澜沧江畔桃花盐:3000块古盐田和中国最美的教堂

时间:2022-09-05 08:11:04

澜沧江畔桃花盐:3000块古盐田和中国最美的教堂

每年的3、4月里,住在昌都芒康县盐井镇的人们,才终于等来了桃花开放的季节。对于他们来说,只有这个季节的阳光和风,才能够晒出最珍贵的“桃花盐”――这种在盐井镇晒出的“桃花盐”,灿白似雪,品质尤好,曾经随着茶马古道上的驼队,销遍过青藏高原的东南部。

1300年来,地处澜沧江谷地里的盐井镇,一直传承着一种最古老的晒盐工艺,一代代盐井人利用特殊地质所恩赐的卤泉,依靠崖壁,建起来大小不一的3000块晒盐台,这些晒盐台层层叠叠,从山顶一直铺到江边,形成了一片壮丽的盐田景观:俯瞰,盐田如同半朵莲花,伸出崖壁,瓣瓣大开;平视,它又像一群鸦雀无声的精灵,伸出细长的“脚”,垒聚在一起……

盐井镇的桃花盐,已经延续了上千年,那些在盐田中劳作的纳西族藏族盐农,千余年来都不曾停歇。而他们的制盐方式其实原始而简单,就是将卤泉倾入盐田里,然后等待阳光和江风把它们风干。

除了桃花盐,盐井镇还是一个由东西方文明碰撞出的杰作。这里矗立着唯一一座天主教堂,被誉为“中国最美教堂”。居住在这里的纳西族、藏族同胞可以凭意愿自主选择信仰,从藏传佛教、天主教到东巴教,平和的思想交融,让盐井镇人的心灵自由而宽容。

澜沧江畔最古老的“桃花盐”长“脚”的盐田,定期“采摘”的“盐挂”

从盐井通往澜沧江边,有一段蛇形山谷,盐田就集中分布在这一段两千米长的峡谷之中。以江水为界,盐田分为东岸、西岸两部分――西岸地势较为平缓,盐田规模较大;东岸地势陡峭,盐田规模就相对较小,但盐田之间高低落差很大。单块盐田是由崖壁、木质盐台(先用木料搭出框架,再用细土夯实制成晒盐的台面)和支撑木柱构成,看上去块块盐田仿佛都长着细脚,相互错肩踏背,从谷顶垒到谷底,仿佛一群精灵,满山遍谷地贴立在崖壁上……盐田中间有栈道相连,木质的栈道既牢固耐用,又方便取卤,空间的设计利用非常巧妙,凝聚了先人们的非凡智慧。

从高处俯瞰,盐田依着山势河谷形成了一条优美的大曲线,那些棋盘般整齐排列的盐田,如同仰嵌的镜面,随着角度的变化,倒映出不同姿态的云天,而那些躬身劳作的盐农则零星撒在这些巨大的“镜面”上,人和倒影成双而动,景象让人迷醉。

盐田的最大秘密,其实就藏在盐台之下。顺着支撑木柱钻入盐台的下方,一条条“盐挂”宛如一片突然凝固的雨帘,赫然入目。原来,被粘土夯实的盐台,表面并不完全隔水,少量的卤水沿着土层和盐台缝隙缓慢地渗漏下来,在渗漏过程中,又被山谷干燥的空气风干,最终形成了一根根白色的“盐挂”,形态酷似喀斯特溶洞中的钟乳鹅管。密密麻麻的“盐挂”垂在盐台的下方,让那些渗漏下来多余的卤水还能顺着中空的“鹅管”滴入下面的卤池中,如此循环利用,完全不造成浪费。据说,这些“盐挂”因为质地雪白、杂质少,吸引了很多商贩定期来“采摘”。

另外,关于盐台下方的支撑木柱,也有着很多耐人寻味的意蕴。表面看起来,这些木头质地松软,因为年代久远,轻轻一触碰,就会脱落下一片片絮状物。但是,这些看似老朽的木头,由于长期受到盐卤的侵润,内部木质已变得极为坚硬且不易生虫腐烂,每根木头的使用寿命都可长达百年之久。所以,每当盐田拆修的时候,人们会将这些木料取下继续泡在卤池之中,以备后用。

沿着栈道掠过层层盐田,越接近江边,越是悟出了盐井产盐的真正奥秘。原来,在澜沧江这段不长的河谷里,靠近水边有很多天然的盐卤泉眼,卤水不断从岩缝中流出。人们根据泉眼的位置,开凿了规则不一的蓄水潭,将泉眼中冒出的卤水分别存入蓄水潭,再在蓄水潭周边建起盐田,当卤水注入盐田,人们就只需等待阳光和风将水分蒸发掉,便可收获结晶的盐了。

