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课程”在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应用

时间:2022-09-05 09:48:01

“微课程”在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应用

随着科学的进步、社会的发展,信息技术的应用日益普及,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把人类社会带入了一个崭新的信息时代,它已对我们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学习方式及思维方式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今天的学生将是21世纪的主人,掌握信息技术基础知识和操作技能是他们应具有的基本素质。作为信息技术课教师,不仅要使学生掌握信息技术基础知识和操作技能,更重要的是为其他学科更好地开展多媒体教学提供良好的技术基础,使信息技术更好地渗透到学科教学中。

当前,高中的信息技术教育存在诸多不良因素。①由于社会环境和家庭经济状况的不同以及在学习兴趣方面的差异,导致计算机基础知识水平参差不齐。班上有的学生从小学就开始使用电脑,现在对电脑的基本操作已经达到了非常熟练的程度,然而也有个别的学生在进学校学生机房之后才是第一次见到真正的电脑。这两种层次的学生在一个教学班里,给教学带来些什么样的困难是可想而知的。②信息技术课的课时有限,课程所覆盖的内容有限。在有限的课时和有限的教学内容里,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是相当困难的。③信息技术课教材的设计,也是教学的一大困难。现在有的高中信息技术教材,基本上没有考虑到学生学习的连贯性,教材一律从基础知识和计算机的基础操作讲起,重复了学生小学、初中的信息技术知识的学习内容,从而引起一些学生的厌恶、不屑情绪,给教育效果带来不良影响。

为了提高课堂整体教学效率,可以将“微课程”引入信息技术教育课堂。“微课程”是指按照新课程标准及教学实践要求,以视频为主要载体,记录教师在课堂内外教育教学过程中围绕某个知识点(重点、难点、疑点)或教学环节而开展的精彩教与学活动全过程。在微课中,教学视频是核心组成内容,时间一般为5分钟~8分钟,最长不宜超过10分钟,教学时间较短。对于学生而言,他们有更多的时间自主探究,讨论交流,从而获得更好的学习效果。相对于较宽泛的传统课堂,“微课”教学内容较少、问题聚集,主题突出,这样也有利于学生进行选择性学习。对于计算机基本操作比较熟悉的学生来说,他们获得的不再是重复而又烦琐的信息,需经过一番思索才能达到教学目标,从而激发他们的学习动力。对于基础差的学生,他们也有足够的时间通过自主探究来满足求知欲。

将“微课程”引入信息技术教学,不仅是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和学习方式,还为学生提供了一个自主学习,进行探究性学习的平台,从而提高课堂整体教学效率。

(河北冀州市中学现代教育技术处)

上一篇:改革职校建筑施工技术教学培养实用人才探析 下一篇:“硬汉”的延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