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秸秆还田的小麦全程生产机械化集成推广实践

时间:2022-09-04 11:55:53

基于秸秆还田的小麦全程生产机械化集成推广实践

[中图分类号] S2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1650 (2016)08-0237-01

连云港市灌南县小麦常年种植面积为65万亩左右,小麦耕作、收获环节的机械化已实现,制约小麦生产机械化水平提高的主要因素是播种环节的机械化水平较低。2015年该县在江苏省农机局的大力支持下,开展了基于秸秆还田的小麦全程生产机械化集成推广实践应用探讨,实施该项目的总体思路是:着力推广小麦播种机械化技术,辅助推广高效植保和粮食烘干机械化技术,促进小麦生产机械化水平的全面提高。

现在我国秸秆还田施肥播种复式作业机的作业性能已满足小麦种植的农艺要求,但是技术规范还需进一步完善。项目实施的主要目的是完善基于秸秆还田的小麦全程生产机械化技术规范化,在项目示范点全面实施,同时辐射带动周边区域,用3-5年的时间在全县范围推广使用该项技术。

1 实施内容

以复式播种机、高效植保机、粮食烘干机为主要示范作业机具,集成推广基于稻秸秆还田的埋茬、旋耕、施肥、播种、镇压、植保、联合收获和烘干等小麦生产机械化技术,建立核心区连片示范点3个,每点不少于300亩,辐射带动20000亩以上。主要核心区进行挂牌标示。总结形成基于稻秸秆还田的小麦生产全程机械化集成推广规范或操作规程1个,组织开展现场观摩和技术培训,全县稻秸秆还田集成小麦生产机械化技术水平提高5个百分点以上,辐射带动周边地区集成机械化水平高于全省平均水平。引导开展稻秸秆还田集成小麦生产机械化作业社会化服务。依牵头专家制定的农机化技术经济效益分析模型,开展小麦生产关键环节机械化技术经济效益分析。

2 实施技术路线

水稻联合收获,秸秆切碎复式播种机作业田间管理小麦联合收获秸秆切碎或粉碎小麦烘干

2.1 水稻收获:选用联合收获机进行水稻收获,同时进行秸秆切碎,秸秆切碎长度不超过10cm,匀抛地表面。

2.2 播种作业:在土壤墒情适宜的情况下,用大中拖配复式播种机作业,一次性完成稻秸秆旋耕还田(还田深度12-45cm)施肥、播种、镇压等多项作业。

2.3 田间管理:田间管理工作,结合农艺要求,在农艺专家的指导下,采用植保机械适时进行化除、病虫害防治及后期的施肥等。

2.4 小麦收获:选用半喂入或全喂合收获机收获小麦,同时切碎或粉碎麦秸秆,匀抛地表面,以便麦秸秆还田作业。

2.5 小麦烘干:选用烘干机械,设定种子及仓储规定的含水率范围,进行小麦烘干等相关作业。

3 组织方式与运行管理

3.1 加强组织领导,加大行政推动力度。成立以农机局局长为组长,县农机推广站、县财政局农财科、乡镇农业服务中心等负责人组成的技术服务小组。联合省市农机推广站、县财政、县农委、乡镇农业服务中心与项目点方优势力量,确保项目顺利实施。结合当地实际,制定本地小麦生产机械化实施方案和推进措施,把配套机具落实到户、把重点区域落实到人,确保项目的顺利实施。

3.2 加大政策扶持拉动效应,确保项目整体推进。农机化项目资金优先向小麦机械化倾斜,引导和带动广大农民群众加大小麦生产机械化的投入。对农机专业合作社和农机大户购置小麦播种、收获、还田、烘干等机械进行补贴。在农机科技入户、农机专业合作社建设等项目资金使用上,要向小麦生产集中区集中。对连片核心区、示范给予作业补贴。

3.3 强化宣传培训服务,营造良好发展氛围。一是加强宣传,主要是通过电视、广播、报纸、网络等媒体开展小麦生产机械化宣传活动。特别是在小麦种植、收获、烘干,加大宣传力度,突出做好对小麦生产机械化好处、典型大户和服务组织的宣传,重点解决少部分干部群众的认识问题,争取社会各界的普遍关注和支持,使小麦生产机械化技术和优势家喻户晓,营造良好的发展氛围。二是抓好培训。在小麦生产全过程加强技术培训,全年计划举办县、镇级技术培训班22期,培训人员2000人以上。至少请省市级专家、生产和销售企业的专业技术人员进行两次以上专业培训,以切实提高农机操作人员的业务素质和技术水平。

3.4 加强资源整合,形成发展合力。一是加强农机与农艺的融合。充分利用小麦优质高产创建活动,使小麦生产中农艺技术与机械化技术充分融合,请县农委农艺方面的专家参与项目建设;积极利用农机项目资源。在农机科技入户、小麦生产机械化集成示范、土壤深松等项目的实施过程中,通过项目区的合理设置,使项目向小麦生产机械化的薄弱地区倾斜,推进我县小麦生产机械化的均衡发展。

3.5 注重典型培育,确保实现良性发展。加强小麦生产机械化服务组织和大户的培育,采取多种措施帮助他们做大做强。二是广泛宣传典型,对小麦生产机械化典型大户和服务组织进行集中宣传,大力宣传他们取得的成效,通过宣传,使其典型事迹影响带动更多的农民。

3.6 加强督查考核,促进工作开展。今年县委县政府把基本实现小麦生产机械化工作纳入为民办实事工程进行综合考核。县农委、农机、财政等相关部门将按照目标任务,强化责任,加强小麦生产全过程工作的调度、协调、指导、督促和检查。

4 保障措施

4.1 加强组织领导,完善工作制度。根据《省三新工程管理办法》等有关文件的要求,全面落实各项工作岗位责任制,建立健全各项工作制度。

4.2 强化项目管理,规范操作程序。进行周密部署,及时签订合作协议。加强技术培训,规范承担项目任务的工作程序。加强项目实施过程中有关资料和数据的记录以及档案的管理,资料和资金使用档案要翔实明晰。

4.3 落实责任奖惩,加强监督考核。进一步完善绩效评价机制,建立和完善工作责任制与监督考核办法,对实施三新工程项目任务的个人实行动态跟踪考核。

上一篇:关于马铃薯种植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探讨 下一篇:培育新型职业农民 抢占农业发展先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