盐井的制盐方法古老而简易,它不同于巴蜀自贡的井盐,需要深钻卤井、耗时费力,也不同于海盐依赖海潮,但其质地又远胜于池盐、岩盐。每年的3-6月份,正是澜沧江畔桃花盛开的时候,同时也是制盐的黄金时间。此时晒出的盐品质最好,品相最为雪白,被称为“桃花盐”,其价格是平时的2~3倍。古时候,盐井的盐不是直接销售,而是以物易物,价格随行就市,好的时候1斗(约合5公斤)盐换1斗青稞,便宜的时候3斗盐换1斗青稞,另外,1至2斗盐还能换1斤酥油,3斗盐能换1斗奶渣。盐井盐的销路渗透到整个青藏高原东部,包括云南的德钦、香格里拉等地,以及的昌都和四川巴塘、理塘、康定等地。

《格萨尔王》中传唱至今的盐井藏王与纳西王的决斗

盐井产盐始于何时,已经没有确凿的记载。寥寥几笔的史料也只是说早在唐代,盐井就有了晒盐的历史。而在古人类学的研究中,盐井产盐的时间还要往前追溯――澜沧江峡谷为早期青、甘氐羌部族向南迁徙的通道。有人推测,也许正是在迁徙途中,羌人俯身岸边用泉水解渴,才偶然发现了这块天然的盐卤宝地。不难想象,在这片高原上,发现自流的卤水无疑就等于淘到了黄金。于是,人们就在这里架棚晒盐,并越聚越多,慢慢地,村寨出现了,农田出现了,大量的盐也开始被骡子驮出大山,去换回富足的生活物资……然而,人与财富的聚集,必然会引发纷争,盐井也不例外。

在藏族说唱艺人口口相传的史诗故事《格萨尔王传》中,我们可以追踪到不少因争夺盐井而引发战争的史料:比如在著名的《格萨尔王传•姜岭之战》里,就描述了公元11世纪,岭国的藏王格萨尔和被他们称为“姜国”(由纳西族统治)的邻邦之间因盐井而大动干戈的历史事件。在唱词中,姜国的纳西王对下属有这样的誓词:“那神也一再鼓励我,叫我去夺取饮食调味的最佳品(指盐),从今天这个时辰起,直到夺得调味佳品那天止,各位大臣要牢记,为了调味佳品归自己,即使五尺身躯倒下地,也不达目的决不停息!”但最终,格萨尔王还是打败了纳西王,占领了盐井,同时还俘获了纳西王子友拉。后来,友拉被册封为纳西大臣,负责掌管盐田,这意味着盐井从此由藏族和纳西族共同拥有。

这件史实也就解释了今天地处境内的盐井,却挂着“纳西民族自治乡”的牌子,成为唯一一个纳西族聚居区的奇怪现象了。如今,部族争端的战火早已熄灭,藏族和纳西族一起生活在这片土地上,共同传承着澜沧江畔的古老制盐工艺。在今天的盐井纳西民族自治乡,纳西族人的生产生活方式与当地藏族无异,他们还普遍讲藏语,有的还取了藏族的名字,只有女子妆扮还部分保留着传统的纳西族特色。

汉、藏、欧式结合――“中国最美的教堂”品着法国“波尔多”葡萄酒的晒盐人

来到盐井的人,必然不会错过另一处舶来之景,那就是位于盐井村214国道旁的盐井天主教堂,这是被称为“中国最美的教堂”的地方。

盐井天主教堂于1855年由一位法国传教士所建,到上世纪60年代为止,一共有17位外国传教士来到这座教堂度过了他们的传奇人生。

教堂的建筑风格奇异而美丽,从内到外都是不同文化审美碰撞出的杰作――教堂的外观,是一座以藏式的彩色方格装饰为主的琉璃瓦房,并配有彩色碎花玻璃镶嵌的巨大门窗,同时,那高高矗立的白色钟楼,则与画着藏式壁画、刻有汉式龙头木刻的房屋紧挨相伴。走进教堂,内部是高高的哥特式大穹顶,然而墙上的圣经故事竟是以唐卡方式绘就的。更加有趣的是,圣母玛利亚像前敬献的是哈达,而立柱上悬挂的却是中式的红灯笼,中西合璧让人称奇!在盐井,是一个有趣的话题,盐井的居民,往往一家人中,信仰也各自不同,家里可以同时悬挂释迦牟尼、耶稣等画像,每个人都可以自由选择,无论是在教堂聆听遥远异域的圣言,还是围着村口的白色佛塔转经,两种宗教的交织,在盐井都变得天经地义般平和。

除了天主教堂,在澜沧江谷底温润的沙土上还搭有成片成片的葡萄架,本不该生长在高原藏区的葡萄以及酿制葡萄酒的方法,也是在18世纪中叶随法国传教士一同传到这里的,澜沧江河谷的居民,几百年来一直自酿自品着带有法国口味的葡萄美酒。同时,酿制葡萄酒也成为盐井天主教堂每年的一份固定收入,由于原料和酿造技术都与法国“波尔多”一脉相承,因此,产自盐井天主教堂的葡萄酒味道尤其纯正,和这里的盐一起声名远播。

上一篇:爱情山上疯狂的石头 浪漫在黄梅戏中的安徽天柱... 下一篇:晋陕大峡谷:黄河变黄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