48.8±6.7)岁;病程3~36个月,平均(6.9±1.5)个月;慢性胃炎24例,十二指肠溃疡12例,胃溃疡9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

序贯治疗组:埃索美拉唑20 mg 2次/d+阿莫西林1 g 2次/d连续用5 d后,改为埃索美拉唑20 mg 2次/d+克拉霉素0.5 g 2次/d+替硝唑0.5 g 2次/d继续使用5 d。标准三联组:埃索美拉唑20 mg 2次/d+阿莫西林1 g 2次/d+克拉霉素0.5 g 2次/d连续使用10 d。两组埃索美拉唑均于早晚餐前分别服用,而抗生素为餐后服用。记录患者服药情况以及药物副作用。

1.3 疗效判断

治疗后1个月检测14C-UBT及复查镜下胃黏膜活检判断Hp根除率,两者均显示阴性表示根除,其中一项阳性视为未根除[2]。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2.0软件进行分析,率的比较行χ2检验,P <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两组患者均顺利完成治疗,在治疗结束后1个月,序贯治疗组Hp根除42例,根除率为89.36%(42/47);标准三联组Hp根除33例,根除率为73.33%。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3.921,P=0.048)。服药过程中序贯治疗组发生轻度腹泻3例,食欲不振2例,轻度头昏1例;标准三联组发生轻度腹泻4例,食欲不振2例,轻度头昏1例。两组副作用比较差异无统计学(χ2=0.147,P = 0.701),并发症均无需特殊处理,均在治疗结束后自行缓解。

3 讨论

Hp在消化性溃疡、慢性胃炎以及胃癌演变、胃黏膜相关淋巴瘤等胃肠疾病发生发展中起到了重要作用,根除Hp对减少这些疾病的发生和控制疾病进展具有重要意义[3],对比研究也表明成功根除Hp的Hp阳性消化性溃疡患者1年内复发率为2.3%~5.0%,明显低于未根除组的36.0%~58.9%,说明根除Hp是该病治疗及防止复发的重要方法。以往三联疗法作为一线根除Hp的治疗方案具有疗效和依从性好、价格较低等优点,但近年来许多试验发现该方案的根除失败率正逐渐升高,究其原因可能与Hp的耐药、疗效偏短、胃内细菌负荷量、药物不良反应等因素有关,但Hp的耐药性则是Hp根除失败的主要因素[4]。

目前常用的根除Hp的抗生素包括阿莫西林、克拉霉素、替硝唑或甲硝唑、呋喃唑酮等。其中克拉霉素是目前已知的对Hp作用最强的抗生素之一,具有耐酸性好、可溶于低pH值胃液、生物利用度好等优点,虽然近年来克拉霉素耐药性逐年升高,但研究发现即使在克拉霉素剂量减半的序贯疗法中其Hp根除率仍能达到93%[6];替硝唑能在较低浓度下即可起到抗菌效果,其作用时间比甲硝唑更长,且Hp对替硝唑的耐药率要明显低于甲硝唑(20% vs 40%)[6];阿莫西林则是目前对Hp具有较高作用的唯一的β-内酰胺类抗生素。10 d序贯疗法是指先给予质子泵抑制剂(PPI)+阿莫西林5 d后再继续给予PPI+克拉霉素+替硝唑5 d的治疗方法,许多研究均表明了10 d序贯疗法作为近年提出的新Hp根除方案对Hp的根除率要明显高于传统7 d或10 d三联疗法[7]。本研究中采用了先应用5 d的PPI药物埃索美拉唑+阿莫西林的二联用药,之后再给予5 d的埃索美拉唑+克拉霉素+替硝唑的三联用药,共同组成的10 d序贯治疗方案,其Hp根除率达89.36%(42/47),明显高于标准三联组的73.33%(33/45),进一步表明了序贯疗法根除Hp的高效性。但有关序贯疗法提高Hp根除率的具体作用机制仍未完全明了,可能与改变给予抗生素的顺序后杀菌效果依次加强有关。前5 d先给予阿莫西林,不仅发挥其本身较强的杀灭Hp的作用,还能作用于细胞壁阻止细菌将克拉霉素转运出菌体的流出道的形成,提高细菌对克拉霉素的敏感性及克拉霉素的抗菌作用[8],此外埃索美拉唑+阿莫西林的二联用药也有效减少了机体内细菌负荷量,有效改善后续三联用药的治疗效果。

综上所述,采用先PPI+阿莫西林的二联用药、后续PPI+克拉霉素+替硝唑的三联用药组成的10 d序贯疗法可明显提高Hp的根除率,根除效果明显由于10 d标准三联疗法,且不增加药物副作用。

[参考文献]

[1] 孙丽玲. 序贯疗法、四联疗法及标准三联疗法根除幽门螺杆菌的疗效对比分析[J].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2,16(21):105-107.

[2] 莫建明. 10 d序贯疗法治疗Hp阳性消化性溃疡30例疗效观察[J]. 海南医学,2009,20(10):46-47.

[3] 李成,张华. 10 d序贯疗法根除幽门螺杆菌的疗效观察[J]. 宁夏医科大学学报,2011,33(9):884-885.

[4] 张建中. 对我国幽门螺杆菌研究的思考[J]. 胃肠病学,2007,12(1):2-3.

[5] VairaD,ZulloA,VakilN,et al. Sequential therapy versus standard triple_ drug therapy for Helicobacter pylori eradication:a randomized trial[J]. Ann Intem Med,2007,146(8):556-563.

[6] 童锦禄,冉志华,沈骏,等. 10 d序贯疗法与标准三联疗法治疗幽门螺杆菌感染荟萃分析[J]. 胃肠病学和肝病学杂志,2008,2(17):106-109.

[7] 俞峻. 含左氧氟沙星的序贯疗法与标准三联疗法根除幽门螺杆菌的疗效比较[J]. 临床消化病杂志,2010,22(5):305-306.

[8] 倪阳,万晓琳. 序贯疗法和传统三联疗法治疗幽门螺杆菌阳性溃疡的疗效观察[J]. 现代预防医学,2010,37(23):4548-4549.

(收稿日期:2013-03-20 本文编辑:魏玉坡)

上一篇:银杏达莫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56例疗效观察 下一篇:下肢骨折患者深静脉血栓的预防及护理干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