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亥革命时期白话报刊生态考略

时间:2022-09-05 08:06:39

辛亥革命时期白话报刊生态考略

[摘要]清末社会,为考虑社会下层民众读书看报的问题,白话报刊如雨后春笋般不断涌现。维新时期国人自办的有5种,到1915年时全国大约出版170余种白话报刊。白话报刊的创办,为中国语言文化走向“言文合一”,为启发民智,提升民族、民权意识,促进辛亥革命成功发挥了巨大作用。

[关键词]辛亥革命 白话报刊 启蒙 媒介

[分类号]G219.29

清末社会,中国的民族危机走向深重,亡国的危险使资产阶级各派都认识到了社会民众及舆论工作的重要性。他们认为“欲民智大启,必自广兴学校始。不得已而求其次,必自阅报始。”但当时报纸都是文言文,“报安能人人而阅之,必自白话报始”。他们看到了中国社会以小市民阶层为主体的大众化受众群体逐渐形成,文化传播必须脱离特定阶层而走向大众才有希望,认识到文言文阻碍了民众思想和文化普及,是广大民众接受新知识、新文化和新思想的桎梏。于是,为了争取胼手胝足的工农大众,在识字不多的下层群众中宣传自己的主张,白话报刊应运而生,并推进到一个前所未有的高潮,为辛亥革命时期的社会变革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在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之际,笔者回望历史,对“白话报刊”的产生与发展、作用与意义等生态状况进行研究,以此增进对辛亥革命时期白话文运动的特殊历史文化的了解与记忆。

1 辛亥革命时期白话报刊生态概况

1.1 白话报刊及其形态

白话是在词汇、句法、韵味等方面与文言有区别、平常老百姓会话所用的语言。白话文是指相对于文言文而言,接近日常生活语言的文字表达方式。清末社会,为了考虑社会下层民众读书看报的问题,白话报刊如雨后舂笋般不断涌现。维新时期国人自办的白话报刊共有5种,到辛亥时期已发展到遍布全国近30个大中小城市,1915年时全国大约出版了170余种白话报刊,到1919年迅速发展到400多种。这些白话报刊多以地域直接冠名,也不乏按办刊宗旨或意图取名的;有的名为报实为杂志;刊期多为日报,有周三报、周报、旬报、月刊和不定期;印刷形式有石印、铅印、油印、木版印刷和纸绘装订、连史纸线装,新闻纸洋装等;开本五花八门。

1.2 白话报刊内容类别

白话报刊内容丰富、通俗易懂,全面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现状。其内容类别有:社会评论、改革动态、自然科学、新闻报道、历史、教育、实业、小说、诗歌、兵事、时事、趣闻等,栏目繁多,特色各异,形式活泼,白话语言,通俗易懂。办刊宗旨不外乎“觉民”、“革命”和推倒“专制”政府。有相当部分主张社会改良,比较著名的有:《无锡白话报》、《京话日报》、《中国白话报》、《安徽俗话报》、《苏州白话报》、《宁波白话报》等。

1.3 白话报刊的人力资源

白话报刊的主阵地孕育了一支白话文的人才队伍。如陈惟俭、林白水、项兰生、彭翼仲、秋瑾、冯特民、傅崇榘、刘冠三、黄摩西、梁启超、李辛白、黄家宸、钱玄同、陈独秀、蔡元培等成百上千的骨干力量。白话报刊之发生发展与上述主办者的大力提倡和积极实践密不可分,他们把握了时代的脉搏,有意识地扮演新型的社会启蒙角色,不仅是白话文的倡导先驱,也是白话报刊的实践精英。胡适推崇李辛白是我国白话文的“开山老祖”,胡适本人也被称为“白话圣人”。他们中有的曾为办报而隐匿或逃亡,有的为办报而被捕或牺牲,有的成为爱国报人或维新志士,还有的成为辛亥革命精英或白话文运动的主将。有些报刊虽昙花一现,但作为辛亥革命时期的革新报人,在中国新闻史上留下了光辉的一笔。

