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造乐学氛围,培养学习兴趣

时间:2022-09-04 08:32:59

营造乐学氛围,培养学习兴趣

摘 要:兴趣是入门的向导,是探索的力量源泉。兴趣既是学习的起点,又是学习的结果。由于学习兴趣的产生,促进了智力、能力的发展;智力、能力的发展,又增强和巩固了学习的兴趣。现在的课堂教学,要充分体现和发挥学生自身的主体作用,动手让学生自己主动去学,主动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从而培养学生的能力,激发学生的创造力。教师的任务就是创造出意境和条件来刺激学生,让学生产生学习的兴趣和探索未知的愿望。

关键词:兴趣 乐学 人文性 参与

兴趣是人们爱好某种活动或力求认识某种事物的倾向。这种倾向和一定的情感联系着,它是在需要的基础上产生的。由于学习兴趣的产生,促进了智力、能力的发展;智力、能力的发展,又增强和巩固了学习的兴趣。因此,我们一定要从兴趣入手,想方设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要让学生充分认识到语文能力与水平是人们的交往、交际所必不可少的,在很大程度上体现着一个人综合能力的高低。这样学生明白了学习语文的重要性,自然会对学习语文产生浓厚的兴趣。

一、积极参与,培养兴趣

要想让学生真正学到知识,对学习真正感兴趣,必须让学生参与进来,让他们成为真正的主人。要想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功能,就必须要求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在教学中建立合作互爱的师生关系、创造生动愉悦的教学氛围、设计新奇有趣的探究情境,是教师诱导学生积极参与的重要手段。让学生参与所有的教学活动,参与整个教学过程。在广泛深入的参与过程中产生兴趣。适时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增强学生主动学习的意识。在他们看来,学习在也不是被动的听、写那种枯燥、乏味的机械重复,而做学习的主人。由于学生的兴趣浓厚,自愿的、自觉地去学习,无形中也就达到了教学的最终目的――能力的培养。比如在小说教学中,可以在教学完成后将全班分成几个小组,让他们根据自己对课文的理解,把课文编成课本剧进行表演。这样每个人都主动参与到了课文学习的延伸拓展中,既增强了兴趣,又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

二、重视语文教学的人文性

我们说语文教学应该注重语文知识教育,培养学生语文能力。但是,绝对不能仅仅就此进行教学,还要把语文的人文因素充分的挖掘出来。重视培养学生的情操和情趣,培养学生的灵性与想象力,发展学生的个性。比如:在语文教学中加强对学生的审美教育。在教读诗歌,要让学生体会到诗歌的美。体会到诗歌是较好地把语文的美特别是语言的美与意境的美结合起来。强化人文教育,可以让学生在充分发挥想象的余地及在陶冶性情的同时,增强对语言的理解,在语文学习时候,增强对社会理性思考的能力,提高自己的道德修养、理论修养。因此,语文教学要通过语言这个载体,充分挖掘依附其上的人文精神,去引导学生求真、求善、求美,对他们进行认知教育、情感教育和人格教育,从而使他们的智能得到发展、情操得到陶冶、兴趣得到激发。

三、精心设计课堂导语,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生动有趣的课堂导语,能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愿望。要想使课堂导语生动有趣,妙语连珠。就需要教师认真研读课文,精心设计。如在讲《皇帝的新装》时,可以这样设计:“有这样一个人,一天他戴着一顶破帽子在街上走,迎面来了个富翁,嘲笑着说:‘吆,你脑袋上面那破玩意儿是啥,那也能算是帽子吗?’这个人并不因此难过、自卑,而是反唇相讥:‘吆,你帽子下面那破玩意儿是啥,那也能算是脑袋?’这个人的回答多么巧妙、多么睿智!你知道这个人是谁?对,是安徒生!18世纪末19世纪初,丹麦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封建统治者却穷奢极欲、挥霍无度。面对这样的现实,这么睿智的安徒生是不可能沉默的。他借助自己丰富的想象力,以犀利的笔锋,对当时社会的黑暗和残酷进行了控诉。现在就让我们来学一下这篇脍炙人口的童话《皇帝的新装》。”故事导入新课往往会深深地吸引住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学习本文的欲望,课堂效果更佳。

四、创设情境,激感

语文教材有很多篇目是充满激情的作品。教读这些作品时,必须激起学生的情感,引起学生在感情上的共鸣。从而使他们趣味盎然,积极主动参加到学习语文的活动中来。激感,必须创设情境。而创设情景,必须以“课文情”为基调,以真挚的“教师情”来诱发、激励、唤起“学生情”。教师应设法来一个“一枝一叶总关情”,达到“一切景语皆情语”的境界。音乐作为一种诉诸人的听觉艺术,是一种最能调动人的情感、抚慰人的心灵的艺术。它对渲染情境、创造气氛能发挥很好的作用。教读《春》时,插放带有鸟儿娇声啼鸣的一段音乐设置情境,就能有很好的感染力。学生陶醉于春天的“鸟语花香”之中,就会极有兴致学习这篇文章。

五、设疑问难,激发兴趣

孔子说:“学而不思则罔”。程颐也说过:“学者先要会疑”。思维永远是从问题开始的。在课堂上教师如果能教会学生抓住文章的疑点,恰当地为学生设置悬念,提出问题,揭示矛盾,破解疑团,就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参与意识,就能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教给学生科学的思维方法,不仅能提高学生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还能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提高学生的智力水平。教会学生质疑的方法,矫正他们的依赖心理,培养学生探究式的学习习惯。教学《绿色的办公室》时,教师先设“疑”:同学们,你们到过老师或者父母亲工作的办公室吗?办公室里都有些什么?发现这些办公室有什么特别的地方吗?然后揭题:世界上就曾经有过一个非常特别的办公室,它叫作“绿色的办公室。这样巧设疑问,能把学生带入一个有障碍但又并非不可逾越的境界,使学生思而不解,欲罢不能,顿生强烈的求知欲。

总之,语文教学活动是生动活泼的。教师应重视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才会融入语文课,并乐在其中。师生课上相得益彰,这样,才能实现课堂教学的最优化。

作者单位:陕西省子洲县教研室

上一篇:浅谈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德育教育 下一篇:我快乐\幸福的音乐教学理念是从学困生开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