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转课堂在城市寄宿制学校应用的实证研究

时间:2022-09-04 05:42:51

翻转课堂在城市寄宿制学校应用的实证研究

摘 要:为了探究翻转课堂是否适应城市寄宿制学校的英语教学,作者随机抽取了咸阳市X中学40名学生进行了翻转课堂教学实验。实验采取实验组与对照组前后测模式。三周实验结果显示,开展翻转课堂学生测试成绩明显优于对照组学生。这为寄宿制学校开展翻转课堂教学提供了实证参考。

关键词:翻转课堂;城市寄宿制学校;英语;实证研究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8454(2017)08-0010-03

一、研究背景

1.翻转课堂

翻转课堂起源于1997年,哈佛大学教授艾里克・马祖尔(Eric Mazur)在其书中阐述了他的新方法――同伴教学法(Peer Instruction),这为翻转课堂的产生以及强调学生主动学习起到了重要作用。2004年,为了帮助远在孟加拉国的侄子辅导功课,美国人萨尔曼・可汗(Salman Khan)在美国利用互联网为他制作了教学视频,最终取得了不错的辅导效果。2007年,美国林地高中(Woodland Park High School)化学老师乔纳森・伯尔曼(Jonathan Bergmann)、亚伦・萨姆斯(Aaron Sams)为了帮助缺课学生辅导功课,录制视频并上传到网上,受到了该校学生的大力追捧。2011年,萨尔曼・可汗在TED大会上发表了“用视频变革教育”的演讲,推动了翻转课堂在全球的风靡,受到了全球学生的广泛追捧。

翻转课堂是以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和自主学习理论为指导,以信息技术为支撑的一种新型教学模式(杨静静,2016)。它的基本理念是:课前预习,课中辅导,先学后教,当堂训练。其基本模式可以用图1表示。

2.城市寄宿制学校

城市寄宿制学校,是位于市区、每周5天24小时在校学习与生活的学校。在传统课堂教育模式的指引下,为了提高升学率,部分城市寄宿制学校采取填鸭式教学,强迫学生抓住更多时间学习,试图“最大化”激发学生学习潜能。短期来看,这种模式的确能够激发部分学生的学习潜能,但长远来看,由于过分强调语言与数理智能而忽视音乐等其他智能①全面发展与评价,它扼杀了学生的个性,致使学生习惯“被动学习”,主人翁意识淡薄,漠视学校甚至自杀。

对于上面问题,笔者提出以下研究问题(1)城市寄宿制学校能否开展翻转课堂教学模式?(2)采取翻转课堂教学的实验班与采取传统教学模式的对照班学生在实验前后的英语成绩有没有显著差异?

二、研究设计

1. 实验对象

市某寄宿制学校――咸阳市X中学高一年级2个班学生,实验班20人,对照班20人。

2.研究方法与测量工具

本研究采取定量研究的方法。实验开始于2016年5月3日,结束于5月25日,共三周时间。教学内容以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英语4(必修)UNIT 5的语法“构词法”为例,学生学习微课的载体为安卓手机、苹果手机与MP4播放器②。前测以一般的课堂练习形式,于5月3日进行,采用2016年全国高考英语试题(I卷),运用SPSS软件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显示2个班没有显著性差异存在(p>0.05)(见表2.1)。后测于5月25日进行,测试题由笔者自编:含填空题10个,单选选择题20个,经过相关检验,信度和效度系数均达到了统计标准。

三、研究过程

1.制作微课与学习任务单

5月4日,笔者利用录屏软件“屏幕录像专家V7.5”,制作了一段关于“英语构词法”的长度为8分20秒的视频,并制作了《课后学习任务单》,内附清晰的学习要求,于5月4日早上10:00下发实验班学生。在下发之前,作为预习指导,笔者把实验班学生随机分为5个学习小组,每组1名优生(代号A1)、1名中等生(代号A2)、2名后进生(代号B),然后告知学生认真观看微课并查阅参考书做好学习笔记,之后独立完成学习任务单,遇到问题时先独立思考,之后可以求助于同学,若问题仍没有解决,要做好记录,在课上以小组为单位提出并及时解决。上课时间为两周以后的5月20日。③

2.“导演”教学

5月20日下午16:40分,笔者组织实验班学生开展了课堂教学。上课环节设为5步。一是导入。笔者用1分钟的时间介绍了构词法的地位和重要性。二是预习展示。笔者把“学习任务单”的参考答案投放在投影仪上,让学生快速核对答案,并交流自己的学习情况。笔者课前安排了2个小组,把自己的“思维图”展示在后黑板上,他们安排1名B生讲解学习情况,之后由其他组的学生进行质疑、补充。质疑由其他组B生提出,答疑和补充由其他组A1和A2生提出。共花费约11分钟时间。三是诊断测试。笔者课前要求各小组把自己设计的检测题写在各自的小黑板或PPT课件上,课上有3个小组展示了自己的检测题供全班学生练习。本环节共花掉10分钟时间。之后,教师给学生3分钟时间,以小组为单位,讨论课前学习与刚才练习题中存在的问题并把问题汇总给一名同学。四是教师答疑。教师让有问题的小组每组派1名代表现场提出自己的困惑,老师当场解答,持续时间大约8分钟。五是评价。教师下发《学习效果评价表》,学习对照评价表开展自评与互评。在大多数学生完成评价表之后,本堂课还剩下约3分钟的时间,笔者留给学生自由讨论。 5月20日晚21:20-22:00,笔者对对照班采取传统的讲授法,进行了该语法的教学并布置了课后作业;5月21日,笔者对对照班学生的课后作业进行讲解。

