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五年制大专教材选择的想法

时间:2022-09-05 12:25:06

对五年制大专教材选择的想法

摘 要: 教材是教与学的依据。五年制大专教材的选择更是体现高职教育特色的关键。本文分析了五年制大专教材现状及存在的问题,以高职教材选择的基本原则构建体现五年制大专教育特点的新教材体系。

关键词: 五年制大专教材 存在问题 机制

教育是一个过程,在这个过程中,系统的知识被传承、被理解、被掌握,进而被吸收。为了让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任何一种知识体系都有它相应的教材,只有教材选择得科学合理,学生才可以通过教师的教授,更好地掌握知识,从而强化能力。五年制大专教育也不例外,对五年制大专教材的选择,我的看法如下。

一、五年制大专教材选择中存在的问题

目前高职教材主要来源于本科同类教材,教材内容不符合五年制大专特色――学生不仅要获得学历证书,还要取得相应的专业技术技能等级证书。即要求学生在具有必备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的基础上,重点掌握从事本专业领域实际工作的高新技术和基本技能。同时个别专业教材是一些教师自行编写的,缺乏科学理论的支持,教材内容存在不足。并且教学内容仍然局限于旧体系、旧模式,注重内容的系统性和完整性,强调理论学习,轻视实践能力、应用能力的培养和提高。

二、五年制大专教材选择的基本思路

(一)高职教材选择的基本原则

1.先进性和基础性相统一。

选择的教材不仅要反映最新的科技成果和社会动态,而且要随着职业岗位对知识、能力结构要求的变化而变化。注重用先进的科学观点和行业规范调整、组织教材,形成先进的教材结构。同时,优化教材体系的总体结构设计,突出重点和难点,精选基础、核心的内容,不断研究解决科学技术知识无限高速增长与学校教材内容相对稳定、教学时间相对有限之间的矛盾。

2.理论知识和实践知识相统一。

为了培养既有大学程度文化基础和专业理论知识,又有较强实践能力的应用型人才,高职教材必须同时兼顾理论知识和实践知识,既选择“必需、够用”的理论内容,又融入足够的实训内容。两者可合可分,视不同专业和不同课程的具体要求而定。高职教材的理论内容虽不强调学科的系统性和完整性,但要防止断章取义、详略不当甚至杂乱无章、零散无序等问题。

3.综合性和针对性相统一。

一方面,现代社会许多岗位需要的能力是综合性的,用到的知识涉及多个学科。另一方面,不少职业技术岗位是高度专门化的,必须经过针对性较强的专门指导和训练。为了解决“综合性”与“专门化”之间的矛盾,应选用富有弹性的,对知识与能力进行有目的综合、融合和整合的教材,将若干知识点组成模块,每个模块既是教材的有效组成部分,本身又是相对完整又开放的单位,便于组织教与学。

4.教材选择与教学改革相统一。

新教材的选择必须植根于教学改革成果之上,反过来促进教改目标的实现。现代高职教育必须进一步把以教师为主体的传统观念转变为以学生为主体的现代教育观念;改重理论、轻实践观点为理论与实践并重;改以知识传授为主线为以能力培养为主线。教材选择应强调学生创造、创新精神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培养,不断把教学改革的有效成果、先进方法、新颖内容在教学过程中反映出来,进一步促进教学改革的深化。

(二)五年制大专选材的趋势

1.立体化。

所谓立体化教材,就是立足于现代教育理念和现代信息网络技术平台,以传统纸质教材为基础,以学科课程为中心,统合多媒体、多形态、多层次的教学资源和包括多种教学服务内容的结构配套的教学出版物的集合。它能够根据不同学科、不同应用对象、不同应用环境设计教学要求,并采用先进的教育思想,构建新型教学模式,以学生的学习为本,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从而有利于学生素质教育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2.系列化。

所谓系列化,即各专业(科类)应按照不同培养目标、培养方案及课程要求,有计划地组织编写各自的系列教材,方便同一方案各门课程教材间的衔接与沟通,形成有机整体,避免不必要的重复。

3.国际化。

选择教材内容应注意体现时代要求,注意培养学生的全球视野和适应国际化的能力,以适应21世纪信息化、全球化社会对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的需求。应积极引进国外优质的、适合我国国情的高职教育资源,同时继承传统的、行之有效的职业教育资源,实现高职教材形式与内容的更新。

4.职业化。

因为教学场所正从学校延伸到实验室、图书馆、科技馆、博物馆、科研所、小区、工厂、田间、医院等,应从学生整个职业生涯考虑,适应更换工种、扩大就业面、提高未来适应性的需要,体现教材的科学性、职业性和实用性。

(三)学校应采取有力措施选择教材

1.建立奖励机制,鼓励教师积极提建议或自行编写教材。

学校应建立相关奖励制度,鼓励广大任课教师勤于编写讲义、研究讲义、完善讲义,以便将其印成教科书。不断吸收新技术和信息,博采众长,融合提炼,创造有特色的多种活页教材。各院校要对在选择教材中作出杰出贡献的教师在职称评定、评优树模等方面予以照顾。

2.成立教材选择管理组织。

依据实际需要,可在高等职业技术院校成立教材管理委员会,并将其分成以下各组:教材编制小组、教材审查小组和教材海选小组等。可由教师依学生需要,整体研究确定正式教材或补充教材。

3.建立教材选用与评价标准。

高职院校采用的教材有其明显的行业特征和时代性、应用性、先进性。因此,高职院校有必要主动邀请相关行业的学者专家,参考国外做法与经验,制定教材的选用与评价标准,以此作为选用及审定教材的依据。

参考文献:

[1]詹振权.研究性学习:高职教学改革中的新亮点[J].浙江工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董瑜.浅论高等职业教育课程改革[J].世界职业技术教育.

[3]郑其明.对五年制高职物理教材编写的建议[M].南京:化工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上一篇:利用信息技术实现成绩发送与查询 下一篇:浅析唐人绝句简约含蓄奥秘之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