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工程质量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应对

时间:2022-09-04 10:12:16

水利工程质量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应对

摘 要:现阶段随着国内水利工程的不断加速发展,水利工程质量问题成为重中之重,其关系到整体水利事业的发展,更重要的是对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有重要的影响。本文主要阐述了水利工程质量管理中常存在的一些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

关键词:水利工程;质量管理;存在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TV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正文:

一,水利工程质量管理存在的问题

1.质量管理意识比较薄弱

虽然国家对工程质量强调的比较多,不少企业也打着“质量是工程的生命线”、“质量第一”的口号,但在实际的施工中,常常会因为各种原因而忽视了质量的重要性。其中,最常见的一种就是当质量和工期发生明显冲突的时候,施工单位往往会选择“重进度轻质量“的做法,最后导致质量的不合格。

在质量管理上存在的问题主要可归为两大类,第一,施工单位的管理体制不合理。通常水利工程都是大的项目工程,所对应的施工企业也是大规模的企业,而大企业涉及的项目较多,他们通常会将重点放在企业的生产效益和市场规划上,对应工程的质量管理方面还不够重视。第二点,工程项目经理不固定。一般来说,目前水利工程建设所对应的施工单位大多都是采用的项目经理对分公司负责,分公司再对总公司负责的管理模式。这样的管理模式本身对质量的管理不够重视,再加上工程项目经理的位置会因为某些原因经常面临调换。施工企业派出的项目经理只能算是水利工程大项目中某一小项目的临时负责人,这种管理制度无法达到水利工程工期长、规模大所对应的要求,因而就会很容易存在质量上的问题。此外,资金无法及时到位、拖欠工期款、建设程序不合规等等,也会对水利工程质量造成一定程度的影响。

2.质量管理体系有待完善

目前,水利工程管理体系存在的主要问题可以分为以下两种:

(1)监理市场不规范

目前国家关于市场监理的法律法规还不是相当的健全,不少不法份子会钻监理市场和监理人员选拔的漏洞。第一,水利工程因为其性质的复杂性和长期性,容易出现工程被多次转包、分包的情况,这样就会导致相关施工费用和管理费用的流失,从而影响到工程的质量。第二,前面提过企业因为更加注重市场开拓和生产效益而忽视了质量管理工作,在这种情况之下,企业就不能保证其质量管理部门的所必须的质量检测仪器能够实施到位。若是企业为了获取更多利益而采取弄虚作假的手段,就会出现更加严重的质量问题。

(2)质量监管的力度还不够

水利工程质量管理中法律法规的不健全会直接影响监管过程中的处罚措施和力度不够,从而就会进一步影响到质量监管的力度。目前,工程质量管理人员的工作强度和范围还不能达到令人满意的效果,主要是因为与工程建设的相关产品和材料的检查不够严格,工程项目中涉及到的技术性资料没有被真实、准确的反映出来。加上,监管队伍人员不足、总体素质不高,责任、分工不明确都让质量监管的工作无法深入有效。

3.行政干预不足

目前,我国水利工程建设实施过程中还存在严重资金供给和行政干预问题。企业监管部门的产生往往是针对工程而存在的,甚至有时候工程的监管部门是企业根据需要从管理部门中直接衍生得来的。管理部门要求监管部门在进行与工程相关的检验过程时,要共同协作完成。企业与监管部门就会存在一种上下级的关系,企业更重视的是公司的效益。若是二者出现了分歧,监管部门很难做到公平公正地处理问题。

4.缺乏高水平的质量管理人才要想水利工程管理能够发挥出积极有效的作用,拥有高质量的管理人才是实现其的必备条件之一。然而,在目前的水利工程管理中,高质量的管理人才还很匮乏。由于人才选拔的标准不够严格,质量管理人才本身就存在良莠不齐的问题,加上工程建设中难免会出现许多突发状况,工程设计人 员和施工人员专业知识和技能无法解决施工中遇到的复杂性强、难度高的技术问题。这样就会导致问题无法及时得到解决或是做出不合理的决策和方案,从而影响工程质量。

