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教师职业素养和驾驭课堂能力培养

时间:2022-09-05 11:56:10

谈教师职业素养和驾驭课堂能力培养

摘 要 从四个方面谈和谐高效课堂营造:加强学习,不断提高思想理论水平,用新课程改革的理念武装自己的头脑;勇于教学实践,善于总结反思,在实践中不断提高驾驭课堂的能力;必须不断提高自身魅力,苦练教学基本功;在课堂上积极创建平等、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密切关注、关爱每一个学生的表现。

关键词 课程改革;课堂情境;教学媒体

中图分类号:G625.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4)15-0062-02

课堂教学是教学的基本组织形式之一,是学生获取知识的主要渠道。教师对于课堂教学的组织驾驭能力,是完成教学任务、实现教育目的的根本保证。因此,提高教师控制课堂教学的能力,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所在。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进行,教师驾驭课堂的能力越发显得重要,它对于创设真正充满活力和生命力的课堂情境非常重要。

叶澜教授曾讲过:

当学生茫无头绪时,我能否给他们以启迪?

我能否使学生觉得我的精神、脉搏与他们一起欢跳?

我能否使学生的争论擦出思维的火花?

我能否帮助学生达到内心澄明、视界敞亮?

……

笔者认为教师若想不断提高驾驭课堂的能力,营造和谐高效课堂,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努力。

1 加强学习,不断提高思想理论水平,用新课程改革的理念武装自己的头脑

现在的学生视野开阔、思路敏捷,遇到问题总是千奇百怪,教师想用简单的说教去敷衍学生,学生是不会同意的,更何况现在提倡新的教育理念。所以,教师要想跟上时代的步伐,就必须努力学习教育新理念,用新的教育理论武装自己,树立自身形象,塑造人格魅力,才能赢得学生的信任和尊敬。

2 勇于教学实践,善于总结反思,在实践中不断提高驾驭课堂的能力

教育质量的提升,关键在于教师。教师只有把自己的职业生涯置于理性的思考之上,才能有成长与发展的目标与动力,才能减少行动的盲目性和随意性。制订切实可行的职业规划,坚持写教育反思,把每一天的疑惑、收获记录下来,看似简常的一件小事,长期坚持下来,就能成就大学问。而教师的反思多流于形式,且常常半途而废。“懒惰是平庸的罪魁祸首。”只有去除惰性,勇于教学实践,善于总结反思,在实践中不断提高驾驭课堂的能力,才能真正实现自我的成长。

3 必须不断提高自身魅力,苦练教学基本功,比如语言的、思维的、智慧的等

提高教师的个人修养 教师的个人修养,在课堂教学中主要表现为教师对自身的情感、仪表、举止等方面的约束能力。这是实现课堂教学控制的根本前提。著名教育家加里宁曾经指出:“一个教育工作者,必须很好地收敛自己,他应该感到,他的一举一动都处在严格的监督之下,世界上任何人也没有受到这样严格的监督。”教师的情感、仪表、举止等直接影响到融洽的课堂气氛的形成,影响教学效果的实现。

课堂教学应当是有激情的。如果教师语言简洁风趣、亲切和蔼,语调抑扬顿挫、轻重适当,学生就会在这种情感的感染下,很快进入问题情境。反之,如果教师情绪失控,动辄发火,学生就会焦虑不安;如果教师没精打采,口授随便,那么学生也会情绪低落,心中的反应也只能是死水微澜;若教师情感过度,渲染过重,语调始终高昂激越,学生就会趋于疲惫麻木,继而产生逆反心理……如此种种情形,都难以使学生与教师产生情感上的共鸣,影响教师对课堂的控制。同样,教师的仪表、举止等如果失度,也会分散学生的注意力,影响课堂气氛。因此,教师首先必须加强自身的修养,切忌把坏的情绪带入课堂,同时也要适度约束自己的仪表、举止等。

提高教师的语言水平 在教学中,教师语言表达的方式和质量,制约着学生的智力活动方式和效率。科学使用教学语言,是实现课堂教学控制的保证。

1)课堂教学语言应具有科学性。课堂教学的主要任务之一,就是向学生传授系统的科学知识。因此,教师的课堂教学语言必须具有科学性,做到准确、精练,有条不紊,合乎逻辑。

2)课堂教学语言应具有启发性。在教学中,能否引起学生积极思考,能否打开学生的思路,能否引导学生独立、主动地去获取知识,是实现课堂教学控制的关键所在。因此,课堂教学语言必须具有启发性,通过启发性的语言激起学生的求知欲望,对学生想知而又不知的内容,予以恰到好处的点拨,既要把问题点到,又不把话说尽,给学生留有思考的余地。

