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奥运的成功

时间:2022-09-05 07:00:40

为了奥运的成功

2008年8月8日晚的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上,来自河南登封少林塔沟武术学校的学员演出的《自然》节目动如潮水,静若磐石,2008人整齐划一的太极拳表演赢得了在场观众的阵阵掌声,被誉为开幕式表演中“最有震撼力的节目”和“最能展现中国民族文化的节目”。开幕式副总导演陈维亚说,当初选择一个民办武校担此重任导演组还有些担心,现在看来塔沟人有骨气、有志气,他们的表演非常成功。

表演场上,2000余名孩子身着白色太极服,飘逸潇洒,在激昂的音乐声中,开始了太极拳表演。随着音乐的不断变化,他们的队形和招式也如幻影般变化,一招一式如行云流水,太极拳刚柔并济的特点被充分地展现出来,成就了观众海一般的掌声。

以张艺谋为首的开幕式导演组之所以独具慧眼选择塔沟武校绝非偶然,他根据的就是实力。河南登封少林塔沟武校自1978年建校以来,曾六上央视春晚,还参加过第28届雅典奥运会闭幕式会旗交接仪式、2007年上海特奥会开幕式、少林国际武术节、河南省十运会开幕式、第二届中国中部贸易投资博览会等诸多的大型武术团体表演,有着雄厚的实力和大型团体表演的经验。除此之外,塔沟武校还承担了北京奥运会闭幕式、北京残奥会开幕式和闭幕式的表演。

永不放弃

8月8日下午6点左右,笔者在鸟巢的地下候场室,看见一个名叫王振的参演学员正在输液。从8月2日到8月8日,塔沟武校的学员先后从大兴来到鸟巢参加两次彩排,由于路途较远,凌晨3点多钟就要起床出发,第二天午夜后2点多才能回到训练基地,而且每次彩排以后个别动作还要根据导演的要求进行调整,直到北京奥组委满意为止。天气酷热,训练强度大,训练时间长,同学们缺乏休息,饮食没有规律,所以很容易造成感冒发烧等疾病。

本来王振前天晚上就发着高烧,但是为了能够参加奥运会的开幕式演出,他强忍着病痛。8月8日上午9点出发时,他高烧未退,是打着吊针来到鸟巢的,现在又烧起来了。为了奥运,他坚持着。他说:“我能够从学校2万多人中被挑选出来,已经是相当幸运了,而且为了今天的表演,我已经坚持了一年多时间了。演好节目为国家争光的机会,我绝对不能错过。”

王振身后,同学们正整齐地排着队等待入场演出,每一个人的脸上都洋溢着自豪的神情。

为了那一刻

8月8日下午4点国家体育场入口处,一位面带倦色、皮肤黝黑的青年男子正通过安检处。他的口袋内被检查出带有几粒白色小药片,执勤保安扣留下了这几粒小药片,这位男子告诉保安:“这是治病的西药,我今晚参加奥运会开幕式演出。”但保安告诉他:“没有通过检验的化学药品不准带进场,请你原谅。”这位青年点头一笑,留下药片入场而去。

他就是塔沟武校参加奥运会开幕式的学员带队负责人,叫宋国永。塔沟武术学校2000多名学员5月份入京训练开始,他就和学员们一道来到了位于京郊的大兴区训练基地。

奥运会开幕式表演事关国家荣誉,他感到肩上担子的重量。上百个日日夜夜,他每天工作时间最少16个小时,夜里2点前几乎没有休息过。7月5日进入鸟巢现场集训时恰逢降雨,此时相距开幕式只有一个月,不容导演组再选时间集中,他就和他们学员们在鸟巢现场整整坚持了52个钟头。由于长期过度疲劳的积累,他的身体已感不适,四肢乏力,不思饮食;高度紧张的生活环境更使他神经极度衰弱,常常难以入睡。同事们看着他日渐消瘦的面庞,只能疼在心里,知道这位在塔沟武术学校工作了近二十年的“拼命三郎”,在这节骨眼上劝他休息也不会起作用。今天入场前,他有些头痛,他怕自己坚持不下来,特意带了几片药,不想还被会场保安收去了。

