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我国高储蓄现象之谜

时间:2022-09-05 07:39:59

解读我国高储蓄现象之谜

[摘要] 我国自1996年起,中国人民银行连续8次降息,使利率降低了78.4%,达到历史最低水平。在这种背景下,我国居民储蓄存款余额却屡创新高,截止到今年4月份,高达15.12万亿元。存款为何还增长这么快?百姓为何如此青睐储蓄?巨额存款是否会成为威胁市场的“笼中虎”?围绕这些问题,有必要对我国从2003年至今社会各界一致关注的“高储蓄”现象做一个全面的剖析。

[关键词] 高储蓄负利率货币幻觉

一、高储蓄之“谜”的存在

1.谜之一:总体上越来越富裕的中国人变得越来越不敢花钱

我们先来看看我国的国民生产总值的增长状况:为保持GDP数据的历史可比性,国家统计局根据2005年12月最新经济普查数据,对1993年~2004年的GDP历史数据进行了修订。

注:(《小康》见习记者肖建龙据国家统计局历年统计公报及《世界经济年鉴》等整理)

1978年~2005年,中国改革开放走过27个年头。上表中数据体现了中国经济27年来的快速发展历程。国家GDP总量,由1978年的3624.1亿元增至2005年的182321亿元,增长了49倍多。其中,2000年GDP总量突破10000亿美元大关。2002年,GDP总量登上100000亿元人民币台阶。中国经济增长的历史成就主要反映在两方面:一是已初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目前已进入以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为目标的改革新阶段;二是中国经济持续快速增长。 总体上可以说明中国变得越来越富裕。

我们再来看看人民币居民储蓄的最新数据:中国城乡居民人民币储蓄存款余额从1997年的4.6万亿元增加到2002年底的8.7万亿元,2003年突破10万亿元,几乎要赶上2002年的国内生产总值了。截至2005年12月,人民币居民储蓄存款余额已经突破14万亿元,创造了历史新高。央行新近公布的金融统计数据显示,到今年4月份,我国居民储蓄存款余额达到15.12万亿元,同比增长18.3%。相对于我国13亿人口来说,人均拥有的存款超过了1.16万元。同时,另一组经济数据却在连年下降――近5年我国居民最终消费率持续走低。十年来,我国最终消费率平均为59.5%,比世界平均消费率低接近20个百分点。越来越富裕的中国人正在变得越来越不敢花钱,这个看似矛盾的经济现象耐人寻味。

2.谜之二:人们冷对“负利率”,漠视存款的贬值

以我们河北省为例,在2005年5月份省统计局的最新数据中,有一项格外引人注意:河北省一季度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CPI)同比上涨2.7%。尽管涨幅同比回落1个百分点,也远远低于全国2月份CPI涨幅3.9%,但这个数字意味着,我省居民仍未能摆脱负利率的影响。为形象地说明负利率,有记者请河北经贸大学金融学院院长王重润教授算了一笔账:目前我国银行一年期定期存款利率为2.25%,扣除20%的利息税,实际存款利率只有1.8%。但如果将物价上涨因素计算在内,那么实际利率的计算公式就是:实际利率=名义利率-通货膨胀率,王教授介绍说,一般情况下是以CPI涨幅代替通胀率,按照我省一季度的CPI涨幅2.7%来计算,银行一年期存款的实际利率应为:1.8%-2.7%=-0.9%,这意味着,我省居民如果将10000元存进银行,1年后它的实际价值变成了9910元,“蒸发”了90元。

换一个角度讲,如果居民把10000元钱存入银行,一年后得到的本息扣税后实际为10180元,而当时售价为10000元的商品,如按CPI涨幅2.7%计算,一年后的售价已上涨为10270元,居民要想买到它,还得再贴90元钱。针对当前存款“负利率”之说,央行行长周小川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解释,大家应当认识到,利率政策并不是说一定要保证在任何时候存款利率都是正的实际利率,它是由多种因素决定的。综上可以看出,官方承认负利率的存在是合理的,而且,人们也都是知道负利率是存在的, 自己往银行里存的钱是贬值的。作为理性的市场经济的活动主体,为什么明知有损失,有风险,而不去想方设法的减少损失或去规避风险,漠视自己资产的损失去做出非理性的选择呢?