1.4 白话报刊的出版经费

当时,创办白话报刊是须经当局准许才能发行,报刊上都印有发行的标志语:“中华民国邮政局特准挂号认为新闻纸类”,类似当今之刊号。“新闻纸”为当时对报纸的称谓。办报的经费来源主要有:官府行政出资、社会团体募集、爱国人士资助、合伙人股份制、创办人自费等。如福建同盟会的《建言报》因办报经费不足与立宪派刘崇佑、林长民等人合办,为同盟会所掌握。《国民杂志》由各地学生和国民杂志社社员200多人每人摊出大洋5元作为办报基金。秋瑾创办的《中国女报》全部自己出资。发行渠道为新闻商品正价订购、廉价售卖、免费奉赠等。如1913年创办的《藏文白话报》,报纸下端有“本期奉赠”四个字,说明该刊并未以新闻商品出卖。

1.5 白话报刊的受众群体

这一时期创办的近百种白话报刊中,倾向维新和革命立场的占了绝大部分。这些报刊完全是以文化水平较低的社会底层人民为读者对象,各种启蒙思想通过浅显易懂的白话走向社会大众。如陈独秀1904年创办的《安徽俗话报》,该报以极通俗的语言宣传革命,呼吁国民爱国救亡,深受大众喜爱,大量行销全皖和宁沪一带。如《白话报》在藏地的广泛发行,使藏族僧侣百姓踊跃接受。白话报刊面向普通大众,以识字不多的群众为读者对象,使得革命思想的宣传范围越出了社会上层的圈子,扩展到了社会底层,不少种田的、做手艺的、做买卖的以及那些当兵的人,正是在看了白话报刊以后,渐渐倾向革命。

2 辛亥革命时期白话报刊的社会作用

2.1 白话报刊宣传提升民族意识

国家自强、民族振兴是白活报刊启蒙的出发点和归宿地。白话报刊开天辟地采用通俗浅显、妇孺易晓的白话文体启发民众,发挥着清理民族历史,抨击民族陋习,叙说民族灾难,鼓吹民族革命,满清政府等巨大作用,是变革社会一次非常有益的尝试与实践,并具有相当的感召力和煽动性。如在当时影响最大的《京话日报》,主张变法维新,走社会改良之路,反帝爱国立场十分鲜明,号召人们负起救亡的责任。该报出版后,整个中国北方,东到奉黑,西及陕甘,“凡言维新爱国者莫不响应传授,而都下商家百姓于《京话日报》则尤人手一纸,家有其书,虽妇孺无不知有彭先生”。成为北方第一个销售量超过一万份的报纸。《大公报》发行人英华称“北京报界享大名者,要推《京话日报》为第一”。《京话日报》的主张可以说是当时白话报刊的代表。这些白话报刊,将辛亥启蒙运动推进到闭塞的北方地区,使北京风气大开,直接影响到辛亥革命前后的政治局势。

2.2 白话报刊鼓动争取民权意识

白话报刊在中国新闻史上的出现,承担起了灌输新知、启迪民众、争取民权的功能。其启蒙宣传必须君主专制,建立共和政府,让民众享有自由权。民众要维护自己的利益,首先要争取自己的权利,解放自己,结成最广泛的联合。如秋瑾在《敬告姊妹们》文中说:“唉!二万万的男子,是人了文明新世界,我的二万万女同胞,还依然黑暗沉沦在十八层地狱,一层也不想爬上来。足儿缠得小小的,头儿梳得光光的;花儿、朵儿,扎的、镶的,戴着;绸儿、缎儿,滚的、盘的,穿着;粉儿白白,脂儿红红的搽抹着。一生只晓得依傍男子,穿的、吃的全靠着男子。身儿是柔柔顺顺的媚着,气虐儿是闷

闷的受着,泪珠是常常的滴着,生活是巴巴结结的做着:一世的囚徒,半生的牛马。试问诸位姊妹,为人一世,曾受着些自由自在的幸福未曾呢?……啊呀!诸位姐妹!天下这奴隶的名儿,是全球万国没有一个人肯受的,为什么我姐妹却受得,恬不为辱呢?”秋瑾大声疾呼,号召妇女冲破封建罗网,走出旧家庭的牢笼。

