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域行政规划合理化研究

时间:2022-09-05 10:14:23

县域行政规划合理化研究

摘要:本文通过河北省与江苏省县和县级市人口规模、县域面积与财政支出比、政府雇员人口比的实证分析,证明两省存在着明显的规模经济现象。河北省由于县小数多,行政效率低下,严重的制约着经济发展;江苏省由于县大数少,规模经济效应更为明显。所以同位于我国沿海发达地区的两个省份,行政区划过多成为制约河北经济发展的明显障碍,江苏通过区域优化取得了较好的发展效果。

关键词:行政区划 县域经济 规模经济 河北省 江苏省

中图分类号: TU98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一、引言

合理的政府规模关系到行政系统的正常运转,决定着行政费用的消耗和行政效能的提高,如何化解县乡财政困境成为中央和省级政府面临的巨大难题。除了调整分税制结构扩大地方税源,改革“市管县 ” 体制等途径外,另一条重要途径就是改革县级行政区划,以规模效应降低行政成本。本文将对江苏、河北两省的行政区划和财政效率做实证分析。

二、样本方法与数据

本文选择了2011年河北省136个县或县级市、江苏省51个县或县级市(均不包括市辖区)作为样本来验证关于规模经济的和财政效率的假设和对比分析。本文涉及数据来自《河北经济年鉴》以及《江苏省统计年鉴》。本文回归分析通过建立如下三种回归模型,来判断规模与经济增长的相关关系是否存在,如果存在的话,是否存在着 U 型或 L 型曲线关系。

直线型:,其中Y是i县的t时间官员比重或者财政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表示i县市t时间总人口数,表示i县市区域面积。

U型:Y=a+b+c+d+e,若b为负数,c为正数,表示县规模达到某一人口数之前,有规模经济存在,超过这个人口数,则呈现为规模不经济现象。

L型:Y=a+b+c+d,参数 b为大于零可证明规模经济的存在,反之则为规模不经济。

虽则本文采用三种模型 ,但最终会通过比较拟合优度对模型进行取舍。本文选用区域面积作为控制变量。综上在回归分析中我们将对数据进行六次回归。

三、分析和讨论

(一)回归分析

江苏省数据回归表

由上可知,在江苏省,人口平方与财政比重呈显著的负相关,有显著的规模经济存在,但是GDP与财政比重存在正效应。可以通过合并县级行政区划从而达到减小财政负担的目的,但财政支出的小对于GDP的增加并无好处。我们通过公式算出江苏省最适宜的县级行政区划面积为81.5万,该人口水平基本在县域行政区划人口规模的中位数,说明江苏省的县域行政区划较为合理,基本都围绕在最优县级行政区划的适当范围内,偏离最优行政区划较远的县市不多,行政区划较为合理,发挥了规模经济的效应。

同理,根据F支,各变量的t值以及拟合优度等计量指标来分析河北省的面板数据,可以判断出选择U型曲线作为最后的方程曲线,并得出:财政比重和人口的平方成正比,和人口成反比,与面积呈反比,与人均GDP呈反比。规模经济效应在河北省是存在的,可以通过扩大县级行政区域的规模从而减小政府的规模,进而推动县域经济的发展。根据二次曲线的性质求出河北省县级行政区划的最小行政单位为-b/2c,用本回归中的系数求得为84.57万,大部分县市的人口规模都低于这个水平,可以说在河北省存在着严重行政效率低下和资源浪费的情况,县级行政区划存在着极大的合并和扩展的空间,合并县级行政区域有利于河北省减小政府规模,提高行政效率,推动经济发展。

(二)比较分析

由上面的分析我们进行下对比,并且得出如下结论:

1、河北省的财政比重存在规模经济效应,与人口呈明显负相关,而对于官员比重的回归不明显;江苏省则是官员比和财政比都存在规模经济效应,与人口明显呈负相关。而对于官员比重的回归拟合程度不够高,并且两个省份对于财政比的两个回归都遵循了U型曲线。我们通过两省的数据发现,无论在发达地区还是在欠发达地区,县域行政区划的规模经济都是存在的,各省可以通过减少县级行政区划的数量,增大县级行政区划的人口和规模,从而减少财政负担,提高行政效率,推动经济发展。

2、对比河北和江苏,我们发现,江苏的县级行政区划的财政比和官员比大部分都高于河北省,河北省县市林立,小县,贫困县众多,过多的行政区划明显不利于河北经济的发展。而江苏省显然在行政区划的设置上较为合理,每个县和市的人口和面积规模分配较为合理平均,对财政支出比达到较优的数量起到有效作用。

五、结论

本文根据影响政府规模的诸因素构建的模型有力地证实了人均地区生产总值与政府规模呈正相关、 县域人口规模与政府规模呈U型曲线,认为河北省和江苏省在县级政府规模上存在规模经济,并且测算出当县域人口为84.57万左右时,河北省政府规模相对最低; 当江苏省县域人口为81.5时,政府规模相对最低。江苏省县域行政区划要优于河北的县域行政区划。

这一结论的启示是:在历次机构改革并未取得实质性效果的情况下,更为切实可行的缩小政府规模的途径是变更行政区划。职责同构是造成县级政府存在规模经济的主要原因,职责同构是由政体所决定的,短期内不会有大的改变,但改革政府管理幅度、建立科学合理的行政区划体制可以减少职责同构对政府规模的负面影响。只有行政区划科学、合情合理,才能将各个层级政府的职责明确地赋予相应层级的政府。

上一篇:浅谈寒冷地区建筑节能设计 下一篇:C50聚丙烯纤维网混凝土的配制与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