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养学生集体荣誉强班风创新建设

时间:2022-09-05 02:10:30

如何培养学生集体荣誉强班风创新建设

班级强抓班风建设,主要体现在班级精神文明方面建设,而不是物质文化方面建设。集体荣誉感作为班级精神文明重要的组成部分,对整个集体目标的实现和发展有重要的意义。部队中有首耳听能详的歌《团结就是力量》,是对集体荣誉感与团结合作精神最好的体现,每个人以有利于集体发展的事为荣,以损害集体荣誉的事为耻辱,形成一股强大的凝聚力,以主人翁的强烈责任感维护集体的一切利益。由此可见,培养学生的集体荣誉感,能够增加学生以主人翁的意识,积极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促进学生间合作交流,有利于创新意识的形成,从而加强了班级班风建设。俗话说,“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就是集体精神的体现,能够增加集体凝聚力和竞争力。反之,一个荣誉感缺乏班团队会成为一盘散沙。

1. 组织建立强有力的班集体队伍

一个班集体对外竞争的优势,不仅体现在班主任出色管理上,更加体现在班级强有力的班委组织上。众所周知,班委是沟通老师与学生之间桥梁,也是班主任老师的“左右手”,班主任每项任务的发出,都是由班委组织、参与并执行,因此一个强有力的班委队伍,不仅能够使班主任工作事半功倍,而且能够调动整个班集体的积极性,出色完成各项的任务。

值得注意的是,在选取班委时不能只依据文化课成绩决定,应该综合考虑学生的各个方面素质。首先,一个优秀的班委应当有较强的自我管理能力,能够自我约束,给其他学生做个榜样;其次,一个具有号召力的班委往往值得大家信服,能够组织各项活动,提高学生班集体荣誉感;再次,在班委选取的过程注意公平公正,通过班级学生投票的方式民主选出更具有说服力。

当班委选出将要实施任务安排时,作为班主任或辅导员应该交给新任班委一些工作方法和经验,这样方便班委各项任务的开展,也能够节省完成任务的时间,提高完成任务效率。班委作为中间力量和沟通桥梁,其办事能力的处理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整个班集体的素质水平,加强荣誉感建设必须依靠班委将集体力量凝聚起来。

2. 利用各种活动开展培养学生荣誉感与班风建设

学生时代有着学生独特的沟通和交流方式,也有着学生特有的活动内容。如小学生经常举办的“六一”合唱或舞蹈节目,中学生经常举办的运动会,大学生都会参加的社团活动等。各种活动的举行,在参与外部竞争的同时,也时刻体现着集体的力量。运动场上挥汗如雨,不是仅仅为了个人的名次,也是为了主席台上“响”起班级的“名字”,每一次奋力的冲刺和跳跃,身边总听到一次次“加油”的声音,此时已经忘记自己的重要性,只想为班集体多赢得几分,班集体的分量已经在每个人心中超过了自己,这是很多运动员的想法。

通过各项活动的组织与参加,是最能够培养学生凝聚力的时刻,此时集体荣誉感的培养远超于课堂老师言语性的授课。所以作为老师,不能只注重课堂及书本知识传授,更加不能忽视每一次集体性的活动,应该通过开展各种各样的活动,强化班级精神文明建设,增加学生集体荣誉感与自豪感,让同学们在活动中学会交流与合作,更快成长,为国家的繁荣富强多做贡献。

3. 增强学生的主人翁意识培养学生荣誉感与班风建设

培养学生主人翁的意识和责任感,有利于学生更好的参与到班集体各项活动中,有利于学生积极发挥主观能动性,产生创作性价值。学生增加主人翁的意识还能够扩大其的全局观念,有利于形成对事物的系统分析的能力,有利于学生日后参加工作合作精神的培养。在学生时代,老师作为班级的统一管理者,有义务对学生精神文化层面加强建设,通过制定相关规定、提出问题、解决问题、调整落实等方面,增强学生在危机处理过程中的集体意识和荣誉感建设,真正做到“ 班荣我荣、班辱我耻”,全员参与构建班集体和谐班风建设,维护班级整体荣誉。

定规矩,大家做主。俗话说“无规矩不成方圆”,可见规矩的制定尤其重要。班级的规章制度作为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准绳,一般情况下,都是由老师或班委根据班级情况制定,它仅仅体现了教师和班委的主观意识,不能够完全体现每一个学生的想法。该文原载于中国社会科学院文献信息中心主办的《环球市场信息导报》杂志http://总第539期2014年第07期-----转载须注名来源因此,实行较为大胆的规矩由全员定,体现绝大多数学生的要求。发动所有同学参与,目的在于发挥群策能力,制定出一套学生自愿遵守且乐于遵守的班级规章制度。此规定制定具有全民参与性、广泛性,不仅能够增加学生集体责任感,而且能够满足绝大多数学生的要求,使其自觉遵守纪律 ,有效防止违规违纪情况的发生。

出问题,大家解决。解决问题的能力,一般能够体现出一个人的综合素质水平。所以,从小培养每一个同学解决问题的能力尤其重要。学生时代,遇到问题时,往往是由老师或家长代为解决,很少见到学生自己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法并执行下去,这就使学生失去了锻炼的机会。因此,老师应该经常根据实际情况,出一些在学生能力范围内通过努力能够解决的问题,此问题最好涉及人员较多,能够集思广益,提高学生的协作能力、沟通能力等,促进班集体的凝聚力。

有困难,大家帮助。每个人生活中都会遇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有些问题是自己能够解决,有些问题是需要借助外力解决。“一方有难八方支援”不是说说而已,真正的集体荣誉感是在困难时,需要求助时,对方伸出温暖的手帮忙解决了此时的尴尬。学校中时常会出现因某位同学家境不好,其他同学集众力量捐出日常的零花钱,帮该同学解决了读书问题。当把自己视为主人翁时,当把班级视为一个整体时,当对方有难,大家会自愿帮助,这是集体的力量,也是强化班风建设的体现。

每一种习惯的养成都需要一定的时间,集体荣誉感的养成也不是一蹴而就。但作为学生,要尽早培养集体意识与合作精神,一个有集体意识的人一定是具有全局观念的人,一个懂得合作精神的人注定能够在成长的路上交到良师益友,有助于自身的发展。本文通过强化班级班风建设,突出强调集体荣誉感在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性,意在引导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培养创新精神、增加交流合作意识,促进国家青少年思想建设,树立集体荣辱观,长大后为国家的经快速发展贡献力量。

(作者单位:包头市九原区沙河二小)

上一篇:高校创业教育中存在的认识误区及完善措施 下一篇:财务管理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