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人的“年贺状”文化

时间:2022-09-04 09:46:09

日本人的“年贺状”文化

【摘要】在日本,新年即将来临之际,日本人会向自己的亲人、同事、朋友邮寄相当于中国的贺年卡的“年贺状”,以此来传达出自己的新年祝福和问候。从小学开始赠送直到老年,这种传达祝福的方式一直沿用到今天,成为了日本人的一种文化习俗。日本人每年每一户家人都要寄出上百张的“年贺状”。随着计算机的普及,打印机逐渐代替了毛笔。但日本人为了表示对对方的尊重和重视,即使是打印的年贺状上也要亲笔添写上一句表示吉利,鼓励,或者报告近况的话。日本社会人际关系淡漠,平常人们联络较少,所以很在乎一年最后的互相祝福,称“年贺状”为“飘舞的风筝”,邀寄祝福。

【关键词】年贺状,日本人,祝福

一、“年贺状”流行的原因和现状

在中国,过春节时,大家要向自己远方的亲人、朋友表示问候,随着科技的发展,寄予祝福的方式从最初的贺年卡、书信到后来的电话、短信以及日渐普及的微信来传达新年的祝福和问候。而在日本,日本人在新年之际会向自己的亲人、同事、朋友邮寄相当于中国的贺年卡一样的“年贺状”,以此来传达出自己的新年祝福和问候,不管是单位还是个人都要寄“贺年状”,而且从小学开始赠送直到老年。这种传达祝福的方式一直沿用到今天,已经成为了日本人的一种文化习俗。过去几乎都是手写的,近年来使用印刷也比较多。与中国不同,日本人过得新年是阳历的1月1日。每到临近年末,日本人都忙着写“年贺状”,即贺年卡。几乎每家都有一本人名簿,上面记录着每年邮寄“年贺状”的收件人和寄件人的姓名。如果自己给对方寄去了“年贺状”,而对方没有回寄,那么来年就不再给对方邮寄。

日本人平时人际关系相对淡薄,亲友之间联系较少,很在乎一年最后的互相祝福,所以十分看重年末的邮寄“年贺状”,称之为“飘舞的风筝”,邀寄祝福。一张看似不起眼的纸片却有着很大的力量,一句祝福,甚至写上几句这样“过去一年得到您的关照,十分感谢,新的一年希望继续得到您的关照”之类的客套话,收到的人都会很高兴,认为对方很珍视自己,并且相信受到的“贺年状”越多,在新的一年越会顺利吉祥、财运亨通,视其为一件幸事。

每年,日本邮局都会提醒大家在12月的某一天把“年贺状”投递出去,以便能在1月1日当天送达到收件人手里。邮局也设立了收取“年贺状”的专属邮箱,以方便大家投递。据统计,日本邮局每年约发行39亿枚“年贺状”,年末也是日本邮局最忙碌的时候。

二、“年贺状”的样式

在日本,所有的“年贺状”,都是统一的规格和尺寸,由政府授权邮局和商店在日本各地销售。销售点往往加以“官制年贺状”的名头,以此来证明是正版。

售价是每张50日元,与日本国内的普通明信片售价相同,不需邮票即可发到日本各地。在日本邮局销售的贺年卡,有一面有些印有固定的吉祥图案,但大多数为空白,日本人现在习惯购买空白的贺年卡,然后通过计算机设计图案,打印具有自己个性的贺卡。其中,图案以祝福的话或全家福照片为多。邮局也承接这种印刷服务。日本所有的“年贺状”另一面完全相同,左右两侧分别为书写收信人和发信人地址的地方,上方有一方形吉祥图案并标明年号和售价,下面还有一行数字是日本全国在新年后进行统一的抽奖。抽中的号码会给与相应的奖品。由于近几年日本的年轻人日渐流行手机邮件发送新年祝福,“贺年状”的销量有所下降,日本政府为了鼓励人们使用纸质“贺年状”、保留这种文化传统,逐渐提高“贺年状”的中奖率。

正因为日本的贺卡规格一致,也常常会出现一些趣事。有些上了年纪的日本人收到其他国家寄来的贺年卡会被“吓一跳”,因为有一些贺年卡打开时会响起音乐,这也是与其他国家有所差异的。

三、书写规则及注意事项

为了表示对对方的尊敬和重视,日本人在书写“年贺状”时,十分注意书写格式的规范性。

年贺状的正面,为书写收件人姓名地址所用,多为竖写,大多用毛笔,以示郑重。但墨色要浓,不可用淡墨(淡墨写讣告用)。

1、收件人姓名要放在中心;

2、文字大小的顺序为姓名社名地址;

3、市町村的名称不可略称;

4、对方的职称要尽可能写在姓名上面;

5、“株式会社”不能省略为“株”,“株式会社”在公司名称前的话,要比社名 小一点,在后边的话要与社名同样大小;

6、收件人姓名为个人名时样(先生),为公司名时御中(公),为医生或恩

师时先生(老师),对方为数人时各位后面分别加上“样(先生)”;

至于“年贺状”的背面应注重:

1、贺词不要重复,像写“迎春”就别写“谨贺新年”;

2、“元旦”之前勿加“1月1日”;

3、印刷图案的外边,一定要有亲笔留言;

4、写一些即便被他人看见也无关紧要的东西;

5、“去年”的“去”字不吉利,要改为“昨”或“旧”。

另外,如果在十二月收到某人寄来的明信片,告知是年有亲人离去,则万万不可寄年贺状了。否则,太失礼了。

四、总结

当然,日本人在新年单单寄贺年片还是不够的,为了体现深情厚谊,还要寄“岁暮”,即寄礼品。在年终之际,为表达对一年中对自己关爱有加的人的谢意,寄上礼品示好。和“年贺状”一样,收到礼品的人,也要回寄一份“岁暮”的。

日本人十分注重年末的这种“礼尚往来”。

在中国的春节之际,大家也是十分注重互相交流的,互相祝福是必不可少的。春节的第一天还要去给长辈们拜年、看望长辈们,平时工作的、上学的、在外打工的都忙,只有借春节来团聚。科技虽然发达了、社会也在不断的进步,但一些传统的习俗和文化还是不能抛弃的。

参考文献:

[1]李抗美 潘文君 《日本节假日文化?M?》中国建材工业出版社 2004

[2]马兴国 中日两国年节习俗的变异──以春节与新年为例[J] 辽宁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5年05期

[3]唐植君 从中日两国相似风俗看正月的社会效用[J]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学报 ,2010年12期

上一篇:承德丰宁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分析与研... 下一篇:基于层次分析法的科研成果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