3)课堂教学语言要生动形象。教师要善于应用形象的语言,激起学生的创造思维,引发学生丰富的想象。

提高灵活运用教学方法和各种教学媒体的能力 实现课堂教学控制,教师必须能够根据各种条件变化,灵活选用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要努力运用启发式教学法,利用先进的教学媒体,如采用电化教学手段,制作多媒体教学课件等,使教学内容更加生动直观。也可多种教法并重,提高教学质量,还可以活跃课堂气氛,利于课堂控制。

其实教师提高自身魅力的途径确实有很多:学习更多的专业知识,教育学、心理学知识,提升综合文化素养,会让自己的心灵更充实;转变工作作风,营造“快乐、智慧、高效”的课堂,就能够和学生共享活力课堂的魅力;学会换位思考,以审美的眼光看待工作、看待自己,可以让自己的心情更愉悦;塑造阳光心态,合理释放压力,更能增强自信心和职业幸福感。注重自我心灵的关照,努力进行自我提升,多一点儿进取心,多一点儿感恩心,多一点儿平常心,教师就可以魅力四射,也能使课堂真正充满活力和生命力。

4 在课堂上积极创建平等、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密切关注、关爱每一个学生的表现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做到头脑清醒,能够密切关注学情,并能根据课堂生成、出现的问题,巧妙引导,灵活处理。对于学生接受知识的信息反馈要随时掌握,及时处理,弄清他们的希望与困难,并根据这些信息及时调整教学节奏,使其张弛适度。或迂回插入,慢慢导向课本中心;或更弦易辙,调整教案中原有设想,转换讲述角度。特别是对学生中稍纵即逝的有价值的信息,要及时捕捉,合理利用。这样做,常常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在一节语文课上,笔者用课件出示生字,请一名学生领读,这时学生表现出极大的热情,他们都把手举得高高,并不停地喊:“我,我……”课堂上出现了混乱。面对这种情况,笔者有点儿生气,但控制住了自己的情绪,微笑着说道:“同学们都认识了生字朋友,都能积极踊跃地展示自我,老师真高兴。但是这次老师要找一个坐得最端正、不大吵大闹的同学来领读。”话音刚落,教室内很快就安静了下来。从中,笔者懂得了面对课堂教学中比较混乱的情况,教师既不能头脑发懵,也不能大发雷霆,而是要很平静、理性、巧妙地去处理,这样做不但稳定了教学秩序,也渗透了对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

还有一节语文课,教学内容是《春天的手》,那时正值春天。在学生读书的过程中,有些学生不时向窗外望,笔者从他们的眼神中读出了他们的渴望。在学生读熟了课文,初步理解了课文内容后,笔者说:“下面请同学们排好队,我们一起到外面寻找‘春天’的足迹,好吗?”话音刚落,学生立即兴奋起来。来到操场上,学生的情绪异常活跃,有的学生说:“老师,当我看到五星红旗飘动的时候,我知道春风来跳舞了。”有的学生说:“当我看到嫩绿的树枝摇晃的时候,我知道春风在和我们打招呼。”……笔者笑着说:“同学们观察得真仔细!”这时一个学生要求到操场上跑一跑,笔者欣然同意了。一会儿,他跑回来说:“老师,当我跑步的时候,感到春风像妈妈的手一样在轻轻地摸我的脸,暖暖的……”笔者表扬他们说:“你们体会得真细致”……就这样,学生在轻松、愉快中上完了这一课。

其实,笔者在备课的时候没有考虑带学生到外面去学习,在上课的时候发现学生很想到外面去,就临时做了这样一个决定。笔者认为在教学过程中应该从学生的愿望出发,巧设课堂,为学生创设一个舒展的学习环境,既培养了学生在生活中学习语文的意识,也使他们享受到了学习语文的快乐。

每一节课面对的都是学生,他们是一个个充满活力的个体,在大力倡导平等、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并努力发挥学生主体性的今天,教师无法预料到教学过程中所产生的全部结果,也无法预知课堂教学互动会产生怎样的变化,怎样的新问题。这就要求每一个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能够以学生为中心,尊重学生,了解学生,运用自己的教学机智,冷静面对,正确引导,巧妙处理各种问题,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提高驾驭课堂的能力。并且,真正地让学生达到内心澄明、视界敞亮……

参考文献

[1]柳斌.教师素质培养手册[M].北京:人民日报出版社,

1998.

[2]于永正.教海漫记[M].江苏:矿业大学出版社,1999.

上一篇:基于自然环境的民机复合材料结构设计技术 下一篇:浅析提高混凝土外观质量的控制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