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项目的《网络综合布线》课程理实一体化教学思考

时间:2022-09-04 02:39:03

基于项目的《网络综合布线》课程理实一体化教学思考

摘要:综合布线课程是计算机网络专业的专业核心课程,为学生将来从事网络工程、网络管理的工作奠定基础。该文针对目前综合布线课程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体现工学结合的一体化教学的新模式,并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介绍了一体化教学的实施情况。

关键词:综合布线;项目教学法;理实一体化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3044(2012)18-4477-02

网络综合布线是计算机网络专业的核心专业课程,它涉及众多理论和工程技术问题,在专业的课程设置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和作用。该课程涉及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控制技术与建筑技术等多个学科领域。随着计算机网络的逐步成熟和多媒体、智能化系统应用的不断丰富,传统的布线和施工技术不再适应新的发展,综合布线技术逐渐成为主流。

1课程的内容和特点

网络综合布线课程不仅要求学生具备基本的网络施工技术和技能,还要具备工程规划设计、组织管理、系统调试的能力,在整个项目实施的过程中严格遵循工程标准。综合布线课程一般包括综合布线系统概论、网络传输介质、布线器材与布线工具、综合布线系统设计、综合布线工程施工技术、项目管理与工程监理、综合布线系统测试、系统的验收与鉴定等主要内容。通过课程学习,使学生能够熟练掌握一线所需要的专业技术和技能,毕业后可以直接从事网络布线工程师、布线测试工程师、项目经理等专业工作。

该课程理论与实践结合紧密,涵盖内容广泛与工程实际结合紧密,专业技术性强,要求学生掌握的知识和技能多,一般的教学模式很难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2现阶段存在的局限

2.1理论与实践脱节,授课内容亟待整合

综合布线系统概论、常用标准、系统设计等理论内容涉及面广,与实践结合紧密,网络传输介质、布线器材与布线工具、工程施工技术等实践性较强的内容也需要扎实的理论指导,把他们孤立的讲授很难收到应有的教学效果。

有的教师为了避免麻烦常常分阶段讲授理论和实践,通常先把理论知识集中在一起在教室讲授,然后再到实践场所进行集中实践,这样的授课方式造成了理论与实践的脱节,严重影响了教学效果。大多数教材的编写采取的也是理论指导实践的模式,通常先介绍理论然后讲授实践技能造成教材内容空泛,与实际应用脱节。

这些都影响了教学效果,好的作法是根据工程实际以工程项目来组织教学,把理论教学寓于实践中,或是在实践体会中总结理论对授课内容的理论和实践进行有效的整合,提升教学效果。

2.2授课方法不科学,缺乏有效性

该课程实践项目多,需要掌握的操作、施工技能密集,与理论结合紧密,是一门专业特点明显的课程。如果强化实践忽略理论就会造成只掌握施工技巧而不能进行项目规划设计,只能成为普通技术工人,阻碍学生的职业发展,如果重理论轻实践就会造成实践技能掌握不够,不能适应社会需求,达不到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

在现有的教学中一般采用“先理论再实践”的方法,将理论和实践生硬的切割开,削弱了他们之间的有机联系,使得学生缺乏感性认识,重复性的无效讲授较多,缺乏有效性。该课程宜采用项目组织教学内容,用理实一体化的教学方法,紧密结合工程实际,营造与实际工作相接近的学习环境来进行教学。

2.3实践方式匮乏,无法接轨实际需要

现有的综合布线课程实践环节存在以下主要的问题:

1)没有完善配套的实践场地和设施。该课程实践环节众多,需要建立完善的配套实践场地和设施,配备完整的专用工具和足够的工位。有些学校不具备应有的条件,工具不全,工位不够,在实践中等的时间多练的时间少效率低下,使得实践的效果大打折扣。

2)现有的实践局限于实验室或仿真设备,缺乏实际工程项目的实践体验。实验室或仿真设备能使学生掌握基本的技能,但不会使学生获得一线的施工经验和施工技能,导致学生的技能经验不符合社会的要求,不利于学生快速的融入社会真实岗位。

3)随意精简实践实训环节,导致学生动手实践能力很差。实践课程准备工作复杂,实训开销大,加之有些院校不够重视实践课,使得实验开出率偏低,学生实践能力得不到全面系统的锻炼,无法胜任社会的岗位,影响了其工作和就业。

