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术室常见差错事故及防范对策

时间:2022-09-05 07:20:43

手术室常见差错事故及防范对策

[摘要] 随着医学模式的发展和先进技术的涌现,各手术学科对手术室护理质量提出了高效、高质的要求,医务人员必须更新观念,努力学习医学文化知识,提高综合素质,最大限度地控制各种不安全因素,才能确保手术室护理安全,提高护理质量,促进患者康复。

[关键词] 手术室;差错事故;护理质量

[中图分类号] R47[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3-7210(2009)07(a)-151-02

手术室是为患者施行手术治疗及抢救重危患者的重要场所,由于手术室工作的特殊性,在任何环节上的疏忽和错误都会给患者带来痛苦,甚至危及生命。为此,加强手术室管理,提高工作质量,防止工作中的错误,才能杜绝护理差错事故的发生。本文将手术室易出现的护理差错及杜绝差错事故的措施综述如下:

1手术室工作中易出现的护理差错

1.1护理工作中未认真执行查对制度

医院的规章制度是护理工作不可或缺的行为规范,是护理质量的重要保障系统[1]。工作中未认真执行查对制度,出现差错事故,如:接错患者;用错药物或用错剂量,延误病情甚至危及患者生命;术中执行器械敷料清点制度不严格,出现差错,易致手术物品遗留人体腔内,造成严重的后果;器械准备不全,用物与手术所需不符,器械性能不佳、陈旧,钳端夹持不紧,刀、剪、针不锐,结扎线不牢,吸引管道堵塞不适,影响医生正常开展手术,甚至出现不良后果。

1.2 护理人员操作技术水平不高或缺乏经验

术中患者输液、输血故障未及时处理,使术中入液不足,影响用药;不熟悉各种仪器的性能及使用方法,准备时未试机,临时故障,电刀电凝固定不好造成脱落和污染,患者皮肤与升降台或手术台金属直接接触,造成电烧伤。

1.3 护理人员工作责任心不强

术中观察病情不细心,交接班不认真或术中不坚守岗位,对手术患者的病情变化未及时发现;术中未认真收集标本,造成手术标本混淆或丢失;手术患者CT片、X线片、手术衣裤等用物遗漏。

1.4 护理工作未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原则

术前检查消毒指示卡或灭菌指示带不严或漏检,术中操作不规范,术后不严格按照消毒隔离制度处理,造成交叉感染,是引起医疗差错事故的重要隐患。

2 手术室防范差错事故的措施

2.1 加强思想道德和法制教育

减少护理差错事故,最根本的对策是预防其发生,有效方法是教育护士要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法制观念,准确掌握医疗纠纷的相关概念,提高全体护理人员的安全防范意识[2]。严把新护士岗前培训关,将《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及应对突发事件的处理预案等作为护理考核的必考必通过内容[3]。提高手术室护理人员的安全和法律意识,从而更好的服务于患者,服务于社会。

2.2 建立健全规章制度

健全的规章制度是手术室护理管理者的一项重要任务,按照医学和护理学的发展要求在充分尊重法律的基础上制定相应的合理要求是规范依法行医的一个有效保证[4]。手术护士必须认真执行各项规章制度,从而减少差错事故的发生。

2.3 加强技术培训,提高技术水平,从而提高护理质量

根据不同层次的护理人员制订合适的培训计划,确保在规定的时间内达到一定的要求,从各个方面提高护士的综合素质,以不断适应现代手术室护理学科的发展。手术室护士一定要有过硬的静脉穿刺技术,对新上岗护士要加强静脉穿刺基本功训练,熟练掌握不同年龄、不同部位的穿刺技术,以确保麻醉和手术顺利进行。手术室护士必须全面掌握业务知识,熟悉各类手术的全过程,这样护理人员在手术配合中才能处于主动地位,积极正确传递器械,配合医生高质量地完成手术。手术室护士必须严格掌握用药剂量、浓度、时间、配制方法、给药途径,在抢救休克或术中突况时,护士要能准确执行医嘱,以达到抢救的效果。

