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善科技创新链条 加强技术转移工作

时间:2022-09-04 07:06:53

完善科技创新链条 加强技术转移工作

大学如何实现其教学、科研、社会服务功能的协调?如何更好地实现成果转化和技术转移?如何利用自己的科技优势积极参与经济建设?如何参与国家创新体系建设?随着“国家科技大会”的召开,“十一五规划”的出台,众多的问题又一次被提上了议事日程,如何在新的历史形势下,寻找这些既是老问题又是新问题的破解之道,北京科技大学在这方面进行了很好的尝试。

加强技术转移工作是大学的历史使命

技术转移是指:技术在国家、地区、行业内部或之间以及技术自身系统内输出与输入的活动过程,包括技术成果、信息、能力的转让、移植、引进、交流和推广普及。技术转移是构成国家自主创新体系的关键环节,如何运用技术经营手段打通技术转移过程中存在的诸多瓶颈,加速实现科研成果的技术转移,已成为我国科技和经济政策面临的一个重大课题。《国家中长期科学与技术发展规划(2006~2020)》明确指出:“大学是我国培养高层次创新人才的重要基地,是我国基础研究和高技术领域原始创新的主力军之一,是解决国民经济重大科技问题、实现技术转移、成果转化的生力军。”2006年8月,在上海召开的“技术转移与技术经营圆桌会议”上,科技部徐冠华部长指出:“我们现在面临的是要建立一个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技术转移机制。在这方面我们的任务非常艰巨,相应的机构、政策、法律基本上都是空白点,需要我们大家共同努力解决这些问题。”

现阶段,中国特色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的重点:一是建设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并将其作为全面推进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的突破口;二是建设科学研究与高等教育有机结合的知识创新体系;三是建设军民结合、寓军于民的国防科技创新体系;四是建设各具特色和优势的区域创新体系;五是建设社会化、网络化的科技中介服务体系。以大学为主体,从技术转移的视角来理解构建国家创新体系的五个部分就是:加强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之间的技术转移,加强科研院所与高校间的技术转移,加强军民之间的技术转移,加强区域之间的技术转移和加强技术转移中介机构自身的建设。

新时期大学科技创新链条的构建

大学的科技创新链条如何构建是关系大学发展的重大问题。北京科技大学的创新链条由如下几个环节组成:(1)了解国家及企业发展过程中的重大科技需求;(2)搭建自主创新平台;(3)开展科学研究、创造创新成果;(4)加强技术转移、实现成果转化。在“国家科技大会”和“北京市科技大会”精神的指引下,北京科技大学努力提升学校的自主创新能力,并结合学校实际提出了“转变三个工作理念,闯出三条创新路线,盯住三项重大需求”的科技创新框架。

在“十五”期间科技创新取得重大进展的基础上,“十一五”开局之年在针对国家和企业需求搭建自主创新平台建设方面取得跨越式发展,先后承接了国家发改委“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专项支持下的“重大工程结构材料服役安全试验装置”,科技部“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专项支持下的“材料科学数据共享网”和“材料自然环境腐蚀试验台网”,教育部“优势学科创新平台”专项支持下的“冶金与新材料优势学科创新平台”等重大项目。这些项目的建设和实施必将大大提升我校创新能力,提升我国在相关领域的科学研究水平,为国家输送更多的创新成果。

加强大学的技术转移工作

在了解科技需求、搭建创新平台、创造创新成果的同时,北京科技大学对技术转移工作也非常重视,并开展了一些有益的探索,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十五”期间,学校共产生科技成果近千项、获国家和省部级奖励128项。丰硕的成果为学校开展技术转移工作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北京科技大学的技术转移工作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

与企业共建研发中心

加强产、学、研合作,通过与企业共建研发中心,开展联合开发,帮助企业成为自主创新的主体。“十五”期间教育部与宝钢、鞍钢、武钢、首钢共建北京科技大学,学校与首钢、首创纳米等40余家企业共建了联合研发中心,与2000余家企业开展了联合研发。学校与企业的合作经费从2000年的1亿余元增长到2005年的5亿余元,帮助企业解决了一系列重大科技问题。

与科研院校共建研究平台

加强与科研院、高等院校之间的结合和资源集成,加强社会公益科研体系建设,形成一批高水平的、资源共享的基础科学和前沿技术研究基地。学校与北京钢铁研究总院、北京有色研究总院、北京矿冶研究总院等机构发起成立了国家新材料工程技术创新服务平台,与国内100余所、国际50余所大学建立了校际合作关系,在新材料、冶金等领域共建了研发平台。

加强军民技术开发

加强军用技术和军民两用技术的开发和应用,十五期间我校共承担军工项目90余项,产生成果数十个,2006年初我校通过了“军工产品ISO9000认证”。

加强技术转移工作

加强区域创新能力的支撑和区域间的技术转移,北京科技大学利用自身的科技创新优势与北京市开展广泛合作,“十五”期间与360多家企业、累计合作项目510多个,合作经费1.2亿元,获国家及市级奖励30余项,与北京市教委、科委、中关村管委会、工促局、乡镇企业局、海淀、延庆、宣武、顺义等政府部门建立了广泛的合作关系,北京科技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作为中关村科技园的有机组成部分凝聚了140余家从事高新技术成果产业化的中小企业。

培育中介服务机构

大力培育和发展各类科技中介服务机构,充分发挥学校在科技中介服务中的重要作用,引导科技中介服务机构向专业化、规模化和规范化方向发展。几年来学校主导成立了:北京科大方兴孵化器、北京科大科技园、北京科大留学人员创业园、北京科大分析检验服务平台、新材料北京市技术转移中心等科技中介服务机构,为技术转移工作的全方位、多形式、高效率的开展提供了保障。特别是2005年在北京市教委和工业促进局支持下成立的“新材料北京市技术转移中心”作为专业从事技术转移的机构正在朝着专业化、规模化、规范化、市场化的方向前进,中心引入先进的“技术经营”理念,开展包括北京科技大学在内的北京高校新材料领域的技术转移工作,经过一年多的运行已经逐步进入正轨并取得阶段性成果。

技术转移是科技创新体系的重要内容,是科技工作链条中的中间环节,是实现科技成果转化的推进器。新的历史时期,北京科技大学正在朝着建设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的目标奋勇前进。加强技术转移工作作为其实现这一宏伟目标的重要举措正在被积极落实、稳步推进。相信学校一定能够继续发扬“学风严谨、崇尚实践”的优良作风,创造出更多、更好的科技成果并成功地实现转化,为国家的创新体系建设和经济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上一篇:校企合作打造交通土建专业精品 下一篇:谈高校大学生创业的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