二、高储蓄之谜的原因剖析

1.货币幻觉的存在

“货币幻觉”一词是美国经济学家费雪于1928年提出来的,它是指人们只是对货币的名义价值做出反应,而忽视其实际购买力变化的一种心理错觉。有些理财专家把“过于算计”结果为算计所误的理财盲区为“货币幻觉”。举例来说,假如你和你的朋友分别花40万元买了一套房子,后来又先后卖掉了,在你的朋友卖房子时,当时有25%的贬值率―――商品和服务平均降低25%,所以你的朋友卖得30.8万元,比买价低23%。你卖房子时,物价上涨了25%,结果房子卖了49.2万元,比买房价高23%。大多数人都认为你比你的朋友做得好,但事实上,你的朋友才是赚钱的。讲的再具体一些,假如有一辆轿车(代表我们所买的商品和劳务)标价是40万元,在你的朋友卖房子时由于商品和服务平均降低25%,轿车的价格也就下降为30万元[40×(1―25%)],你的朋友卖房之后,仍可购买轿车,并有剩余0.8万元;当你把房子卖出时,物价上涨了25%,轿车的价格为50万元[40×(1+25%)],你卖房所得的49.2元根本就买不起轿车了。这种“货币幻觉”实在是人们“不知货币真面目,只缘身在货币中”的典型表现。由于人们“货币幻觉”的存在,可以使通货膨胀对储蓄形成两种相反的作用,因而减弱通货膨胀的作用力度。换句话说,也就不难解释,为什么由于通货膨胀的影响,“负利率”时代,人们冷对之。

2.消费信心的缺乏

近年来,我国体制改革向纵深进展,陆续出台了一系列重大改革措施,如住房、教育、医疗等制度的改革。虽然这些改革措施从长远看有利于经济发展,但从短期看,居民对未来收入和支出的不确定性预期提高。消费信心的缺乏,使得老百姓在考虑收入的支配时,预防意识明显增强。

一般来说,低龄及高龄两个年龄段的人口对储蓄的贡献小于中青年龄段,因为除了收入上具有优势以外,中青年还要面临“上有老、下有小”等生活压力,因而消费信心减弱,储蓄动机增强。而我国目前人口的平均年龄水平正处在对储蓄贡献最高的时段。

中国社会科学院的《2005年社会蓝皮书》中的调查显示,子女教育费用、养老、住房排在居民总消费的前三位;而人民银行2004年第四季度关于“储蓄目的”的调查也显示,居民储蓄的目的依次是“攒教育费”、“养老”、“买房装修”。

近年来教育费用的持续攀升大大强化了居民的储蓄愿望,影响了城乡居民家庭的消费倾向。据常州市城调队05年的抽样资料,家庭培养一个大学生,19年共需投入基础教育费用约13.1万元,比1999年的测算增加了5.1万元。

与此同时,不断上涨的房价已经超过了居民生活的承受能力。例如,目前在杭州、宁波和温州的市区,一套80平方米的住房价格是年人均可支配收入的27.54倍,大大超过了国际认定的发展中国家一般在4倍至6倍的标准。

另有资料显示,目前我国80%以上的劳动者没有基本养老保险,85%以上的城乡居民没有医疗保险。在群众看病贵、药品价格高等体制性问题没有得到根本解决之前,谁还敢随心所欲地花钱呢?“凡是有后顾之忧的人,薪水无论多少,都不敢乱花,因为父母妻儿不一定都有稳定的收入,医疗费用上、子女教育开支庞大以及养老制度不明朗。”国家发展改革委宏观经济研究院对外经济研究所所长张燕生坦言。

3.收入结构方面的制约

我国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的基尼系数也在不断上升,据2005年的一项统计测算已经达到0.447,明显高于国际上收入贫富差距0.4的警戒线。这表明,不断递增的财富并不是平均分配给每一个百姓。也就是说,中国是总体上是越来越富裕了是不容置疑的,但并不表示每个中国人或绝大多数中国人手里的钱很丰富了。

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教授郭国庆说,受城乡人口比重和收入差距的影响,中国储户结构与收入也不对称。人数最多的中小储户,拥有的存款并不多。因此,真正需要消费的人,口袋里却没有足够的钱。

据分析,贫富差距过大是导致银行储蓄不断攀升的主要原因。因为当个人财富达到一定程度时,其消费量将停止增长,而投资、储蓄在个人收入中所占的比例将大幅增长。

高收入、中等收入、低收入三个阶层对储蓄、消费、投资的行为有较大差别。对高收入阶层来说,收入中用于日常消费的开支比例很小,更多的钱是用来投资的。由于投资渠道狭窄,一些人就只能选择将钱存在银行里。对于中等收入阶层,日常耐用消费品的普及程度已经很高了,而新的享受性消费热点尚未形成,加之高房价高教育费用等压力,这部分人的存款倾向增加。而低收入者由于许多方面都得不到相应的社会保障,即使有钱也尽量节约消费。