2.3 白话报刊宣传启蒙科学意识

白话报刊在进行民族、民权启蒙的同时,也注意到了对民众进行科学启蒙。主办人大多在自己所办的白话报刊中宣传科学家的哲理名言,介绍中外古今历史,揭露社会黑暗,谴责外国列强的侵略,激发国耻意识。还用民间俗语介绍西方科学,学习先进文化。许多白话报刊都较早地开拓出号外、连续报道、综合报道、集纳新闻、编者按、编后记等多种新闻报道手段;开设了论说、科技新闻、通讯等介绍西方科学文化知识的栏目,并注意登载译介国外关于天文地理、动植物学、物理学、生理学、化学、工艺、科技等科学技艺新知识。使白话文宣传更加纯粹,更富有平民色彩。如《安徽俗话报》上多期连载《保养身体的法子》一文,向读者宣传身体的重要性及如何保养身体,还特别主张:“要想讲究卫生的法子,第一不要信服运命鬼神的邪说。”有病去找医生,不要认为是“命运所定”,或认为是“妖魔缠身”,治病靠烧香画符、算命卜卦是无效的。这些白话启蒙使民主共和观念得以普及,革命深入人心。

3 辛亥革命时期白话报刊的时代意义

3.1 推倒陈腐雕琢的古典贵族文言

白话报刊的蓬勃发展,使统治中国文坛几千年的文言文,终于在辛亥革命时期受到了冲击与挑战。白话报刊主张推倒雕琢阿谀的贵族文学、陈腐铺张的古典文学和迂晦艰涩的山林文学,使传统文化不再是少数知识精英的独占品,“阳春白雪”的特权式话语体系从此解构。维新人士积极推行白话文,摒弃文言文,各种启蒙民众的思想通过浅显易懂的白话走向大众,报刊的喉舌功能被革命派认同并牢牢地掌握在手中,当成救国救民之“利器”。从此,白话报刊逐渐成为中国报刊发展的主流并真正开始向大众传媒转变。

3.2 推行平易通俗的社会国民白话

在白话报刊出现以前,中国社会语言形态被文言文一统天下。那些“之乎者也”、“呜呼哀哉”类文言,难以被文化不多的社会下层民众所领略和驾驭。白话报刊文字语言明白晓畅,许多现身说法,感染力与鼓动性强烈,为一般古文所不及。白话文的推行与空前发展,实现了平易抒情的国民文学、新鲜诚信的写实文学、明了通俗的社会文学,使文化真正地走向了大众化,培育了大量接受通俗文化的受众群体,使在中国绝对权威的文言文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冲击和破坏。

3.3 奠定中国社会“言文合一”的基础

白话报刊的主持者们把握到了时代的脉搏,成为文化革新运动的先锋。报刊界普遍进入了白话文的践行,培养了白话运动的骨干力量,产生了一批坚实的白话文学的创作者和接受者,为五四时期白话文运动的蓬勃兴起奠定了基础。白话报刊方兴未艾,加上鲁迅的白话小说,郭沫若的白话诗歌以及使用白话创作的文学研究会、创造社、新潮社、戏剧社等众多社团的风起云涌,白话文形成了势不可挡的语言文化环境,迫使当局承认白话文的国语地位,白话报刊完全取代文言报刊,左右了大众媒介的表达形式。

3.4 促进辛亥革命时期报刊的蓬勃发展

辛亥革命时期白话报刊紧锣密鼓地发行,大有“野火烧不尽”的势头,撼动了统治中国文坛几千年的文言文,其主要原因:①西学东渐带来了先进的西方文化。欧美诸国“言文合一”使科技发达、社会进步,给中国革命知识分子以启发。②中国近代的有识之士开始认识到“言文分离”,使中国社会停滞不前。③资产阶级改良派意识到了“开通民智”的重要性,确立以白话为维新之本。兴白话而废文言就是“言文合一”的重要内容和表达方式。基于维新变法的需要在文体上进行改革,促进了报刊媒体事业的发展与变革。

