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上好语文高考复习中的试卷讲评课

时间:2022-09-05 04:00:10

如何上好语文高考复习中的试卷讲评课

一年又一年,新一年的高考即将来临!进入高三全面复习阶段以来,各科齐上阵,大考小考接连不断。有的老师见学生成绩不理想,火冒三丈,对学生一顿狂轰滥炸;有的老师发下试卷对答案,同学们抄答案,哪里下课哪里作罢。所谓“考,考,考——老师的法宝”,如何让考试真正成为我们的“制胜法宝”,我认为上好试卷讲评课是关键。

我把试卷讲评工作分为三个阶段:准备阶段、讲评阶段、课后阶段。

一、准备阶段

统计学生分数,记下最高分、最低分、平均分,划分出分数段,圈出不及格的人数。按试卷结构分字音、字形、熟语、病句、科技文阅读、文言文阅读等版块,并统计各版块知识的得分情况。将其与年级其他班级对比,与以前的考试情况对比,这些数据将学生此次考试的情况清晰地反映出来,为进一步分析试卷做好准备。

阅完卷后,我们语文组老师都会开质量分析会,共同研究探讨,交换意见,找出学生答题中突出的问题。例如:知识有漏洞、审题不清、答题不规范、卷面凌乱、心理紧张、时间分配不合理等。

接下来,我会细细审查每位学生的答题卡,在空白处写下评语:或指出不足,或勉励,或告诉他如何改正。用最直接的方法送给学生最需要的东西。然后,确定我要讲评的典型题,把大家的问题归类,想好下一步的整改措施。

二、讲评阶段

“万事俱备,只欠东风”,准备工作做充分了,接下来的讲评自然“头头是道”。

1.趁热打铁

经历了考场上的奋力拼搏,学生的情绪达到最高点,一考完就急着打探自己的成绩。而且,此时他们对试题对自己的解答思路记忆犹新,趁热打铁才能事半功倍,试卷讲评越快越好。我们学校的老师白天监考,晚上判卷,每天都加班到深夜,第三天上午就把答题卡、成绩反馈给学生,下午开备课组会,第四天再用一节课,讲评就结束了。

2.摆正位置

给出一些具体数据,帮学生在全年级的横坐标,个人发展的纵坐标中确定自己的位置。用大家的答题情况,试卷的难易程度来衡量成绩,避免某些同学自以为高高在上,沾沾自喜,停滞不前;也避免使某些同学垂头丧气,一蹶不振,失掉了学习的积极性。适当的表扬一批同学:或成绩优异、或卷面整齐、或答题规范、或比以前有很大进步……“尺有所短,寸有所长”,“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如此可充分调动同学们的学习热情,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3.详略得当

讲一套试卷,安排两到三个重点作为专题精讲。其他内容,有的粗略讲一下,点到为止;有的甚至可以不讲,科学使用宝贵的课堂时间,如果“面面俱到”其实是“面面不到”,收效甚微。学生也会感到厌烦,听不进去,开小差。例如:我们刚模拟了一套黄冈题,我发现大家在文言文翻译方面有大进步,但可惜的是不注意一一对应,偏要概括;另外,作文中注意去扣题,去引材料,只是材料引得干巴又生硬,显得很笨拙。我把这两个问题作为重点,统计得分情况,将部分同学的答案摘抄下来,读给大家听,并与参考答案作对比找出差距。有针对性的解决大家的实际问题,比盲目地乱讲一气要好得多。

4. 借题发挥

高考内容虽说相对稳定,但命题人也在不断推陈出新,可谓防不胜防,我们只能引导学生“以不变应万变”,夯实基础,拓展思维,把握题目的脉搏,灵活运用知识。例如在市一模的成语题中有一个句子,“颜真卿的墓葬竟然藏之名山……”。大多数的同学不清楚“藏之名山”的意思,但大家都能看出来这个成语用错了,犯了“望文生义”的错误。所以说“授之以渔”比“授之以鱼”更重要。

讲题还不能只是就题论题,要联系课本知识,延伸、拓展、帮助学生建立知识体系,以点带面。例如:作一道诗歌鉴赏题,高适的《塞上听吹笛》,问该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大家一看是边塞诗,不细分析就答什么凄凉、愁苦、与家人的离恨、厌恶战争……事实上它与其他许多边塞诗不同,高适写景,表现将士牧马归来,胡马北去和平宁谧;写笛声,表现些许怀乡之情。这时我写出了李益的一首《夜上受降城闻笛》与之对比。可以说两首诗完全不同,李诗写景,表现边塞环境的险恶和景象的荒凉;写笛声,表现怀乡的迷惘和悲凉。经过对比、鉴别,学生们熟练的掌握了边塞诗的特点,同时也提醒我们要细心审题,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不能一概而论。

5.师生互动

讲评试卷次数多了,自然会使学生精神疲乏,如果老师再一言堂,抛开学生自我陶醉,更让学生昏昏欲睡。高三的学生求知欲强,课业负担重,老师们必须立足于学生的实际情况对症下药,因材施教。有时我会让某些同学来回答问题,读自己的答案,上讲台,说出自己的心得、感悟,甚至大胆质疑,小组讨论。还有的时候气氛有点沉闷,稍稍调剂一下。 有一天,讲到一个难点,大家听得好像没了信心,没大反应。后边一个同学不知联想到什么急着和周围几个同学交流,形成一个小团伙。我停了下来,叫他回答问题,他答不上来低下了头。我说:“你把好几个同学拉拢了去,这不是挖老师的墙脚吗?”我刚讲了“挖墙脚”这个词大家都笑了,他也脸红了。我发现同学们一下子就精神了,接下来配合得很默契。

有时我在讲评之前先征求一些同学的意见,问问他们的答题思路,有何困惑,有什么感受,以助于我确定重点,同时他们也感觉老师特重视自己,听起来更起劲儿。

6.确定目标

讲完重点,随即确定好目标,争取在下一次的测试中不犯同类错误,形成一个完整的学习体系,引起重视,促进学生自主学习。例如:这次考试提出要求,作文要写够八百字,那么下次考试我就着重挑出不够字数的同学,重写这篇作文。这样的话两次下来就基本克服了字数不够的问题。如果我们利用好每一次讲评机会帮学生确定目标、实现目标,那么日积月累将是不小的进步。有时也帮学生确定各版块目标分数,总分的目标分数,达到了的给予鼓励,没达到的继续努力,增加大家的学习动力。

三、课后阶段

课后的落实是提高综合素质必不可少的环节,课上讲的内容需要学生下来消化、吸收。我们要求学生建立“错题本”,把错误积累下来,写试卷分析,明确得失,确定具体奋斗目标,自己找同类练习进行强化训练。有时我会适量布置一些同类型题目让学生落实知识点,而不是机械地罚学生抄十遍百遍。枯燥而繁重的抄写不但强化不了知识反而引起学生反感,产生逆反心理,甚至对语文失去了信心,实在不是什么明智之举。

课下,还应该找同学谈谈,了解大家的学习状况,从学生的反馈中映照出老师的不足,力求改进,给成绩好的同学树立更高远的目标,精益求精,给成绩差的同学提出合理建议。如果按这样的流程下来,我相信我们老师的讲评课必定是受学生欢迎的课,是确确实实能收到实效的。

上一篇:知文悟本 习得语言运用 下一篇:兴趣、生活、思辨、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