幕后英雄

8月8日晚,当观众们被《自然》的武术太极宏大场面所吸引,并随着2008名演员的开聚收放、张弛缓急的阵势和整齐划一的动作变化而击节称颂、喝彩不断时,谁会了解武术教练们的艰辛劳动?为演出做指导和保障的工作者们是可敬的幕后英雄,李兰杰便是这些英雄中的一员。

李兰杰现年26岁,河南周口郸城人,1998年慕名到塔沟武校求学。出于对武术的热爱,天资聪明的李兰杰练武特别刻苦,别人不易接受的拳术他看一遍就会。学校领导见他是个练武的好苗子,平时就很留心对他的培养,他也用优异的成绩回报学校。2003年,李兰杰以套路、散打总分第一名的骄人成绩考入学校教练培训班,毕业以后被分配到散打班任教练。

2007年4月,塔沟武校自接到北京奥组委的通知,就开始着手准备奥运会开幕式演出工作,李兰杰被任命为北奥55班的教练。

自担任北奥班教练以来,他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就是“奉献奥运、为国争光是我们武术健儿的责任”,也正是这种祖国利益高于一切的使命感,让李兰杰对自己要求十分严格,在排练期间从未请过一天假。他每天总是第一个出现在训练场,最后一个离开训练场,吃不上热饭热菜是常有的事,但是他从没抱怨过。

7月8日,他像往常一样,4点30分就带队到训练场开始训练。他见同学们动作还是不太规范,就亲自做360°后旋脚的示范动作。这个动作落地的难度相当大,不但要求后旋脚要旋开,而且落地造型要规范。然而当他落地时,剧烈的腹痛让他坚持不住倒在了地上,豆大的汗珠从他的额头流下来。30摄氏度的高温,再加上剧烈的疼痛,使李兰杰突然晕倒。医生初步诊断李兰杰的病是阑尾炎,需要手术。李兰杰说:“奥运会开幕式马上就要到了,我坚持到开幕式结束再说吧。”最后,经塔沟武校校长刘海钦、总教练刘海科反复劝说,李兰杰才同意选择离训练基地最近的医院做了手术。

塔沟武校的学员们之所以能够在奥运会的舞台上成功地向全世界60多亿人充分展示中华武术的独特魅力和中华民族传统思想中生生不息的哲学内涵,正是因为有一大批像李兰杰这样的幕后英雄,这些幕后英雄铺就了他们通往奥运会开幕式舞台的康庄大道。

成就辉煌

2008年2月28日晚,伴随着夜幕的降临,塔沟武校228名太极学员乘车奔赴北京,参加北京奥运会开、闭幕式大规模排练启动仪式,同时接受奥运会开、闭幕式导演组的检阅。

汽车在公路上奔驰。尽管车子在不断地颠簸,可这些不满18岁的孩子们却在温暖的车厢里尽情地酣睡。对于他们来说,这是一个梦寐以求的愿望,从2007年4月开始着手准备北京奥运会开幕式表演以来,他们天天加班练到夜里12点,今晚的美梦的确太珍贵了。

3月1日上午11时,北京奥运会开、闭幕式大规模排练启动仪式正式开始。这个仪式既是对前段时间小规模排练的一次检阅,又是大规模排练的正式开始,意味着从仪式结束时起,所有参演奥运开幕式表演的人员都要进入紧张的排练之中。汇报表演开始后,塔沟武校200余名学员身着白色太极服,迈着整齐的步伐入场,一下就震惊了在场的每一位观众,领导席上也传来了啧啧的称赞声。伴随那雄壮而又浑厚的乐曲声,学员们的动作如行云流水、整齐划一,时而轻柔细腻,时而刚劲有力,太极的韵味也随即而生,看台上不断响起掌声和喝彩声。

2008年5月,塔沟武校的学员们入驻北京大兴训练基地,进入更为紧张的训练。凌晨4点钟,当所有的人还沉浸在美梦之中的时候,这些年仅17岁的孩子就已经开始了训练。顿时,“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为国争光”的口号便响彻了基地上空。

