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幼儿园区角活动的主题延伸与发掘

时间:2022-09-05 06:12:47

浅谈幼儿园区角活动的主题延伸与发掘

区角活动是幼儿园多种教三育形式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孩子体验、建构、发展的媒介。随着不同主题的生成和更换,区角活动也要顺应主题的变化而发展。越来越多的教师也意识到区角活动是推动主题活动发展的动力和酶质;但在调整和发展区角活动内容和情境时,教师往往会应接不暇、疲于奔命的撤除、增加、更换。怎样使区域活动的材料更有教育价值、更有生命力。笔者在实践过程中有了以下一点体会。

一、让区域活动成为主题背景下主题延伸的有效途径

在主题背景下,幼儿生成的点比较多,兴趣的指向性也有所不同,那么如何挖掘这些生成活动背后的教育价值,以满足不同幼儿的发展需求呢,区域活动就是其中的重要途径之一,在我们大班“我是中国人”主题背景下,孩子生成了许多点,如:“好吃的中国点心”“不同的民族服饰”“神州六号”“美丽的蜡染布”等等,这些活动都具有非常深刻的内在价值和值得探索的空间,因此,在区域活动中,我们寻找到活动的切入点,在与幼儿共同的商讨中,“食品加工”“服饰设计”“神州六号发射中心”等游戏内容生成。孩子们在自主游戏、操作、交往中不断生成新的内容,积累了更多对中国民俗民风的了解,从而也从内心深处激发了孩子们热爱祖国的情感。

二、与幼儿共同创设主题背景激发幼儿自主互动

在以往的区角游戏中,游戏活动的内容与环境的布局大多是教师和幼儿共建,但在主题背景下的生成活动中,我们发现,幼儿完全有能力自己创建游戏内容、环境,在大班“我是中国人”的主题活动中,游戏的布局、活动区的名称都是从孩子们的讨论、协商中产生的,如:在主题的开展中,当我们谈到中国有哪些特有的物品时,许多幼儿自发地从家中带来了中国特有的工艺品,有蜡染、刺绣、兵马佣、国画、扇子,因为我班多数孩子属“龙”,所以在孩子们的提议下,“中国龙”环境创设生成。通过环境与幼儿的交互作用,我们的主题环境变的更加丰满、多元。孩子们在浓浓民族氛围的熏陶下,进一步提升了对主题的理解,同时也积累了幼儿主动收集信息、主动探索的积极性和能力。

三、利用现有材料的潜在价值延长区角活动的生命力

教师在主题背景下创设的游戏环境和提供的操作材料,大都经过了精心的设计和准备的,希望幼儿能够有兴趣的、充分的与材料互动。但有些时候,按照常规的玩法,幼儿反复操作几次以后,就没有游戏的兴趣了。在这样的情形下,教师如果频繁的更换材料,并非是最明智的选择,而且会不断的增加自己的工作量,降低了教育资源的利用率。如果教师提供的材料本身适合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和操作特性,教师可以深入挖掘材料本身潜在的各种游戏价值,丰富材料的操作方法。

四、及时更新区角活动的游戏内容

在区角活动活动中,幼儿的发现和生成活动,更是游戏的推动力。教师要善于捕捉幼儿互动中有意义的生成,在游戏活动区增加新材料,使游戏有了新内容,产生新主题,引发了幼儿新的探索方法。新材料核心内容在原有的游戏情境中,产生了新刺激、新挑战,形成了新话题,促成了新老游戏内容的自然代谢。

五、积极组合主题内容拓展区角活动的游戏情境

在《三只熊》的主题就要结束的时候,新主题《过新年》已经伴随着节日的脚步走到孩子们中间。虽然大部分孩子们已渐渐投入到其他新游戏区中活动,可是每次来园或是自由活动,都会有小朋友去和小熊说说话。由此,我体会到:孩子乐于在充满童趣的故事情境中游戏,如果能将新主题与三只熊的游戏情境组合,孩子们就既没有失去一个喜欢的游戏情境和故事角色,同时也获得了一个连贯性的游戏活动。于是,为三只熊一家造的哈哈新年屋诞生了,孩子们可以自主地选择自己喜欢的废旧装饰材料帮小熊布置节日的新家,还可以用串联积木为小熊家装窗帘、用彩球装扮圣诞树……

六、抓住社会热点问题使主题下的区角活动更具时代性

有选择的抓住幼儿感兴趣的社会热点问题,是培养幼儿关注生活、关注周边信息的有效途径,所以,将游戏内容置于社会大背景下,可以启发孩子的求知欲,使孩子获得全方位的发展,2005年10月9日-10月12日是中国第二次载人飞船“神州六号”从发射到顺利回落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几乎每天都有孩子带来有关飞船的航行情况资料,有的孩子还带来了纸盒在游戏中搭起了航天飞船,抓住这一契机,教师在区域中也同时投放了大量的材料与照片,在环境的启发下,搭建航天飞船的游戏产生,从一开始的收集资料到最后的模拟飞船上天这一过程中,孩子们的动手、交往、协商能力以及情感体验、探索的方法都得到了极大的提高。

(责任编校:合欢)

上一篇:用信息技术教育手段提升西部农村幼儿园办园质... 下一篇:幼儿园礼仪教育的实践与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