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为传统遮望眼 儿童文学显精神

时间:2022-09-05 06:09:06

莫为传统遮望眼 儿童文学显精神

到小学语文习作课堂看一看,我们不难发现,小学生习作许多时候远离儿童世界,成人化倾向严重,小学生在成人意识的浸润、濡染下,习作本真荡然无存。回归儿童的生活世界,精心呵护儿童的诗意逻辑,大胆培养其想象能力,充分挖掘其习作个性,已成为习作创新的关键。

一、体悟课程标准,关注儿童文学

新课程标准突出强调习作者心理素质。低年级强调“写话的兴趣”,中年级强调“乐于书面表达”,高年级强调个性表达,与人交流“珍视个人的感受”。小学习作课程标准,再三强调,培养学生的兴趣、情感、价值观,淡化技巧方面的要求,强调习作行为本身,要求学生在自主学习中,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学习知识,掌握技能,学好本领。

阅读儿童文学能让人善良,能增强人的审美意趣,能让孩子变得丰富敏锐,写出来的东两更具灵性,能增强语言驾驭能力,使孩子乐于表述内心、认识世界。要让学生通过对儿童文学重点的推敲、感悟、反思,使学生感受文本主题的内涵和语言的魅力,如能从儿童文学中汲取丰富的营养,结合自己丰富多彩的生活,拓展想象的空间,积累厚实的语言,就能写出富有童趣的、更有意义的习作来。

如(一)《猴子种果树》教学片段:

1.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2.指明分段朗读课文。

3.听了课文,自己再读读课文,看看有哪些地方不太懂?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5.自由组合来表演课本剧。

6.请你把想对小猴说的话写下来。

附学生习作片段:

种樱桃树失败后,猴子气自己没主见,决心改一改自已的毛病,于是,它决定种苹果。猴子按时浇水、施肥、捉虫。有一天,那只乌鸦又飞来了,它对猴子说:“猴哥,猴哥,你怎么种苹果树呢?有句农谚:‘苹五杏四’,苹果树要等五年才结果,你有这个耐心?” “既然选择了种苹果树,那就要一心一意的,绝不能再没有主见,不然和上次一样,什么也没有种成。”猴子坚定地说。“猴哥,猴哥,你怎么种苹果树呢!有句农谚,“苹五杏四,时间这么长,你不急吗” 杜鹃说。猴子笑了笑说:“我知道它时间有多长。但是,我这次是不会改变主意的。”

(二)拓宽习作:《走进神奇的动物王国》

1.影像激趣,明确目标

(1)播放动物世界的精彩片断,激发学生的兴趣。

(2)少儿电视台最近也想要搞一个动物专栏节目,大家想不想一展你们观察的动物风采呢?

2.引导点拨,指导写法

(1)回忆生活。我们课前收集了哪些资料呢?

小组交流:学生选择自己最感兴趣的一种小动物,自由 地交流资料,交流自己对动物的了解,小组内的同学可以提出疑问。

(2)讨论写法。

A.写动物的文章,作者要细致观察,层次分明,有顺序 地把各部分写清楚。

B.为了让动物能活灵活现地呈现在读者面前,要用生 动形象、准确精炼的语言及比喻、拟人、象征等一些修辞方 法,把描写对象描述出来。

C.动物要介绍的方面很多,要抓住―两个重点,+要宜 面俱到

D.细想每一步,

如:自己要介绍的这个动物朋友有什么特别之处?总的印象或感觉――外形――神态――动作,如:它生活中的一些表现或者围绕自己和它之间的感情 的一些事情。

E.教师巡视,尽可能启发学生的新思路。

3.汇报交流

(1)组内的同学一边交流文章思路,一边互相取长补短, 使叙述具体、生动。

(2)师指名汇报。

(3)师生评价、补充,指点学生在描述每一部分内容时,尽量能形象逼真地描摹。

4.赏析佳作,下笔成文

(1)学生在上述基础上进行片断练习,分块习作,用“我 口,’说“我心”,用“我手”写“我口”,最后进行整合。

(2)教师巡视班级的习作情况,适时地对有困难的同学进行个别指导。

5.师生评改。

(1)提出评改的要求:语句通顺,用词贴切,细致入微、层次楚地写出了动物的特点。

(2)学生根据所评习作作口头修改补充。最后把自己认 为修改好的作读上几遍,读出感情来。

小学生的习作文实质是练习用笔来说话:在学生已经字会或 基本学会了用口语的基础上,要让学生学会用笔来说话,实现口头到笔头的转化,把写变成一种由内到外的自由倾吐,使学生对于写话有兴趣,乐于表现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毫无拘束地写自己的自得之见、抒自己的自然之情、用自己的自由之笔、写自己的自在境界,从心底里排除“习作难”的障碍。

二、尝试儿童小诗,进入幻想世界

在苏教版语文课本中,有许多的儿童诗,学习这些课文时,可以和儿童的生活实际相联系,让他们尝试写一些小诗。如学习《送给盲婆婆的蝈蝈》和《乡下孩子》等后,让孩子从文本中学习写法,写他们的事情,如有这样一个孩子写了这样一首儿歌《长和短》:“星期一很长,/星期日很短;/上语文课很长,/看动画片很短;/家里吃饭很长,/吃肯德基很短;/过生日那天最短,挨训那天最长。/奇怪,为什么我的心情也有长有短?” 几行小诗,几番真情,孩子的智慧,儿童诗的魅力,孩子们不经意中流淌出来语言和奇特想法,让笔者意识到:引导得当,就会有所收获。

进入幻想世界,可以从学生身边找题材,如一次习作课,是《吹泡泡》,我让学生在吹泡泡活动后发挥想象写一写《泡泡旅行记》,将泡泡在 旅行中的见闻描写下来,就是一篇很好的记事文,既练习了见闻和联想,又经历了一次童话习作,真可谓一石三鸟。

总之,小学习作教学突破传统的方法有很多,把儿童文学作品的取材、构思、谋篇等写作奥妙揭示出来,帮助学生分析、领会,可以开启学生习作之门,由儿童文学作品链接到写作灵感、思路、技巧的点拨,将习作要点寄寓于有趣的故事情境中,能让孩子在快乐中自然领悟习作方法。

上一篇:小议初中语文字词教学 下一篇:培养学生的体育意识在高中体育教学中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