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建筑电气照明设计浅谈智能建筑照明系统

时间:2022-09-05 09:51:24

基于建筑电气照明设计浅谈智能建筑照明系统

摘要: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现代建筑的功能越来越强,建筑电气的重要性也日益明显。本文简要讲述了建筑电气设计的原则与照明系统的节能设计,着重对地下建筑智能照明控制系统进行探讨

关键词:建筑电气;节能设计;照明系统

Abstract: In recent years,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society and economy, more and more powerful function of modern architecture, the importance of building electrical is increasingly obvious. This paper briefly describes the energy saving design principles and building electrical lighting system design, focusing on the underground building intelligent lighting control system are discussed

Key words: electrical building; energy-saving design; lighting system

中图分类号:TU201.5

一、设计中的节能原则 由于人口的增加、工业的发展、生活水平的提高,能源的消耗急剧增加,能源危机迫在眉睫。因此,各行各业提出了节能的要求,节约二次能源――电能,也就成为民用建筑电气设计的焦点。建筑电气设计节能的原则建筑电气节能应坚持以下三个原则:

1、满足建筑物的功能。即满足照明的照度、色温、显色指数;满足舒适性空调的温度及新风量,也就是舒适卫生;满足上下、左右的运输通道畅通无阻;满足特殊工艺要求,如娱乐场所的一些电气设施的用电,展厅的工艺照明及电力用电等。

2、考虑实际经济效益。节能应按国情考虑实际经济效益,不能因为节能而过高地消耗投资,增加运行费用。而是应该让增加的部分投资,能在几年或较短的时间内用节能减少下来的运行费用进行回收。

3、节省无谓消耗的能量。节能的着眼点,应是节省无谓消耗的能量。首先找出哪些地方的能量消耗是与发挥建筑物功能无关的,再考虑采取什么措施节能。如变压器的功率损耗,传输电能线路上的有功损耗都是无用的能量损耗,又如量大面广的照明容量,宜采用先进技术使其能耗降低。

因此,节能措施也应贯彻实用、经济合理、技术先进的原则。

二、电气照明系统的节能设计

1、充分利用天然光源

照明节能工程中的一个较为主要的内容是如何充分利用天然光源。随着人们对能源和环境保护的日益关注,建筑物中如何充分利用天然光源来节约照明用电已引起广泛重视。天然光源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能源。在照明节能的实施工程中,应当充分加以利用,制定建筑物的采光标准,确定采光方式,将采光方式,将采光和照明有机地结合起来。白天尽可能地利用天然光源,使建筑物内获得稳定的光照条件。同时,室内引入阳光,既能大大节约照明能耗,亦有助于提高室内温度,对于降低建筑能耗也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2、采用高效节能光源

在满足照明质量的前提下,应选用细管径直管荧光灯、紧凑型荧光灯。对灯具悬挂位置较高的场所的一般照明,宜采用金属卤化物灯(配节能型电感镇流器)或大功率节能灯,其综合费用低、视觉质量高,同时也节约能源。除特殊情况外,不宜采用管形卤钨灯及大功率普通白炽灯,灯具悬挂位置较低的场所照明宜采用荧光灯(配电子镇流器)。

3、根据照明部位的灯光布置形式和环境条件 选择合适的照明控制方式房间有多列灯具时,按与侧窗平行控制;生产场所按车间、工段、工序分组控制;电化教室、会议室、报告厅等场所,按靠近或远离讲台分组控制。建筑科技的飞速发展,让灯具的控制方式更加个性化、人性化、智能化,例如,人体感应或动静感应开关,智能化面板开关等新的控制方式逐步进入到我们的身边。

三、地下建筑智能照明系统的控制

与地面建筑相比,地下建筑最大的特点是没有天然采光,主要依赖人工照明措施,因此,地下建筑的照明使用时间长、照度和可靠性要求高,潮湿对灯具及线路影响较大。长期以来,地下建筑的照明设计沿用地面建筑的设计标准,照明效能一直没有得到很好的利用,工作人员长期在这种环境中工作,不但使工作效率下降,而且会出现视觉疲劳、头昏、神经衰弱等症状,严重影响了地下建筑战略功能和经济效能的发挥,因此,必须对地下建筑的照明效能做具体深入的研究。

