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科学文化素质提高调研报告

时间:2022-09-05 11:11:35

农民科学文化素质提高调研报告

1、我县农民科学文化水平现状

我县80%人口为农业人口,对推动农村经济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我县农民科学文化水平现状主要体现以下几个方面:

①农民科学文化水平相对偏低,观念守旧,对新生事物接受能力慢。

②55岁以上的农民,有相当一部分还处于文盲或半文盲状态,他们读书时正值“”时期,特别是女性居多。

③35—55岁的农民,科学文化水平相对较高,对新生事物接受能力强,对新品种、新技术掌握适应快,其中少部分人已发展了具有一定规模的种植业、养殖业、加工业及运输业等,还有少部分人进城经商,成为当地小有名气的老板、企业家等。这个年龄段的大部分农民还在耕种国家发给的一亩三分地,这类群体人数较多,他们科学文化素质亟待提高。

④35岁以下没有升入大学的青壮年农民,文化水平较高,思想意识超前,特别是近几年来,在政府的宣传引导下,大部分外出创业或打工。

2、我县提高农民科学文化素质所取得的成果

几年来,县委、县政府重视农民科学文化素质的提高,加大力度,拓宽领域,全方位、多角度地提高了农民科学文化素质,取得了显著成果。

①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农民科学文化素质的提高。县委每年专门召开农村工作会议,特别是近二年来还以县委、县政府名义下发了科技培训的相关文件;同时保证了全县高级知识分子全额工资,其中含农业专家。

②利用党员活动室、新农民之家、农民书屋、科普活动站、科普宣传栏等,为农民提供了良好的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活动场所。

③随着职教中心大楼的落成,科协、农业、安监、劳动等部门不定期地培训了农民,实现了农民免费进城学习的梦想。

④积极开展科技“三下乡”活动。近几年来,由县科协牵头,农业局、牧业局配合,深入全县各乡镇村屯进行了不同形式的科技培训。

⑤利用县电视台举办了科普讲座。

⑥组织科技领导干部、支部书记、大王能手、科技带头人去山东、长三角等发达地区参观学习。

总之,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经过各部门的共同努力,我县农民科学文化素质有了很大的提高。

3、提高农民科学文化素质,在农村经济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

随着人们消费水平的不断提高,产品的科技含量不断增加,只有提高农民科学文化素质,农产品才能适应市场发展的需要,农民收入才能增加,生活水平才能提高,农村经济才能又好又快发展。

①提高农民科学文化素质,是发展现代农业的需要。

我国已经进入了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关键时期。县委张书记在十二届四次全委会上提出了大力提高农业机械化作业水平、大力推广先进实用农业科学技术,发展农村经济,首先要提高农民的科学文化素质。我县的农业经济区、牧业小区、专业合作社、协会、农民经纪人等都是发展现代农业的基础保障,生产出来的农产品必需有较高的科技含量,才能站得住脚,适应市场发展变化。所以现代农业的发展首先是科技的发展。

②提高农民科学文化素质,是全面提升农业科技自主创新能力的需要。

提高农民科学文化素质,是加快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和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的前提。多年来,我县涌现出了很多农民科技专家、大王能手、科技带头人等农民科技精英,他们有自己培育适合当地生长的新品种,发明了多项新技术,成为远近闻名的乡土人才,为推动农村经济发展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③提高农民科学文化素质,是加强农业技术推广普及、加快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需要。

科技进步是发展现代农业的根本途径,科技成果转化与推广是科技进步的最终实现形式。加快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与推广普及,必须提高农民科技文化素质,提高农民接受农业技术的能力,所以要采取多种形式对农民开展科技培训,为农村培养出越来越多的科技明白人、科技致富带头人。

4、提高农民科学文化素质的几点建议

①进一步加大政府宣传引导力度,相关部门建立培训机制,形成上下合力攻坚。

②充分发挥阵地作用。利用现有村级党员活动室、新农民之家、农民书屋、科普活动站、科普宣传栏等基础设施,充实功能,建立管护机制,长期为农民开放。

③利用职教中心积极开展科技培训。科协、农业、牧业、安监、劳动等部门要有计划地对全县农民开展系统地集中培训,做到全县共性问题集中解决,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④积极开展科技“三下乡”活动。采取部门联合,坚持集中和分散相结合的原则,对全县各乡镇村屯有针对性地开展科技培训。同时在全县农业经济区、牧业小区、专业合作社、协会、科技示范村等建立试验示范基地,培养科技带头人,打造一村一品、一乡一品乃至多乡一品的产业化发展格局。

⑤乡镇自办培训。各乡镇根据各村产业发展特点,组织当地乡土人才深入村屯培训,也可以到县级以上科技、农口等部门聘请专家培训。

⑥建立经纪人联系网。在全县同一专业经纪人之间建立信息联系网,便于技术交流,沟通市场信息,达到大户带小户,小户带四邻,辐射周边,发展专业村屯的目的。

⑦发挥新闻媒体的舆论宣传作用。利用县电视台、乡镇插转台、远程教育等宣传阵地,根据农民需要,组织专家按季节举办科普讲座,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

⑧有目标地组织科技领导干部、支部书记、大王能手、科技带头人等参观考察学习。借鉴先进经验,同时推介*特色品牌,达到宣传*、展示*的目的。

⑨建立县乡村社四级科普活动服务网络。完善科普服务体系,达到一户一个科技明白人。

上一篇:气象科技为经济发展服务调研报告 下一篇:中小企业融资难调研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