4 辛亥革命时期白话报刊的历史缺憾

4.1 白话报刊没有完全摆脱“文言”

辛亥革命时期的白话报,尽管标举“崇白话而废文言”,但在文章的语言选择上,却仍然采用雅饬的文言文。如秋瑾作《敬告姊妹们》一文中用白话,但当她作《光复军起义檄稿》时仍然采用文言。说明白话主张是二元论,文言供文人士大夫使用,白话只是供文化水平低的人使用,仍对白话存在歧视。不彻底的改良观念使文言白话并存,白话占据的是处于社会边缘的小说等,降低了白话被人们认同的程度。再则办白话报缺乏经验,导致一些人虽用白话写作却在骨子里看不起白话的自我否定,决定了白话文改革的不彻底和不坚定。

4.2 缺乏系统的理论宣传和思想发动

当革命派的白话报刊陆续创办起来后,只限于对某次革命行动的配合与鼓吹,缺乏系统的理论宣传和深刻的思想发动。革命派的报刊多数是政治机关报,因而在宣传内容上缺乏与之相适应的理论思想深度,缺少深刻的思想家和杰出的宣传家;缺少有影响的刊物和系统宣传主张的鸿文。革命派报刊虽然也在介绍传播西方启蒙思潮方面做过一些努力,但这种介绍是肤浅、零碎、不深刻的。所以,资产阶级革命派的思想发动和理论宣传远远地落在实际斗争的后面。

4.3 白话报刊对帝国主义抱有幻想

《民报》作为同盟会的会刊,孙中山为其撰写发刊词,提出了“三民主义”。该报的创办及宣传壮大了同盟会的队伍,也壮大了革命派的声势,成为进步舆论的中心。但在旧三民主义中民族主义部分也主要是“反满”内容,没有明确提出反对帝国主义列强对中国的肆意践踏,长期对帝国主义抱有某种幻想,希望自己的革命事业能得到其支持与帮助。白话报刊虽然号召反对帝国主义,但只是过多地责备自己,“休怪外人攘夺我腴田,实自己偷安不起劲”。对帝国主义本质缺乏认识,过分强调“排满”而陷入狭隘的民族主义。

4.4 白话报刊的生存环境极端恶劣

白话报刊从诞生便开始在腐朽黑暗、险象环生的社会中独立支撑,以其无比犀利的笔和妇孺皆宜的白话发抒意见。白话报刊遭遇了恶劣的生存环境,不仅要解决缺乏人力和经费的困难,更要有敢于斗争的牺牲精神。其主要障碍来自:内部观点相悖,不谋而散;时局动荡,办报经费难筹;当局害怕革命而严加控制;受袁世凯《报纸律》钳制和外国使领馆的制约;遭反对派的暗杀等等。许多白话报刊因缺乏经费而难以为继,因言辞激烈而被捣毁查封。但经过志士仁人艰苦卓绝的斗争,最终白话文彻底取代文言文而成为中国占主导地位的语言表现形式,白话报刊也取代文言报刊成为中国的主流媒介。

参考文献:

[1]蒋晓丽中国近代大众传媒与文学言述样式的演进,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3(11):412―415

[2]丁守和,辛亥革命时期期刊介绍(1―5辑)北京:人民出版社,1982

[3]孙先伟,林白水的报人生涯民国春秋,1998(2):45―46

[4]杨早,京沪白话报:启蒙的两种路向北京社会科学,2003(3):148―153

[5]秋瑾,秋瑾集,上海:中华书局,1960

[6]铁郎,保养身子的法子安徽俗话报第八期北京:人民出版社,1983年影印本

[7]陈剑安江西辛亥革命期刊《新白话》述评,江西文物,1991(2):95-100

[8]阿英,白话报――辛亥革命文谈三,人民日报,1961―10―16

上一篇:辛亥革命时期杂志的生态与使命 下一篇:辛亥革命时期海外中文报刊的勃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