四、结果与讨论

1.研究结果

通过三周的翻转课堂教学实验,实验班与对照班成绩存在较为明显的差异(p

2.讨论

(1)微课制作应坚持“短、小、精、悍”原则

微课是以阐释某一个知识点或解决某一个问题为目标,以短小的视频为表现形式,以学习或教学应用为基本目的的一种支持多终端的数字化资源。在制作过程中,一要时间短,对高中生来说,要控制在八分钟以内;二要体积小,方便传播,应控制在50MB以内;三是内容精炼;四是效果强悍,要系统、透彻,不能泛泛而谈。

(2)课堂中“引导预习”不是“布置作业”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就像自行车的链条,一环扣一环。课前的预习为课上的展示做准备,课上的展示、练习、答疑与自我评价标志着一堂课的结束。如果课堂上最后一个环节仍然为“布置作业”,学生把有限的时间花在了上一节课上,必然没有足够的时间开展新课的预习,这使得翻转课堂只能流于形式,起不到实质性效果。

(3)教师要直面挑战

翻转课堂模式下的课堂教学,教师看似讲得少了,但是对教师的要求却比传统课堂更高了,因为教师在课前要花大力气制作微课与导学案或学习任务单,微课与导学案设计得好不好,直接影响学生对于知识的理解与学习的效率。因此,教师要胜任翻转课堂教学,必须要熟练掌握视频录制与加工技术,因为要用更多的时间追踪和帮助学生。

(4)承认翻转课堂不等于对传统教学模式一票否决

传统课堂采取讲授法模式,重点难点突出,易于学生形成系统的知识体系。翻转课堂应该是对传统教学模式的优化,而不是全面否定传统教学模式。它承认讲授法的优点,但否定“满堂灌”的蛮干做法,立足于学生的主动学习、探究学习,而不是被动的接受式学习。

(5)教师在课堂上“能不讲就不讲”

翻转课堂的课堂活动以学生展示为主,教师所扮演的角色实质是“教练员”与“观察员”。因此,在课堂上,教师要相信学生、依靠学生,不要总是怀疑学生,要把讲的时间尽量留给学生,在学生都无法解答的时候,再显身手,做到“不鸣则已,一鸣惊人”。

(6)要高度关注后进生以及学习兴趣不足学生

翻转课堂要求学生在课外,利用业余时间观看视频以及搜集相关资料进行自学,这对于学习目的性强、学习自觉性高的学生来说应该不存在问题,但对于后进生以及学生兴趣不足甚至极度厌学的学生来说,或许起不到作用甚至起反作用。对于这些学生,一方面可以引导其他同学对他们进行一对一帮扶;另一方面,教师要走进他们的内心世界,除了进行学习方法的指导,还要帮助他们查找问题,鼓励他们一步步解决问题。

五、结论

通过研究,笔者得出以下结论。一是翻转课堂在城市寄宿制学校是可以开展的。二是接受翻转课堂教学的学生考试成绩明显优于没有接受翻转课堂教学的学生。为更好在寄宿制学校运用翻转课堂进行教学,笔者建议寄宿制学校为翻转课堂提供充足的硬软件条件,比如高速校园网建设、微课平台建设、电子书包的配备、虚拟演播室的建设以及给教师提供高质量的笔记本电脑、录课笔。此外,应给予学生更多自习时间,给予老师充足的备课时间,这样师生才能更好地投入高效的教与学活动中。

参考文献:

[1]Brunsell,E.,&Horejsi,M..Flipping your classroom in one “take.”[J].The Science Teacher, 2013,80(3):8.

[2]Fulton, K..Upside down and inside out:Flip your classroom to improve student learning[J]. Learning & Leading with Technology,2012,39(8).

[3]胡琼.利用翻转课堂促进高中英语教学改革[J].英语画刊(高级版),2016,(7):42.

[4]廖志瑛.浅析高中英语教学中“翻转课堂”模式的挑战与策略[J].考试周刊,2016,(56):105-106.

[5]彭鹏.基于任务链设计的翻转课堂模式在中学英语教学中的运用[J].新课程(中学),2016,(3):62.

[6]商文.高中英Z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探究[J].考试周刊,2015,(83):95-96.

[7]吴p.翻转课堂视界下高中英语有效教学模式研究[J].英语教师,2015,(18):106-107+113.

[8]杨静静.基于“微课”的翻转课堂模式在高中英语教学中的应用[J].英语教师,2016,(4):113-117+120.

上一篇:生物制品企业研发项目质量管理浅析 下一篇:基于HTP的电力移动交互平台网络加固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