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职高语文教学中语言表达能力培养的重要意义

时间:2022-09-05 10:54:00

浅析职高语文教学中语言表达能力培养的重要意义

中图分类号:H319.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41-1413(2011)12-0000-01

摘要:针对职业高定的培养目的和方向,在职业高中语文教学中注重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具有重要的意义。语文教学是提高学生基本素质的重要途径,而语言表达能力又是职业高中学校学生步入社会后求生存、谋发展的必备能力,因此,职业高中学校的语文教学应改变偏废语言表达能力培养的现状。本文结合笔者所在学校的实际情况,论述了在语文教学中强化语言表达能力培养的重要意义,以及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方法和对于学生整体素质的影响。

关键词:语言表达能力;整体素质;培养

众所周知,语文教学的目的即在于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其中语言表达能力是人们交际活动中最普遍、最简便、最有效的一种手段,同时也是人类生存的基本技能之一。随着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的飞速发展,人际交往越来越频繁,语言的使用频率也越来越高。因此,培养有口才的全面发展的人才,是社会发展的需要,也是语文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

《语文课程标准》对“口语交际”能力提出的目标是“具有日常口头交际的基本能力,在各种交际活动中,学会倾听、表达和交流,初步学会文明地进行人际沟通和社会交往,发展合作精神”。新课标把以前的“听说训练”改为“口语交际”,这是教学理念的改变。听说训练是以单向活动为主,而口语交际则是多向互动的,是语言交流和人文素养的统一体。语言表达不仅要训练口语交际的技巧,还要培养学生文明礼貌的素养以及言谈举止中传情达意的能力。

针对职业高中学生的特点,除了部分将来还要继续到更高的职业学府进行深造的之外,另一部分学生毕业后将直接进入竞争激烈的社会,他们将面临求职、应聘、公关等各个方面的挑战。如果学生口语交际能力差,毕业后就很难适应社会对人才多方面的需求,因此,职业高中语文教学中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以下笔者将结合自己的一些认识,分析一下语言表达能力的提高对于学生素质提升的重要意义,以及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方法。

首先,要认识目前职业高中学校重应试、偏能力培养的现状。

当前的职高教育仍摆脱不了应试教育的模式,在这个指挥棒下,大多数教师仍然认为,语文教学只需教好课文,指导好学生的阅读和写作就行了,因此,“读”和“写”成了语文教学的中心内容。他们认为教学生“说话”太简单,或者没有必要,从而忽略了对学生口语能力的培养。职高学生是从初中升学时分流出来的一些学习成都较差的学生,他们大多是在考取普通高中无望时才不得不选择了职高。他们在语文方面见识少、阅读量小、词汇积累少,因而口语表达也受阻碍。另外,在一些地方受方言影响,学生普通话说得不好,直接影响了表达效果。同时职高学生的年龄大多在15到18岁之间,在心理和生理上正趋于成熟,在情感上出现了内向性和表现性共存的现象,因而普遍存在公众场合“羞于启齿”的心理障碍。以上两方面的原因使得职校学生在需要表达自己意见的场合,较为普遍地表现为“口讷”,甚至被人认为是“木讷”,从而影响了他们走入社会后的发展。因而,职校语文教学必须重视对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

其次,有的放矢,注重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

那么,针对职高语文教学的特点,应该如何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呢?笔者认为,应以教材为依据,加强如下几个方面的训练:

1.朗读是练习口语的有效形式,既可以练习说普通话,也可以加强口语与书面语的联系,使口语更加规范化。同时,朗读还可以增加词汇和句式的储备,培养敏锐的语感。在训练过程中,教师要多范读、多评读,将朗读作为课堂教学的必备环节。同时,可开展课外朗读活动,如举行诗歌朗诵比赛等,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培养学生的能力,扩大训练的范围。

2.复述有利于培养系统而连贯的说话能力。在复述过程中,可以从文章中学习词汇、语句,以及作者的语言风格。复述时,要求学生做到内容基本正确,不歪曲原意,不遗漏关键,恰当取舍,详略得当。还应鼓励学生在复述时根据复述的内容适当地注入情感。

3.对话是直接进行说话练习的方法之一,不仅有利于锻炼学生的口才,而且有利于锻炼学生的思维。它要求快速分析理解问题,快速提取和组织材料,准确地解决问题。在教学中,可通过教材进行训练,要求学生掌握多种对话技巧,同时要求学生在选择语气时必须顾及语境和谈话对象。

4.演讲是最能反映人的口语表达能力的一种语言实践活动,它要求在运用口语的同时辅以适当的情感、动作,以表达比较系统的看法和认识。演讲是一种宣传鼓动的有效形式,也是每位职校学生应具备的一种表达能力。在讲课的过程中,教师要让学生深刻体会到演讲的主要特点:目的性、鼓动性和 艺术 性;要使学生掌握演讲的基本要求:内容充实、观点正确、语言晓畅生动、感情浓烈真挚、态势 自然 得体等。待学生有了一定的演讲知识储备后,教师可布置作业,让学生做好参与演讲的准备,然后在语文课上让学生作5分钟演讲。演讲要求可由易到难:第一步,允许学生预先写出演讲搞,上台后照本宣科,但要求发音准确,声音洪亮,表达清楚;第二步,学生可预先准备好稿子,但必须脱稿讲述,力求做到声音和姿态相结合;第三步是即兴演讲,这要求就比较高了,演讲者必须具备随机应变的能力和扎实的语文基本功。音调既要抑扬顿挫,内容又要有真实感,题材更要符合当时的要求。在这三步中,第一步、第二步容易做到,而要做到第三步,则需要平时不断积累知识和锻炼口才。在学生演讲的过程中,教师可作些适当的辅导,还可以结合学校的文艺汇演举行演讲比赛,使学生之间相互学习、相互促进、共同提高。

5.辩论也不失为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一种好方法。辩论集道德涵养、文化积累、知识结构、逻辑思辨、心理素质、语言艺术、整体协作、仪表仪态为一体,是高水平、综合性的口语交际活动,极富魅力和欣赏价值。辩论是检验人的口才,也是检验人的思维能力的一项实践活动,它是站在对立立场就同一问题阐述自己的看法、批驳对方观点的一种论争。通过这种练习,可达到促使学生自觉丰富知识、拓宽视野、提高口语表达能力的目的。

当然,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的方法并不止以上几种,其他如应答、劝说、讨论等也是提高口语交际能力的良好措施。就这些训练方式来说,都能使学生的思维能力、表达能力、表达技巧和心理素质有较大程度的提高。语言表达能力是学生综合素质的一种表现,这种能力的提升,对于学生的学习、生活都会起到相辅相成的作用。所有的职高语文教师都应该清楚地认识到这点。

参考文献:

[1]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4.

[2]章丽芳.职高语文课口语训练的实践与探索[J].中等职业教育.2004.20.

上一篇:试论漏电保护器的应用 下一篇:变革社会中的经济现实与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