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上好思想政治课的几点策略

时间:2022-09-05 10:03:33

浅谈上好思想政治课的几点策略

摘要:长期以来,思想政治课教学方法单一,有些教师采用“满堂灌”或“注入式”的教学方式。严重影响了教育教学效果和思想政治素质的提高。要改变这一种状况,达到素质教育,即要牢固掌握知识,而且要达到知识、能力、觉悟的全面提高的要求,就必须端正教学思想,从实际出发,大胆改革。1、注重丰富教学语言的风格,使政治课教学具有美的魅力,2、注重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达到教学的实效性,3、注重培养学生“说”的能力,让学生能说、敢说、会说。

关键词:思想政治课策略

长期以来,思想政治课教学方法单一,有些教师采用“满堂灌”或“注入式”的教学方式。因此,在学生方面形成了死记硬背,为考试服务的现象,有的学生错误地认为,对政治科的学习,只要用少量的时间读一读,背一背,临时突击一下,考个及格并不难,还有一小部分学生,在思想上根本不重视政治科的学习,即使教师事先进行单元复习,划分一定的学习范围或各种不同类型的练习题,他们总是应付了事。教师的“满堂灌”或“注入式”的教学方法,使学生听了深感“枯燥无味”,逐渐地失去了信心,严重地抑制了学生对思想政治课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严重影响了教育教学效果和思想政治素质的提高。要改变这一种状况,达到素质教育,即要牢固掌握知识,而且要达到知识、能力、觉悟的全面提高的要求,就必须端正教学思想,从实际出发,大胆改革。

一、注重丰富教学语言的风格,使政治课教学具有美的魅力

教学语言的风格美,就是不同个性的教师在教学的具体情境中,为了达到预定的教学目标,对教学内容的语言要素进行别具一格的创新运用所表现出来的具有极强的审美价值的语言格调。它既是教师艺术性、创造性劳动的表现,又是教师艺术性、创造性劳动的结晶。教师的勃勃生气所营造的引人人胜的课堂教学气氛,诱发着学生的美感共鸣。放眼当今政治课教学,形成有吸引力的教学语言风格,应当是每一位教师追求的目标。雨果在谈到艺术家的创造性时说:没有风格的作家,尽管有可能获得一时的成功,但却达不到真正的胜利。同样道理,政治课教师若不形成自己独特的语言风格,也就不可能成为一名优秀的教师,也就不可能走出一条留下美的轨迹的教学之路。因此,要使教学具有美的魅力,形成生机勃勃、洋溢着美的气息的过程,就必须精心追求教学语言的风格美。

二、注重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达到教学的实效性

初中的思想政治课教学,就是通过对学生进行马列主义、思想基本常识和社会主义政治、道德基本理论的学习,提高学生的觉悟,指导学生的实际行动,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也就是知、信、行的统一。新课程标准要求我们在教学中要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和已有的知识,来设计富有情趣和意义的教学活动,使学生切实体验到身边有思想政治,用思想政治的有关内容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从而对思想政治产生亲切感,增强学生对思想政治知识的应用意识。比如,如何看待金钱的问题,由于我国正处在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的社会大变革时期,人们的价值观念和道德观念正面临着剧烈震荡和深刻变革,由于市场经济的正确导向乏力,社会道德生活出现了某种程度的无序、滑坡,某些人的行为出现了失范,有些人为追逐金钱而不择手段,认为有了钱就有了一切,犯了法可以拿钱去保,有钱能使鬼推磨……败坏了社会风气,甚至损害了民族气节。初三政治教材《重视和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一课用理论和事实透彻地分析了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重要性及两个文明一起抓,两手都要硬的观点,明确地提出了用道德做为衡量一个人的标准,同时,对社会上不同层次的人提出了不同的道德标准。通过学习,帮助学生认清了拜金主义的危害及社会存在的各种消极现象,培养了学生辨别是非的能力,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和心理素质。

三、注重培养学生“说”的能力,让学生能说、敢说、会说

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是认识能力发展的显著标志。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是政治课教学改革的一个内容,也是学生储存政治述语的重要途径。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口头表达能力和阅读能力的培养须同步进行,也要有步骤、有层次地进行。第一步要求学生能准确回答老师提出的课本上或其它配套资料的基本问题;第二步,能在读懂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的基础上,加以分析、举例,能根要求讲述相应简短时事,例如学习“三个代表”、“社会主义的本质”、“社会主义根本任务”、“科学发展观”等,让学生回忆当天或近几天“中央新闻”哪些内容就是上面这些内容的具体体现,这样既能达到口头表达能力的锻炼,又能运用理论联系实际的方法;第三步,能积极参加课堂议论,大胆发表自己的见解和看法;第四步,能对某课某节甚至某框所学内容进行概括、小结、归类等,并联系实际谈学习收获体会或对某个热点问题(包括国内外重要时事)发表评论等。例如“十会议”对“关于美丽中国”的见解,让学生各抒已见。学生口头表达能力培养训练的途径和方法是:教师提出要求、示范,根据课堂上学生发言情况定期总结评分鼓励。教师善于启发、鼓励学生勇于发言,逐步做到善于发言,最终使学生说话清楚、流畅,原理、概念表达完整,内容具体充实,态度严谨,达到学以致用。

总之,学生顽强的毅力,坚强的意志,高尚的道德情操,乐观向上的进取精神,健全的心理都不是一朝一夕能形成的。因此,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都有责任把自己的学生培养成有作为的人,也就要求我们在日常的细微工作中坚持做到既教书,又育人,通过不断提高自身素质来实现为人师表的目的。

上一篇:谈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德育渗透 下一篇:如何实施趣味英语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