1、智能照明控制系统应具备的功能

智能照明控制包括:集中控制、现场控制、遥控、时间控制、电话控制、可视化软件控制、场景设置、灯光软启动、调光、亮度记忆等。笔者认为,地下建筑应考虑设置以下功能。

(1)集中控制

与地面建筑相比,大多数地下建筑轴线长,各功能单元分布较为分散,都在现场进行照明的控制、巡检很困难。设置集中控制以后,问题将迎刃而解。

在中央控制室设一台智能照明中央监控计算机,在该计算机上用图形模拟显示照明设备平面布置图,在图上以形象直观的方式实时动态地显示各区域的照明设备使用状况。操作人员可通过界面监视整个智能照明系统的运行状态,根据需要用鼠标点击图形来进行控制。中央监控计算机具有历史数据存储能力,能实时提供智能照明系统的资料,并生成和打印各种报表,为设备维护提供依据。

系统采用专用的编程软件,操作人员可对系统进行程序修改或编程。通过手持式编程器插入网络上的编程接口,就可修改照明工作状态的参数。

(2)现场控制

在一些人员经常工作的地方设置智能开关代替普通的机械式开关,中央监控计算机不工作时也可在现场控制灯光。它由230V的交流电源直接供电,按动开关上的按钮,可作为一个普通的开关使用;同时,有一个内置的接收器可以接收遥控器或无线探头发出的信号,使用遥控器可以对电子开关进行控制。

现场智能开关可设定密码保护功能,避免无关人员操作。

(3)多种控制功能

中央监控计算机和现场智能开关均可实现多种控制功能,包括全开全关,无级连续调光、缓和场景切换等。全开全关功能可确保人员离开地下建筑时,那些受智能系统控制的灯具停止工作。在工作时经常需要多种环境模式的场所,如在人防、国防工程的会议室、作战指挥室设置缓和的场景切换控制,使用时只需选择相应的场景按键,会自动按设定好的方式打开相应区域的照明回路,实现适合开会、放映投影或研究地图等功能的环境。

(4)遥控功能

一般情况下,地下建筑尤其是地道式和坑道式地下工程,轴线长,支坑道多,有必要装设遥控装置。遥控器或无线探头可以发出无限射频,这种无限射频能穿越障碍物,被智能开关上的接收器接收,无线接收器可把无线信号转换为电力载波信号,并发送到220V电力线路上。

(5)人体感应功能

在卫生间或一些通道处装设感应开关或有红外线探测功能的灯具:当探测到人体移动时,会自动发光照明,人走灯关。同时宜设并联定位开关,以便必要时解除感应或探测功能。

(6)灯光软启动、软关断

地下建筑的照明条件远不如地面建筑,为保护人员的身体健康,特别是眼健康,在那些人员长期工作的场所,灯光可实现软启动、软关断。开灯时,灯光由暗渐渐变亮;关灯时,灯光由亮渐渐变暗。软启动、软关断还能保护灯泡,延长使用寿命,节约维护经费。另外,灯光可配备亮度记忆功能,以免进行重复性设置。

(7)火灾应急照明控制

地下建筑防火要求很高,发生火灾时,应自动启动相应区域的应急照明,强行关闭一般照明回路。事故照明可选择仅用消防中心的计算机控制而禁止用监控计算机或现场控制,也可选择都有控制权。 另外,控制系统要具有良好的可扩展性、开放性和电磁兼容性。

智能照明控制系统是整个地下建筑智能化系统的子系统,可以通过标准接口与其他控制系统兼容进行互联。

为了抑制电磁干扰,使系统具有良好的电磁兼容性,总线传输距离较远,可采取以下措施:与附近可能产生电磁干扰的电气设备(如电动机、电力变压器、复印机等)保持必要的隔离;对系统进行连续、有效的屏蔽;上升时间,即电压从额定电压的5%上升至95%所用的时间,应超过200μs。

2、智能照明控制系统的效益和展望

采用智能照明控制系统带来的好处主要表现在:照明控制智能化;照度的一致性;场景变换灵活;可观的节能效果;延长光源寿命;提高管理水平,减少维护费用。因此,智能照明控制系统自诞生起就引起了人们的高度重视,并具备良好的发展前景。

四、结束语

总之,建筑电气照明设计会继续朝着智能化、小型化、标准化的方向发展。网络系统更加优化,功能更加完善,扩展更加便捷,保护更加可靠,节能更加可观。

参考文献:

【1】GB 50034-2004 《建筑照明设计标准》.

【2】JGJ 16-2008《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

上一篇:煤矿机电一体化技术的论述 下一篇:压力容器安装监督检验工作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