6月的北京酷热难忍,上午9点钟刚过,空气中就充斥着一股热浪。在基地的道路上,到处都散满了身着红校服的学员们。他们在教练的带领下,从身形、步伐、手势等方面对每一个动作进行细化,甚至对一个细小的动作也都严格要求,精益求精,力求做到完美。吃过午饭,两个小时的午休,对于他们来说简直就是一种奢侈。长期超负荷的训练已经让孩子们疲惫不堪,他们只有靠这短暂的时间来进行体力恢复。中午2点钟,火辣辣的阳光直射着大地,炙热的阳光很快就把孩子们的胳臂晒得发烫,可塔沟武校的孩子们却在训练场上开始了高强度的训练。10分钟后,他们的全身就被汗水浸湿了,额头上的汗水一个劲地往下流,训练进入了一天之中最为艰难的时候。虽然教练不断地往人群中泼水帮助孩子们消暑,但还是不断地有学员出现头痛、恶心甚至晕倒的现象。

夕阳终于落下了,孩子们也迎来了一天中最美妙的时刻――晚上,相对凉爽的气温使他们兴奋,在导演的指挥下他们情绪激昂,训练场上“加油、加油”的声音此起彼伏,回荡在训练基地的上空。这时,孩子们的动作也出奇地整齐,一招一式皆如行云流水,太极的韵味也油然而生,颇具魅力。

6月21日下午,2008北京奥运会开闭幕式副总导演陈维亚先生来到基地,再次对塔沟武校承担的太极表演进行审查,表演结束后他提出要在太极拳节目加入一个极富观赏性的高难度动作――旋风脚,希望这个动作能够成为开幕式中一个新的亮点。

就这样,学员们又开始了紧张而又艰苦的腾空训练。他们一遍又一遍地摔打在训练场地上,胳膊摔痛了,大腿摔伤了,衣服也摔破了,可是没有一个人叫苦。被汗水浸湿的衣服沾在身上,使得训练的难度更大,但是没有一个人叫累。这些在土地上摸爬滚打的孩子,真正地体现了塔沟武校的“铁军”精神。

几天的辛苦终究没有白费,6月25日下午,经过整改的动作终于与原来的太极招式合排成功,26日就要进入国家体育场馆――鸟巢进行排练,学员、教练和导演们都沉浸在欢乐之中。

首次进鸟巢

6月28日,是塔沟人梦寐以求的日子,参加奥运会开幕式入北京排练以来,他们就一直盼望着能进入国家体育场――鸟巢了。今天是实现愿望的日子。

上午11点,北京奥组委派来的55辆奥运大巴车准时地停在基地门口,学校2200余名学员早已集合待命,经过简单的纪律强调后,学员们排着整齐的队伍登上了通往鸟巢的直通车。

然而,进入鸟巢,学员们没有来得及观赏鸟巢的壮丽,也没来得及休息,便开始了紧张的定点,两千多个点位,在一条条的直线上被确定下来。

北京的天气说变就变,中午还烈日当头,等晚上排练的时候,天空却飘起了毛毛细雨,排练刚过一半,瓢泼大雨直泻而下,瞬间将身着太极服的孩子们淋了个透,衣服也紧紧地贴在身上。地板上由于雨水渗不下去十分光滑,很多学员在跑场的时候摔倒,还有的眉骨被地面划伤鲜血直流。有的脚骨折,有的胯部摔伤,甚至有部分学员摔倒后头部撞击到地面上当时就晕厥过去。尽管训练如此艰苦,但学员们没有一个人有怨言,他们一直坚持着。

奋战在鸟巢

7月5日,塔沟武校2000余名学员再次整装待发,第二次到鸟巢排练,以便更好地适应场地。

到达鸟巢后,学校负责训练的人员就带领学员开始了紧张的排练。

由于是新划场地,每一次学员到鸟巢都要重新确定自己的位置。很快,学员们有秩序地画好了自己的点位,投入到了紧张的训练之中。7月份的鸟巢,里面的温度至少要比外面高出两三摄氏度,不到半个小时,学员们的衣服就全湿透了,学员们的脸上也都留下了丝丝的汗水的烙印。