2.4 重视护患沟通工作

注重保护患者的隐私,尊重患者的习惯和信仰是促进护患信任的重要前提。做好手术患者的隐私部位的保护,及时给予覆盖和做好解释工作,只有处处为患者着想,才能得到患者的信任和尊重,注意语言与非语言交流并重,关心、体贴的语言会使人感到满足,与患者交谈时要注意全神贯注地倾听,保持眼神交流避免边走边谈,及时告诉患者可能出现不适和应对的方法,适时回应患者的感受是术中最佳的护患交流方式。

2.5 科学编制,提高护理人员配置效率

根据手术室工作的特点合理编制人员,充分考虑护士的学历层次、年龄结构、整体素质等,做到量才使用,科室实行弹性排班,改变以往忙闲不均、人力资源浪费又不能满足患者需求的状况。减少护士因忙碌劳累导致精神疲劳而引发的差错事故。

2.6 更新服务理念

医疗护理行业作为服务行业的一个范畴,要求手术室工作人员必须牢固树立患者第一、疗效第二、服务第一、技术第一的现代医院服务理念。手术室护士要高度认识自己工作的重要性,做到急患者之所急、想患者之所想、做患者之所需。

2.7提高护理文书书写质量

手术护理记录单记录了手术室护士在患者整个手术过程中的护理工作,作为病历资料具有重要的法律依据。书写时要做到字体工整、字迹清楚,严禁漏填、错填和涂改,充分体现记录的及时性、准确性、真实性和可靠性。洗手、巡回护士需亲自签名,不能代签,护士长每天检查手术当日护理记录单填写情况,发现错写、漏写,第一时间内纠正,对出现的错误情况及时反馈、纠正,以提高书写质量,同时各项资料管理必须适应举证责任倒置的需要,注意手术资料的规范记录和保存。

2.8 加强护理服务质量监控

必须采用标准化质量管理方法进行服务质量监控,每季度护理部组织护士长进行质量大查房,每月科护士长分组检查,每周不定期抽查,对于存在的质量问题通知手术室并限期改正。

2.9加强术中标本的管理

护理人员应熟悉检验对标本的要求、保存及运送标本的条件。手术取下的组织标本及时用固定液固定,注明科别、姓名、住院号、标本名称,标本送检应有专人负责,根据病理单核对好标本,按时送至病理科,防止遗漏或差错,术中需要的快速冰冻切片检查时,应及时通知病理科,标本取材后立即送检,切忌用固定液固定标本,最易丢失标本的环节是连台手术,连台手术的标本取下后,应马上按要求保存并做标记以防丢失和混放。

2.10定期开展安全隐患讨论会

手术室管理层人员要定期组织护士召开安全隐患讨论会,及时解决工作中的困惑,及时更正工作中的失误,及时验证常规带来的便利,整改一切不安全因素,积极推广安全、高效、优质的护理服务。

手术室作为一个较为特殊的职能部门,是为患者通过手术途径解除病痛的场所。因此,真正预防差错事故的发生,必须从医务人员自身做起,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努力学习医学文化知识,提高综合素质[5],最大限度地控制各种不安全因素,保证患者生命安全。

[参考文献]

[1]周伟敏.53例护理纠纷及对策[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5,21(12):12-13.

[2]席淑华,周立,张晓萍.建立护理安全管理监控网络的探讨[J].中华护理杂志,2004,39(3):196-197.

[3]黄荔红,李小京,王红.建立护理安全管理网络,提高护理风险干预能力[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6,22(9):66-67.

[4]王玉云.手术室护理差错事故的原因与防范措施[J].中国医药导报,2006,36(3):102

[5]王艳萍.更新护理服务观念提高护理质量[J].中国现代医生,2007,45(7):91,90.

上一篇:复发性多软骨炎1例 下一篇:POEMS综合征3例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