二、加强水利工程质量管理的对策

1.提高工程质量管理意识

工程质量并不是一个空口号,企业在提出质量口号的同时,更应该注意将工程质量的管理落到实处。工程质量管理应该是企业各阶层、各部门,乃至员工个人的基本职责,应该将质量理念贯彻到每个环节,效益和工期都应该摆在质量的后面。具体措施就是国家加强对质量管理的重视,让企业管理者能真正将质量意识融入到企业的发展中,从而建立一个完善、体统的质量管理模式。从严格挑选工程设计人员、管理人员、施工人员开始,培养出一支高水平的项目实施队伍。同时完备工程所需的质量检测仪器,从而确保检测数据的真实性和可靠性。针对工程质量实施相应的奖惩措施以提高工作人员的质量意识,引进新技术新理念,定期对人才进行培养,从而进一步提高工程质量管理。

2.完善质量管理体系

(1)完善相关法律法规,规范市场秩序水利工程质量的保证需要一个良好的市场环境,完善相关法律法规,不断规范市场秩序是一个重要的课题。实施措施可以从三方面进行:第一,做到政企分开。政府在水利工程的建设中主要起到的是市场调节作用,将政府管理转为间接管理。第二,完善相关的选培制度。加大选拔的力度,并适当设置考核机制,以保障监管人员和项目管理人员能做到职责和权利的统一。第三,在贯彻和强化工程相关人员法律意识的同时,对现有的法律法规和技术规范进行补充和完善。

(2)完善监理制,强化监理力度

工程监理措施是提高水利工程质量管理中的一个关键环节,严格的监理制度能够保障工程质量、工期、资金运作等方面的有效进行,有效预防偷工减料、粗制滥造的“豆腐渣”工程问题的出现。要做到监管力度和范围的到位,就必须做到以下几点:一是,保证监理队伍的质量,监理人员的素质和能力要达到标准要求,这是强化监理力度的基础要求。二是,给监理市场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这就要求监理部门具有相对独立性,是社会化和专业化的企业单位,避免出现“同体监理”和监理部门随意挂靠在部门之下的情况。

3.加强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控制

施工过程是完成高质量的水利工程建设中不容忽视的决定性环节,其中对施工单位质量上的管理是质量管理中的重点。第一,严格施工队伍以及管理人员的挑选。人员精良、经验丰富、技术纯熟是施工队伍需要达到的标准。知识技能水平高、责任感强、身体素质好、临危不乱的应变能力是项目管理人员应具备的条件。第二,加强施工材料的管理。要做到严把材料关,避免不合格的材料进入施工场地;加强施工现场的材料调控。第三,施工单位的内部管理工作不能落下。施工中的项目经理、质检人员责任重大,持证上岗是最基本的条件。

4.加强管理和技术的创新

充分利用现代化技术和加强管理、技术的创新都是为了实现建立一个质量监督管理信息系统的目标。因而,我们需要依据我国基本国情和需求创新和开发出新的水利工程质量管理部门所需的综合性业务管理软件,业务信息处理功能实现对工程建设事前、事中、事后的全面管理。提高管理人员的创新意识,大力开发并推广有利于质量管理发展的先进技术,创新出更多有利于施工的新产品和新材料,努力把我国水利工程质量管理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

结束语:为了保障我国水利事业的稳定长期发展,水利工程建设需要我们充分地重视到质量这个根本性的问题,严格按照质量法制法规将水利工程建设施工过程进行到底。

参考文献

[1] 岁娟,范晏岗.水利工程质量管理探讨.陕西水利,2011(4).

[2] 管振祥,滕文彦,等编著.工程项目质量管理与安全[M].北京:中国建材工业出版社,2001.

[3] 夏丽丽.如何加强水利工程质量管理[J]山西建筑,2009(5).

[4] 赖亮.强化小型水利工程质量管理的对策[J].民营科技,2009,(12):186.

[5] 葛大朋,宁波.小型水利工程质量管理现状及建议[J].水利科技与经济,2008,(5):409.

[6] 庞会媛,许维民,张凯铭.浅析水利工程质量监督管理工作中的问题及对策[J].中国西部科技,2008,7(17):54-55.

上一篇:讨论水利工程对生态系统的影响 下一篇:沿海核电站海域取排水工程造价的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