简单地吃过午饭,学员们一直坚持训练。北京的天气说变就变,不一会,天空就飘起了细雨。为了不被刷下,一些受伤的学员常常忍着伤痛,就是不去看医生。有些摔了头的、擦破皮血流不止的学员无奈之下才到随队医生那里取些药以便止住伤势,当医生问他们怎么样时,他们都摇摇头说没事。我了解他们,知道孩子们的心思:这个时候,谁也不愿意因为伤势下场,他们都怕自己的位置被别人顶替,他们情愿受点罪也不会承认自己的伤势。

晚上11点,训练结束了,原本打算回到驻地的学员们却突然接到奥组委的通知,晚上就在鸟巢里过夜,这下可难坏了学校的领导;因为鸟巢里没有提供睡觉的地方,霎时一楼的观众席上,到处布满了身着白色太极服的孩子们,他们一个个躺在座椅上,睡得那么安详和幸福。

6日晚上8点,开幕式联排正式开始,虽然经过了2天的摔打,但学员们依旧精神焕发,他们精彩的演练得到了在场观众热烈的掌声。这些可爱的孩子们用自己最朴实无华的语言和行动践行着自己的诺言,他们真的令我们感动,令所有在场的每一个中国人感动。

替补队员

17岁的鹏,在塔沟武校习武4年,来自新疆乌鲁木齐市,2007年11月份被选入北奥班。

初入北奥班时,他心里非常高兴,因为能够代表国家表演是他一生的梦想。可令人没有想到的是,在入北奥班的第三天鹏在练习腾空外摆倒地时,由于没有掌握好落地技巧,他不小心摔伤了腰,当时就痛得他头上直冒汗,但为了能够实现他的梦想他没有作声,一直咬着牙坚持训练,从此他便开始了和腰伤作斗争的日子。日子一天天过去了,鹏一直坚持在排练的队伍之中,有时候训练下来,他痛得半夜睡不着觉,就偷偷跑到阳台上哭,但意志坚强的他终究没被伤痛打倒。他发誓:为了自己的梦想,为了学校的荣誉,就是留下后遗症,也要坚决完成任务,不当逃兵。

来到北京,离实现梦想的地方近了许多,但每天更加艰苦的训练使得鹏的腰伤更加严重。每次训练站马步时,他都两腿发抖,能一路坚持下来,鹏全靠自己坚强的毅力。在一次排练中,他不幸又受了伤,并且伤势更重,医生告诉他以后不能再做剧烈的运动了。鹏心里一下子凉了半截:自己辛辛苦苦奋斗了一年多的梦想,就这样被伤病无情地扼杀了。梦想再次被击碎了。回到住处,他背着别人大哭了一场。

可坚强的鹏是一个不服输的男子汉,作为替补,他也一直没闲着。为了让学员们在鸟巢能更好地排练,生活上没有后顾之忧,他帮着老师给学员们发饭。每次看到学员们排练回来能吃上热腾腾的饭菜,他的心里就有种说不出的感觉,既高兴又悲伤。

来自灾区的孩子

16岁的白佳林,来自四川省江油市三合镇双流村。2006年进入塔沟武校习武,2007年11月份调入北奥32班进行太极拳训练。

就这样,白佳林于2007年11月和其他的太极拳学员一起开始了艰苦的训练。2007年的冬天是一个令中国人难忘的季节,全国大范围的降雪成了人们茶余饭后的一个话题,而地处少林寺的登封也到处布满了皑皑的积雪。塔沟武校八百余亩的校园内,积雪刚刚被打扫过,天空就又发难似的布满了阴云。但成立不久的太极班的学员们,却在冰天雪地里紧张地进行训练。为了能够快速掌握太极拳的技巧,白佳林和其他学员们每天训练都在15个小时以上,承受着今生以来最受苦却令人兴奋的日子,他们的手脚都被冻得发紫发胀,有的已经化脓结疤,但没有一个人吭声,没有一个人叫苦,因为他们知道,自己在从事着一个伟大的事业,在担负着一个艰巨的任务。