从第2和第3个原因可以看出,即便是有些人认识到了“货币幻觉”,由于消费信心的不足,或者根本就是所处收入阶层的制约,选择储蓄实属无奈之举。

三、正确认识高储蓄之谜,解决高储蓄这一经济现象

1.“笼中虎”不另类

对于居民个人来说,当然是“家里的存款越多越好”;可是,从经济学的角度分析,过高的储蓄存款余额不完全是一件好事。金融管理层将十几万亿元的民间储蓄视为“笼中虎”,稍不注意,“老虎”就有可能冲出来咬人。如此之高的储蓄存款余额暴露出三大问题:一是投资渠道窄;二是保障体系差;三是银行风险高。但我们国家的“笼中虎”并不是具有中国特色的,中国人并不是世界上惟一的高储蓄者。上世纪70年代日本的经济增长率很高,并且人口结构也令人满意,同时,它的储蓄率水平也可以和中国媲美。有人可能说,毕竟中国和日本有着相同的东方文化传统,但意大利20世纪60年代的高储蓄率驳斥了这种简便的解释。意大利的储蓄率甚至比日本还要高,可是意大利是一个虔诚的天主教国家。同样,我们可以在意大利的高经济增长和有利的人口结构中找到真正原因。总之,我们没必要对中国的高储蓄惊诧不已,中国的情况并不另类。

2.高储蓄应该是“虚高”

中国居民的储蓄是真高么?正如总理所说,中国的事情只要做加法,就会是一个无限大的量。比如,中国目前居民储蓄总量高达14万亿元,以这种成果与经济规模达中国6倍的美国储蓄额仅为1.6万亿美元相比,当然会觉得太高,如果以购买力平价来看,更是高得离谱。但是,如果做除法,中国居民14万亿元储蓄平均分至每个居民,人均仅1万多元,与香港居民的储蓄平均额相比有天壤之别(香港700万人口,有5万亿到6万亿港元储蓄),但国际上从来没有研究者说过香港居民的储蓄率过高啊!就是在内地,以目前的物价水平,1万元在上海内环、北京二环以内既不足以购买到一平方米面积的住房,也不足以支付一般城市居民的一年消费。这样的储蓄水平高到哪里去了?

3.建立健全社会保障制度,是刺激消费的基础

要想让老百姓松开捂住钱袋的手,仅靠刺激内需是不够的,更最重要的是让经济增长的分配更加倾向于富民,让不断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更有利于安民,让百姓有钱可用,并且用得放心、花得安心。伴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分流下岗、失业的人数在不断的增加,人们对社会保障的需求在不断扩大。社会保障制度是确保社会稳定,推动经济发展的“平衡器”。老有所养、病有所医、失有所助,是群众生活的基本需求。建立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可以使群众保持对各项改革的乐观预期,稳定人心,稳定市场,促进消费。

4.“好钢用在刀刃上”――个人投资渠道需要拓宽

从储蓄结构看,占储蓄账户总数80%的储蓄者为低收入者。这部分储户的储蓄动机主要是对未来收入变化的不确定性做出预防性储蓄。有人算过这样一笔账:以北京为例,一个孩子从出生到长大,教育投入需要三、四十万元,相当于父母大半生的积蓄。如果再买房,就需要将近一百万元!现在许多家庭宁肯节衣缩食,也要把钱存在银行里,觉得存钱是保障未来生活的比较好的方式。

占储蓄账户总数20%的是高收入阶层,其存款占总储蓄额的60%以上。与前者积攒钱财的目的相比,这些收入略高且具备一定实力的人,把钱放在储蓄的篮子里,更多的是出于无奈的选择。

尽管近些年我国金融业的改革创新加快,但是相当于更快增长的老百姓的“钱袋子”来说,能满足他们投资的适销对路、安全性、流动性和盈利性匹配较好的金融产品仍显不足。投资股票,风险太高;债券利率虽高,但受发行时间、流通性、变现性等因素制约;黄金外汇市场潮涨潮落,老百姓只好隔岸观火;币邮卡市场,也总是气候难成;而古玩字画,普通老百姓就更难以问津。于是,尽管获利甚微,老百姓也只好把钱存进银行。

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日本与现在中国的情况很相似,有着很高的储蓄率,日本银行就是用这些钱来支持本国的制造业发展,最终成为世界制造业强国。因此,关键问题在于如何提高国内金融体系的运行效率,为居民提供更多的、可供选择的投资渠道,让充足的资金发挥出更大的作用。

随着中国股市、期市等资本市场能走出低谷,居民储蓄的资金将有所转移。中国居民的高储蓄态势将依然存在,但增幅可能会有所回落。随着我国各项改革进程逐步推进,其他投资渠道逐步拓宽,居民金融资产会在市场机制的调节下,逐步形成一个与经济发展相适应的更加合理的数量结构。

上一篇:利率市场化对中国银行业的影响分析 下一篇:改善农民工就业现状的对策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