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办高校英语第二课堂活动现状分析

时间:2022-09-04 09:42:38

民办高校英语第二课堂活动现状分析

摘要: 本文阐述了第二课堂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重要作用,分析了民办高校英语第二课堂活动开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并提出了优化英语第二课堂的对策。

关键词: 民办高校 第二课堂 现状分析

1.引言

近年来,高等教育改革不断深入,对大学英语课堂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教育部在颁布的《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中提出:“大学英语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英语综合应用能力,特别是听说能力,使他们在今后工作和社会交往中能用英语有效地进行口头和书面的信息交流,同时增强其自主学习能力,提高综合文化素养,以适应我国经济发展和国际交流的需要。”因此,大学英语教学既要兼顾语言知识的教授,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和自主学习能力,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的语言知识进行广泛的语言交际活动。然而,光靠课堂教学,并不能为学生提供实践英语的时间、空间和机会。因此,有必要营造一个理想的英语实践环境,补充课堂教学,给学生创造更多进行语言交际的机会,调动其英语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由此可见,第二课堂是当今大学英语课程教学不断发展的必然产物。针对如今民办高校中英语第二课堂活动的开展情况,如何优化第二课堂是发人深省、亟待解决的问题。

2.第二课堂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作用

高校英语第二课堂是指学校在课堂教学外为学生营造体验英语、学习英语和实践英语的环境及活动,是整个英语教学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第二课堂具有内容广泛、形式多样、实践性强等特点,能弥补英语课堂教学的不足。具体来说,开展第二课堂活动有以下作用:

2.1激发英语学习兴趣。

苏霍姆林斯基说:“兴趣的源泉在于运用。”第二课堂活动是学习者自愿参加的,没有考试的压力,他们可以轻松愉快地,有时甚至以一些新奇的方式来学习英语,有助于激发和保持其英语学习兴趣,继而更有效地学习英语。另外,对于那些英语成绩不好的学生,他们可以弥补英语语言知识上的欠缺,发挥其语言交际能力,用英语进行交际活动,这样其自信心在活动中得到增强,会激发其英语学习兴趣,进而促进英语学习。

2.2弥补课堂教学在时间和内容上的不足。

大学英语课堂教学时间有限,且其教学内容大多拘泥于课本教材,有时甚至与整个社会的发展脱节,远远不能满足学习者实际语言交际活动的需求。而第二课堂恰恰能在时间和内容上弥补课堂教学的不足,特别是有针对性地安排第二课堂活动能使学生得到更多自主学习、锻炼其语言能力的机会,使其学习内容更具适应性和针对性。

2.3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发展。

学生可以根据个人兴趣、爱好和特长来自由选择第二课堂活动方式,这意味着,在活动中他们会更积极,更主动,语言实践过程中将更清楚地认识自己,发挥自己的长处。同时,开展第二课堂活动能增加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流,有利于师生间互相了解,也有利于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因材施教,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拓宽学生全方位发展的空间。

3.大学英语第二课堂活动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

调查发现,民办高校英语第二课堂活动现状并不令人满意,存在不少问题,如:活动策划管理混乱,缺乏系统性、连续性;学生参与面小;教师课堂教学任务繁重,无力参与和指导第二课堂活动;经费不足,活动效果不明显等。究其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3.1对第二课堂活动的重视程度不够。

在中国的大多数高校,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通过率仍是衡量大学英语教学成绩的重要指标。即使四六级考试也在不断改革,高校逐渐取消了其考试成绩与学位挂钩的规定,但各招聘用人单位仍然将其作为考查应聘者英语水平能力的凭证。学校和用人单位对考试成绩的看重也造成学生对考试的重视。以上这些都无形地阻碍了大学英语第二课堂的开展。

学校看重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通过的成绩而轻视大学英语第二课堂,相应地,对第二课堂活动的管理并没有投入太多的精力和时间,致使其管理混乱。对教师来说,其课堂教学的工作量大,第二课堂活动都是义务参与,使得教师们既没有精力时间参与第二课堂,又没有较高的积极性,也就甚少有老师指导第二课堂活动。就学生而言,他们英语学习兴趣不浓厚,自主学习能力不强,并没有认识到英语第二课堂活动对其课堂学习的促进意义,即使参与活动,也没有很明显的效果,而且活动的趣味性不强,无法吸引学生,致使学生参与面小。