过年了,当家家户户都沉浸在一片喜庆的气氛中时,白佳林和其他学员们还在学校里进行着紧张的训练。为了奥运会,他们舍弃了回家过年的机会。

从2007年入学到2008年5月,白佳林没有和家人见过一面。5月12日四川汶川发生的8级地震,一下子就震碎了他那颗幼小的心。家处四川省江油市三合镇双柳村的白佳林听到地震的消息后,立刻跑去给家人打电话,但电话根本打不通,回到宿舍他一下子呆坐在床上。几天来,“地震”两个字像一座山一样压得他喘不过气来。5天后,他终于打通了电话,那份喜悦,对他来说是一种与亲人久别重逢的感觉。家人在电话里鼓励他,不管再难也要好好训练,不辜负他们的期望。随后,学校又给灾区的孩子发了补助,更令白佳林感动,他发誓一定要刻苦训练,报答母校和家人。

在北京训练时,白佳林的确很刻苦。在一次练习旋风脚时,他的手被摔伤了,他忍着剧痛坚持完成了训练。旧伤还没好,新伤就又来了,在一次练习提膝时他被别人撞了,尾骨受伤,有时发作起来会发高烧,但他都坚持了下来,他的心里只有一个目标:参加奥运会表演,坚决完成任务!

痛并快乐着

19岁的张文华,家住湖北省阳新县龙港镇,在塔沟武校习武已经6年。2007年被选入塔沟武校北奥52班。

北京奥运会在2007年上半年对张文华来说,还是一个陌生的字眼,是一个遥不可及的梦想。可他做梦也没有想到,就在他在塔沟武校习武毕业就要参加工作的时候,奥运会竟然不期而至地与他相遇,并碰撞出了一串火花。

2007年上半年,塔沟武校被2008北京奥运会开幕式导演确定为参演单位,当开幕式导演来校选拔第一批演员时,在众多的学员中,张文华很幸运地被导演看中,那一晚,他兴奋得一夜没有合眼。

“我去北京,不为吃穿,不为玩乐,只为奥运,为拼搏,为校为家为亲人”。带着自己的座右铭,2007年8月15日,张文华和100多名学员来到北京通州区台湖镇开始了长达5个月的集训。在这里,他快乐过也伤心过,有过失败也品尝过胜利的喜悦。来到北京的当天晚上,带队的宋国永教练就给学员们一个重任:这次来北京,他们是带着学校两万余名师生对他们的期盼而来,这是一个长久之战,时间紧、任务重。他们在这里要学习舞蹈、练形体、听音乐,并学习威亚这个高空表演技巧。

5个月的训练是重复的、单一的,也是新鲜的,更是艰苦的。每天从早到晚,除了吃饭和4个小时的休息外,他们其他的时间全都用在了训练上。在威亚高空训练中,很多学员因为穿威亚衣不适应,大腿两侧和胯骨两边被勒得红肿,磨起了水泡,张文华也不例外。每天训练结束,他都要在受伤的部位擦药水,然后再换药水,但高强度的训练却使他旧伤没好,新伤又出。他咬紧牙关,没吭一声,直到伤口处被磨出茧子来。

时间过得真快,转眼间就要过年了,张文华和学员们却在这时承受着巨大的压力。他们即将要进行考试,技术不过关者要回到学校。张文华的空中前后空翻一直做不到位,教练和负责人也为他担心。在一遍又一遍的训练中,张文华的左侧胯骨再次疼痛起来,但坚强的张文华没有作声,代替苦痛的就是那满脸的汗水。突然,张文华感觉好累,好想睡觉,等他一觉醒来时,才发现自己真的躺在病床上,坐在床前的正是自己熟悉的教练和宋老师。张文华不禁哭了。第二天,张文华就又投入了紧张的训练。功夫不负有心人,他最终顺利过关,通过导演的验收,成为一名真正的威亚演员。

过完春节,离北京奥运会开幕的时间就越来越近了。张文华再次来到了北京大兴区的训练基地,灾难再一次降临在他的头上,各方面技术都非常过关的他意外地受伤了。在左脚骨折的刹那,他的第一个想法是:完了,完了,这次怕要真的和奥运会无缘了。带队的滕教练希望他回学校好好养伤,可执著的他却坚持要留下来,并坚持训练。滕教练最终被他坚强的毅力感动,让他留了下来。

经过艰苦训练,张文华最终真正成为北京奥运会开幕式空中威亚的一名演员,他和学员们的表演也受到了观众的好评,正所谓“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上一篇:不一样的《少林与太极》 一样的知心与服务 下一篇:太极单推手训练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