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课在高中信息技术课堂的应用探讨

时间:2022-09-05 03:35:32

微课在高中信息技术课堂的应用探讨

【摘要】近年来,微课作为全新的的教学资源在教学中得到广泛应用。微课颠覆了传统的教学模式,建立起全新的学科知识结构,拓宽了教学的知识层面,充分提高了课堂教学效果,拉近了师生之间的距离。微课以其短小精湛、方便灵活、实用高效等特点,深受广大教师的喜爱。如何在实践中将微课的作用发挥至最大,并以此提高教学效率,是我们需要思考的问题。在高中信息技术课堂开展微课教学,教师要利用微课在课堂开展分层教学,确定明确的教学主题,利用微课虚化课堂教学的场景,帮助学生掌握高中信息技术的知识点。本文就此探讨了微课在高中信息技术课堂的应用。

【关键词】微课;高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应用

随着新课程标准的推广与深入,当前高中课程课堂教学方式多样化,全方位提高了高中课堂教学效率,微课教学是新时期科技创新与发展的产物,为当前课堂教学带来了全新的教学模式与效果。

1.高中信息技术课堂上应用微课教学的意义

1.1传递新课程教学理念,引导学生自主探究

在高中的各门课程中,信息技术是一门充分利用理论引导实践的课程,要求学生必须全面掌握理论知识,学以致用,操作实践,注重学生获取资源、收获技巧、熟练操作的过程,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究的同时,提高自主学习能力。微课资源的引入,正好与信息技术教学的本质相契合,为学生在不同微机操作内容中提供资源帮助。

1.2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入边学边练的模式

微课与计算机技术手段相连,能够将抽象的理论知识在实践操作中具象化、形象化,为学生更好地了解内容,掌握技能提供支持。结合信息技术课程本身的趣味性,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一边看视频,一边练习操作,以边学边练的方式提高学习效率,提高学习兴趣。

1.3便利学生更灵活操作,便于掌握学习节奏

微课资源为学生提供了大量的信息技g知识,便于学生根据实际情况灵活选择学习时间与方法。传统的课堂教学往往受限于教学资源与教学时间,微课教学本身的自主学习模式不但为学生争取了更多的自主性与自由性,同时更利于营造轻松的学习氛围,并包含了利用微机技术与学生和教师产生有效交流的功能。

2.微课在高中信息技术课堂的应用策略

2.1微课信息技术教学设计

首先,教师要明确教学主题,应用微课进行信息技术的教学不能在内容的设计上模糊不清,要追求精简,且具有选择性和针对性,可以从课程中选取重要的知识点或概念性问题展开,遵循“短而精”的微课选题原则。其次,要控制好教学的时间,有研究显示,学生注意力最为集中的时间最多坚持15分钟,而相对于电脑微课等媒介内容注意力集中时间将更短,因此,教师要保证微课时间控制在8~10分钟,以提高学生时段内的学习效率。最后,要选择正确的资源类型进行教学,信息技术的微课教学集合了现代化的各种高新技术,授课形式包括了视频、录屏以及2D、3D等,如果教学内容的理论性较强,如关于“算法”等内容时,教师则可以选择结合视频的微课教学方式,如果教学内容的实践性较强,如关于“flash遮罩动画制作”等,那么教师可以通过录屏录制,再让学生在观看的同时加强操作环节的练习,要注重演练的实践过程。

2.2微课信息技术教学方法

微课的应用重在新课改理念的传达与渗入,具体到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教师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方法与思维习惯,在自身已有的学习能力与认知水平基础上,展开有计划性的学习与复习工作,并根据微课进行亲身且多次的操作。出现不确定或不了解的问题可以随时暂停视频的观看,待到自我研究受阻时则将问题记录下来,留作课堂上向教师提问,在深入了解的前提下形成更好的师生互动探讨,这体现的是学生有效的学习和主动构建知识体系的过程。比如在学习《多媒体信息的加工与表达》内容时,由于教学内容涵盖范围非常广,所涉及的操作环节技术性要求也较为繁琐,但综合所有内容来看并没有太大难度,因此,教师可以选择PowerPoint图文排版、音频剪辑、转换格式、截取画面、剪辑视频等功能制作相关知识的微视频,再进行演示以后教师再让学生展开训练与操作,并在亲身参与操作以后反复观看视频,从中查漏补缺,完善自我信息技术知识的架构,从而实现自身知识体系、学习能力、操作能力的全方位提升。

2.3微课信息技术教学评价

微课除了丰富教学形式,还能多样化评价方式,是评价活动中不可或缺的工具,实现监督学习的功能。教师展开微课教学评价能够全面了解学生的信息技术知识学习情况,并根据教学反馈信息修改教学计划与方法,实时调整微课的设计内容、资源内容以及自身的教学行为,不断完善教学方式,改善教学效果。而学生则可以通过微课查漏补缺,弥补学习漏洞,不断进步。

2.4微课信息技术交流价值

在信息技术课程上采用微课教学,除了帮助学生结合理论与实践,学习信息技术知识以外,还可以在课外利用交流技术等形式巩固信息技术知识。随着网络时代的到来,微课模式应用了更多的信息技术,两者相互渗透,比如学习《文本信息的加工与表达》时,展开电子报刊制作完成以后,教师可以通过QQ群分享或网页共享,让学生对微课进行下载,分享微课资源,或统一、或单独地展开观摩与研究,既培养学生自主探索能力,又能培养团队合作精神。一旦学生发现问题,即可将其带入课堂上与教师进行探讨,丰富了学习的方式,大幅度提高学习效果。微课资源的教学模式在高中信息技术课堂上的应用不但有很高的效率,还有巨大的交流价值。教师必须充分运用微课教学的优势与功能,实现信息技术便捷授课与高效教学的目的。

3.结语

综上所述,在高中信息技术课程中应用微课资源展开教学,要求教师充分挖掘微课的优势,实现促进课堂教学效率提高和学生学习能力提升的积极作用,精心设计并应用微课,将新课标的理念真正传递与渗透,全面提高学生的知识水平与学习能力。

【参考文献】

[1]黎加厚.微课的含义与发展[J].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13(04)

[2]胡铁生. “微课”:区域教育信息资源发展的新趋势[J].电化教育研究.2011(10)

[3]梁乐明,曹俏俏,张宝辉.微课程设计模式研究――基于国内外微课程的对比分析[J].开放教育研究.2013(01)

[4]艾岩.微课在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新通信.2016(06)

[5]汪晓阳.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微课的应用研究[J].中小学电教(下半月).2016(02)

上一篇:中职计算机网络教学的特点分析和教学模式浅谈 下一篇:浅谈小学一年级数学课堂的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