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馈类型在高中英语写作课中的应用策略

时间:2022-09-05 01:21:24

反馈类型在高中英语写作课中的应用策略

摘要: 本文主要从高中写作课着手,分析了反馈的不同类型,然后对如何实施反馈这一教学策略提出了一些建议。从二语习得角度归纳出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犯错误在所难免,应将错误变成一种有效的教学资源,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

在教学环境中,反馈通常指为了改进、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而对某一学习任务完成情况发出的信息(Ur 1998:242)。反馈是教学双方相互传递信息的重要手段,也是教师指导学生进行学习的最强有力的工具。反馈这一教学策略历来都被教师们重视。现以高中英语写作课为例,分析反馈的类型及在应用时有哪些值得注意的方面。

一、反馈类型

1.方式上可分为语言类反馈和表情类反馈

在实际教学中,教师经常会对学生进行口头评价或书面批改,此种反馈就属于语言类反馈。语言类反馈直截了当,能让学生清楚明白教师意图,知道前一阶段存在哪些不足并有哪些需要改进的地方,从而制定出相应的解决方案。但有时教师用一个眼神或是一个手势同样能让学生心领神会,此种反馈则属于表情类反馈。

2.效果上可分为积极类反馈和消极类反馈

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对学习者进行表扬、赞许等属于积极类反馈。通常情况下,积极的反馈能激起学生的学习热情,唤起他们的学习兴趣,鼓励学生继续探索新的知识进而取得更大的进步;反之,教师对学生进行的批评、指责等则属于消极类反馈。一般来讲,消极类反馈会打消学生的学习热情,让学生产生恐惧心理继而厌倦学习,也不利于和谐师生关系的构建。虽然积极类反馈比消极类反馈更能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更有动力学习,但两者要交替使用才能取得较佳的效果。

3.对象上可分为个体类反馈和集体类反馈

教师可以针对个人进行辅导,对学生的提问进行单独解答,对个别学生进行提优补差,等等,这类反馈属于个体类反馈,这类反馈针对性强,有的放矢,能快速找到学生的问题所在,从而快速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而教师对全体学生进行集体讲评或是学生组成小组提出问题再由教师进行解答,此类反馈则属于集体类反馈,集体类反馈虽然不如前者针对性强,但是可以解答学生们的共性问题,学生可以通过观察其他同学所犯的错误反思自身,将自己可能会犯的错误扼杀在萌芽状态。

二、反馈策略

下面就以普通高中为例,简述在对学生进行反馈时应注意的几个方面。

1.反馈需及时准确

有这样一个非常著名的反馈效应的心理实验,讲的是心理学家C・C・罗西与L・K・亨利把一个班的学生分为A、B、C三组,每天学习之后都会对学生进行测验,但对三组学生采取不用的反馈策略。A组同学每天都会知道自己的测验结果,B组同学每一周得到一次反馈结果,而C组同学对自己的测验结果一无所知。如此进行了8周,结果发现A组同学成绩进步最快。接着,将A组和C组对调,B组保持不变,如此也进行8周,结果发现A组同学成绩下降,C组同学成绩突然上升。由此实验可知,及时的反馈有利于学生学习成绩的提高。

以苏州大部分普高中为例,由于高中教师课务重,当天做完的作文很难做到第二天就讲评,有的教师会过几天再讲评,但“炒冷饭”不如“趁热打铁”效果好,那么如何解决教师时间不够与学生需要及时反馈之间的矛盾呢?虽然通常来说,教师反馈是学生最期待得到的一种反馈方式,但它也不是唯一的反馈方式。其实教师除了使用教师反馈之外也可穿插使用其他反馈方式,如可以从同学或者从自己身上得到反馈。

2.反馈需清晰明了

病人去看医生,很多人会困惑于看不懂医生的处方;同样学生在写作中犯了错误时如果教师“诊断”的字迹潦草,学生看不懂,就失去了反馈的意义。因此教师在给学生进行“诊断”时,应清晰明了,让学生一看就懂。如60% of the students against the proposal that we should take the telephone to our school.这句话出现了没有谓语动词的大错,此时教师不宜将出错的这句话从头划到尾,只需在against下面划下划线就能达到批改的目标。划下划线是简化评语的一种方式,在实际教学中我们经常可以用一些简化批语,如在冠词误用、介词误用或漏用、单词拼写错误、名词单复数出错、首字母没有大写、标点符号出错、单词位置出错等此类小错可用“圆圈”圈出;而要点错、动词错、语法错等此类大错可用“下划线”代表,这样的标识简单易懂,一目了然。大错还可以细化,当然细化的标示要建立在与学生有一段时间的磨合并相互了解的基础之上。

3.反馈需恰当得体

很多教师在学生说了一半的时候就打断学生进行纠错,这样虽然有趁热打铁的效果,但不利于学生身心的发展。虽然反馈需及时,但及时并不代表越快越好,在反馈及时的同时还要注意反馈的方式恰当得体。十七八岁的学生心理还没有完全成熟,自尊心强,因此在有其他同学在场的时候一定注意不要轻易打断学生,这样能保护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消除他们的恐惧心理。即使学生出错了,也最好采取先褒后贬的方式。如:“Your response is good in some respect,for example...but if you focus your attention on...I believe you will get a better answer than before.”这样一来,一方面让出错的学生不会觉得有失颜面,另一方面保护了学生的学习热情,让他们毫无负担地投入下一阶段的课堂教学活动中。当然怎样反馈算是恰当得体也没有统一的标准,这要看是针对什么样的学生,并考虑个体差异。

事实上,反馈不仅是教师教学的一种手段,而且是教育的一种手段,恰当的反馈可以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让学生在身心愉悦中学习,将学习变成一件快乐的事情。教学中学生所犯的错误在所难免,但正如Corder(Corder,1973:170)认为的,研究学习者的语言错误对研究第二语言习得有着重要意义。我们应将学生所犯的错误变成一种有效的教学资源,在纠错过程中不断走向进步。反馈及时准确才能让学生提高兴趣,精益求精;反馈清晰明了才能让学生明白教师意图,事半功倍;反馈恰当得体才能让学生乐于接受,快乐学习。

参考文献:

[1]Corder,S.P.Introduction Applied Linguistics[M].London:Penguin Education,1973.

[2]Duppenthaler,P. M.The Effect of Three Types of Written Feedback on Student Motivation[J].JALT Journal 24,2002.

[3]Ur P.A course in language teaching: Practicing and theory [M].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8:242.

[4]丁言仁.第二语言习得研究与外语教学[M].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4:19-20.

[5]郭清华.中国大学生眼中的有效教师反馈[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04.

上一篇:法语品质形容词性的变化 下一篇:还“说”本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