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疏导”环节在辅导员工作中的重要性及运用

时间:2022-09-05 05:05:34

浅析“疏导”环节在辅导员工作中的重要性及运用

【摘 要】辅导员的工作中,需要面对的是学生的很多困惑和疑难问题,这时就需要对学生进行必要的沟通,然后疏通他们心中的疑点和难题,引导他们用科学健康的方法,重新定位自己,重新努力学习生活和健康成长。因此,辅导员工作中的疏导环节,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疏导 疏通 引导 说服教育

疏导就是疏通与引导,它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主要采取的方法,是辅导员开展学生工作的重要方法。辅导员正确、恰当、高效地做好疏导工作,是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一个重要环节。辅导员的疏通是指在对学生进行思想工作时,根据学生反映的真实思想,运用一些方法,让学生敢于并且能够把他们不同的意见和观点充分的表达出来;辅导员的引导是指在疏通的基础上,运用理论知识和实际的条件情况,支持学生正确的思想观点,反对和批评不正确的思想观点,并且把不正确的认识引导到正确的轨道上。

疏通和引导工作是辩证统一的关系,疏通是引导的前提,没有疏通,辅导员就不能对学生进行正确的引导;引导是疏通的目的,辅导员如果只是简单的疏通而不加以引导,就会导致学生各种错误思想放任自流,表现在行为上就会犯各种错误,影响到学生个体的发展,同时影响到整体学生工作的开展。辅导员在疏通的基础上做好引导工作要注意以下几点:

一、注意运用民主的、以理服人的说服教育方法

学生具有很强的学习和模仿能力。他们的思想意识还不太成熟,对事物的辨别能力还不太强,容易受到不良思想和环境的影响,会被各种社会不良现象所迷惑,从而出现思想认识问题和行为的偏差,严重者甚至违反校纪校规和法律法规,受到纪律处分,甚至承担刑事责任。

辅导员老师要及时有效地处理好学生的思想认识问题,帮助学生改变其行为偏差。在工作中,只有恰当地运用好工作方法和策略,才能够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反之,如果方法和策略运用不当就会适得其反。现实中,当学生出现问题后,辅导员采用较多的方式就是口头批评、书面检讨或纪律处分。这些做法在一定程度上对学生的行为活动起到到纠正作用,但是不能有效地从根本上解决学生的思想问题,鉴于此,辅导员在工作上要注意以下三点:

1. 辅导员要敏锐地察觉学生的思想动态,发现问题要及时直接与之交流沟通,找准问题的根源,运用思想政治教育学的知识,以正面教育为主,灌输正面的道理,帮助学生不断地获得正确思想,促使其转变观念,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审美观。

2. 当发现学生已经出现思想认识问题和行为偏差时,辅导员要运用心理学的知识和技能主动与学生交流,选择在轻松自然的环境中,用民主的态度,站在帮助引导的立场上,平等地对待学生,不要出现辅导员居高临下的局势,要让学生敢于把自己的真实想法说出来,便于把思想认识的缺陷和行为偏差的过程清晰地勾勒出来,引导学生通过时间过程进行自我教育。

3. 辅导员在教育学生时,要注意恰当巧妙地使用正面表扬和反面批评。本着惩前毖后、治病救人的原则,以教育引导为主,辅导员要从正面进行表扬,以精神表扬为主,按照学生需求兼有物质鼓励,充分肯定学生的优点和成绩,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同时还必须指明今后努力的方向和目标;从侧面进行批评引导,批评学生时必须以理服人,要站在全局的高度,把握学生的思想脉搏,要让学生充分认识和改正自己的不足。

二、注意及时地发现、支持和肯定学生的正确思想

学生在接受学校教育的过程中,能力得到锻炼,素质不断提高,并逐步走向成熟,这是学校的教育目的。辅导员要抓住学生学习过程中好学、易变的特点,主动、积极地做好学生的教育引导工作。思想政治教育的载体之一就是开展有益于学生身心健康的活动。辅导员要利用好这个载体,富有创造性地开展各种能够吸引学生、凝聚学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活动。在开展活动的过程中,辅导员要注意仔细观察学生思想动态的变化,对于学生积极正确的思想反映要及时地、正确地给予支持与肯定。一方面可以激发学生个体参与活动的热情,疏通学习思路,培养自主创新能力,引导学生确立勤于钻研的学习观念、勤于创造的工作观念和勤于风险的生活观念;另一方面可以通过支持与肯定学生的个体成就产生学生群体效应,形成全体学生学习先进、学习典范、互帮互助的良性竞争局面。

此外,辅导员要引导学生积极营造本班级的良好育人环境,通过制定班级发展规划和目标,确定版规班级,确定象征班级形象和班旗、班徽和班歌等,积极推动同学对班级工作进行民主管理,使学生个体充分感受到班级在他们的发展过程中起到的重要作用。让学生的个体操作能力、团队意识在其参与班级民主管理的过程中得到充分的锻炼和加强,发挥环境育人的作用,达到学生自我服务、自我管理和自我教育的目的,进一步推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更好开展。

三、注意正确认识和运用强制的手段

日常生活中,学生的思想、言论、行为具有复杂性,辅导员在教育和管理工作中,对有些思想、言论、行为要支持,有些需要引向正确的方向,而有些需要进行批评驳斥,这就产生了强制教育的问题。首先,辅导员要明确强制手段只是教育学生的手段,是为了更好地引导学生认识自己的错误思想和行为,而不是教育学生的目的。前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认为:“教育是使每一个人学会抵抗有害影响,而不在于保护一个人免于受有害影响。”这句话是对如何有效运用强制手段最好的解释;第二,辅导员在处理学生问题时,不能把强制手段看得过重,单纯地使用强制手段会打消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在心理上、感情上受到创伤、失去努力的目标,走向迷途。所以必须强调的是辅导员在处理学生问题时要以摆实事、讲道理的说服教育方式为主,疏通学生的错误思想,尽可能地转变其认识,将其引向正确的发展方向。同时,如果不剔除学生的错误思想,也就谈不上正确地引导,所以适当地运用法纪法规纠正其错误思想能够为学生接受说服教育扫清障碍。第三,辅导员在运用强制手段时,禁止形式上的强制,要事先对学生所存在的错误思想和出现的行为偏差进行理论上的分析研究,要给学生科学解释强制处理其思想的合理性、必要性,要让学生充分认识到其错误思想、行为带来的危害,从而主动地向积极、正确的方向发展,达到疏通引导的根本目的。

综上所述,疏导是辅导员工作的重要方法,它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正确、恰当、高效地做好疏导工作,是做好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环节。它关系着学生个体和群体的发展,关系着学校整体育人环境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占江平. 心理疏导型高校辅导员专业化路径分析[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1).

[2]邹建芬. 高校辅导员要做好“导”的文章[J].扬州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11(5).

[3]胡丹梅. 高职高专辅导员疏导/校正学生心理行为方法浅谈[J]. 学周刊,2011(10).

上一篇:如何办出文秘专业特色及有效人才的培养 下一篇:新时期职业教育中班主任工作创新策略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