3基于项目的理实一体化教学设计

为了培养出社会上需要的具有一定理论基础、较高的综合素质、较强的实践应用能力的应用型工程技术人才,需要结合课程特点分析现有问题来组织和实施教学活动。

在实践中,秉持“以能力为本位,以就业为导向,以发展为目标”的教学改革思想,构建符合课程特点的基于项目的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理论和技能。

基于项目的理实一体化教学是通过整合基础理论和实践环节,以培养技能尤其是动手能力作为教学的重点,强化实际应用,引入实际的工程项目组织课程教学,把理论、实验、实训融为一体,形成体现工学结合特色的教学模式。

3.1灵活选择教学方法

教育方法是教育的客观规律和原则的反映和具体体现,正确地运用各种教育方法,对提高教学质量,实现教育目的,完成教育任务具有重要的意义。

在实际的教学中根据具体内容和要求,灵活的选择教学方法。1)创设情境法。对于工程项目的招投标、项目需求分析等内容,教学中采用创设情境的方法来组织教学,使学生能获得较为真实的体验。2)项目教学法。对于较为复杂的工程设计、工程施工等内容采用项目式方法来进行教学,理论与实践有机整合这也是理实一体化模式中最常采用的教学法。学习后期在学生掌握基本技能的前提下可以用真实的项目来进行教学,提高学生实践的效果。3)参观见习法。有的内容如工程管理、施工总结、工程阶段反馈等在教室授课往往效果较差,学生的学习热情不高,为了进行有效教学,可以与校外合作单位或实训基地联系,到现场进行参观和见习,不断强化学生的工程意识、工程技能。

3.2科学整合课程内容

教材的编写受到一定条件的制约,内容和顺序上可能不利于技能的掌握,这就需要结合实际工程的实施过程,科学整合课程内容。实践中以项目的方法理实一体化的模式将课程内容整合为一个完整的工程项目,有条件的可以与合作单位合作直接以实际工程来组织教学,将课程设计成若干子项目,将课程内容重新组织,理论和实践分别蕴含于不同的子项目中,提升教学效果。

3.3合理构建评价体系

课程的合理评价对授课者和听课者都很重要,科学、客观、公正的评价体系能合理反映教学的效果和不足为进一步的改进和提高提供有效的依据,进一步缩小企业、社会要求与学校标准的差异,有效推进校企合作,深化教学改革。

1)谁来评价?

评价的主体包含团队评价、教师评价和专家评价,不同的评价项目不同的评价主体有不同的权重比,这样能更合理、科学的发挥各自的优势。

2)怎样评价?

一张试卷定优劣的评价方式肯定不适合网络布线课程,可以采取过程式评价方法,对整个教学过程、内容进行评价。评价可以是子项目评价,阶段性评价、测验性评价、综合实践评价等,对于整个课程的评价应该由不同阶段的评价综合而成。

4有待改进的环节

当然,在综合布线课程实施理实一体化教学的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需要进一步解决。譬如,把实际工程项目作为实训时,如何保证工程的进度与质量是一个大问题,因为大部分学生缺乏参与实际布线工程的经验,实训的时间一般较短。又如,在实际工程中,管槽系统的安装、水平和垂直路由的打通、网线和光纤的敷设往往需要花费学生大量的时间,有时候配线架的端接、光纤的熔接以及认证测试不得不推迟到实训安排的时间之外由小部分学生来承担,给学生造成“虎头蛇尾”的感觉,因此在实际项目中如何保障好每个学生都能参与布线实训的每一个环节也是一个需要规范的问题。再者,实际工程进行的场所范围一般比较大,指导老师常常要在几个大楼房里来回巡视,并且要对每个学生每个环节的技能掌握情况给出评分,这些都与传统教学模式下的情况有很大差别,也是需要进一步规范的问题。学生的施工安全问题也是学校、教师、家长和学生关注的问题,需要建立合理的管理体系,解除各方的后顾之忧。

参考文献:

[1]姜大源.关于职业教育课程体系的思考[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3(5).

[2]刘省贤.综合布线技术教程与实训[M].2版.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

[3]余明辉.工程项目实践教学模式探索[J].番禺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2).

上一篇:基于工作过程(项目)导向的教学摸式探索与实践... 下一篇:宜兴220kV广汇变智能站自动化系统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