3.2第二课堂缺乏系统规划、管理和指导。

调查表明,学校曾举办过各种各样的第二课堂活动,比如口语演讲比赛、英语角、英语播音大赛等。这些活动主要由学校里的社团组织,并没有系统地进行规划。而且有时没有英语教师指导,很难将第二课堂与课堂教学结合起来,没有系统的英语教学目标和计划,随意性很大,管理不规范。正因为有些是学生团体组织的活动,没有系统规划,很可能出现的情况是今年举办了的活动,明年是否还继续举办也不确定,这造成第二课堂活动的不连续性和无序状态。

3.3第二课堂活动经费短缺。

经费短缺是第二课堂存在多方面问题的一个重要原因。开辟英语第二课堂需要一定的经费购置设备、开展活动等。但对于完全无国家教育补贴的民办高校,学校为节约成本不愿将经费投入第二课堂活动中去,即使有投入,也是相当少的,这就制约了第二课堂的进行和开展。另外,经费投入少也影响了教师参与的积极性,而在没有教师长期指导的情况下,仅靠学生,第二课堂活动是很难持续下去的。

4.加强大学英语第二课堂的建设

鉴于民办高校自身的情况,可以从以下方面优化大学英语第二课堂建设。

4.1精心策划适合本校学生的第二课堂活动。

第二课堂活动的目标之一是不断激发和保持学生英语学习兴趣,因此第二课堂活动必须有系统性、连续性。这就要求活动开展之前,活动的内容形式等各方面要认真细致地策划。最好的方式是由学校管理层充分考虑学生与教师的意见,总体负责策划管理建设真正适合学生的第二英语课堂活动。

4.2建设高质量、高水平的指导教师团队。

20世纪30年代美国现代西方教育哲学重要流派之一永恒主义的倡导者艾德勒认为,教和学是合作的艺术(陆有铨,1997)。教师是指导者,学生具有天然的自主性,教师的感召力、创新精神直接影响被指导者——学生。因此,英语第二课堂活动需要一支分工明确、精诚合作的指导教师团队对第二课堂活动实行高效。分级指导,才能确保该活动能真正发挥其与课堂教学互补的作用,才能保证活动开展的质量和水平。

4.3推行第二课堂活动课程化、学分化。

大学英语是必修课程,其受众是所有在校大学生,这为大学英语第二课堂提供了广泛的参与基础,但是第二课堂不同于课堂教学,学生对是否参加有自主选择权。一般情况下,有特长、能力强、性格外向的学生参与积极,性格内向、无特长的学生参与较少。这些因素造成了学生参与度不均衡,参与面不广,将第二课堂活动课程化、学分化会在一定程度上扩大参与面,使得大多数的学生都有机会通过第二课堂来学习英语,实践英语。

4.4建立配套专项资金,支持第二课堂活动开展。

为保证第二课堂活动的开展,必须建立配套专项资金,支撑第二课堂活动的开展,包括设备购置、场地租赁、评审费用、宣传海报制作及学生奖金奖品的购置等,至少从硬件上保证大学英语第二课堂教学的有序性和持久性。

5.结语

总之,大学英语第二课堂活动是英语课堂教学的一个重要补充,也是达到目前中国高校英语教育目标的重要途径。然而目前民办高校中所开展的第二课堂活动情况并不令人满意,还需要学校管理层、大学英语教师和学生三方共同努力,以期建立、健全及优化英语第二课堂活动体系制度。

参考文献:

[1]黄立鹤.大学外语文化建设与思政教育新途径[J].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9,(8):62-63.

[2]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3]李岩,王桂敏.强化第二课堂教学,提高英语听说水平[J].山东外语教学,2005(6):56-58.

[4]陆有铨.现代西方教育哲学[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97:202.

基金项目:武汉理工大学华夏学院教学研究项目。

上一篇:从英语课堂沉默现象透视面子理论的影响 下一篇:灵感思维在数学教学中的培养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