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生命在等待中绽放

时间:2022-09-04 08:36:02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要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和应用的过程”。这一理念强调了学生学习过程是一个亲历实践、探究交流的过程。要探究,就要给学生足够多的时间,就要学会放慢脚步等一等,给学生一个知识重组和内化的过程,让学生在等待中思考、探究、反思、交流、纠错,在等待中彰显个性,让生命等待中绽放

一、让学生在等待中思考

《教师的20条修炼》中提到:“教育是一种慢的艺术,是一种等待的艺术。教育需要等待,需要耐心,需要平和、平实,甚至需要温和、温情。”在平时的教学中,我们经常会遇到这种情形:有时教师出示一道思考题,反应慢的同学还在苦苦冥思,反应快的同学就迫不及待地汇报交流;在巩固练习时,有的同学只需三五分钟就完成习题,有的同学则要十来分钟甚至更长的时间。遇到这些情况,我们决不能被“假象”所迷惑,不能被极少数好生“牵着鼻子走”。要考虑大多数的学生,要学会放慢速度,给他们多一点时间,让他们去思考,去探究,去解答。绝不能怕耽搁时间就反复催促,让“独立思考”匆匆收场,让他们错过体验成功喜悦的机会。而对于思维敏捷的学生,在完成大家必做的习题之后,不妨给他们布置一些选做题,加大一点难度,这样就可以起到“培优补差”的作用了。

二、让学生在等待中探究

新课堂应该是学生知识发展的课堂,是学生能力提升的课堂。它要使学生经历由不知到知的过程,从不会到会的过程,由不能到能的过程。在数学课堂中,教师要给学生提供充裕的思考时间,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去分析、去发现、去探索问题,决不能当学生思维停滞时急于告诉学生现成的答案。

如在教学《长方形的面积》时,教师让每个学生准备一个长16厘米的毛线,让学生分别把这根绳子围城上7厘米宽1厘米、长6厘米宽2厘米、长5厘米宽3厘米、长4厘米宽4厘米的长方形,并让学生分别计算一下几次的面积,说说有何发现。通过探索实践,学生自然而然地理解了长方形的面积与它的长和宽有关,当长方形的周长一定的时候,长和宽越接近,它的面积越大,长和宽一样的时候,面积最大。

三、让学生等待中纠错

在学习完“乘法分配率”之后,教师出示两道练习题“(1)25+25×10(2)25×25×10,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在练习后出现以下两种错误;甲:25+25×10=(25+25)×10=500;乙:25×25×10=(25×10)+(25×10)=500针对错误,如果仅仅告诉他们正确的解题思路,可能下次遇到类似题目时还会出错。这个时候,我抓住时机巧妙地把学生分成甲、乙、丙(丙为正确的一方)三方,引导学生展开辩论。在辩论前,让学生先回过头来看一看书本,找一找有力的证据,然后再进行辩论。在辩论的过程中,甲乙双方渐渐败下阵来,意识到乘法分配率只适用于两个是的和或差与另一个数相乘的情况。通过这样的纠错活动,可以说学生对相关的概念原理的理解是越来越透彻了。

四、让学生等待中反思

荷兰著名的学者弗赖登塔尔说过:“反思是数学的重要活动,是数学活动的核心和动力。”课堂上,当学生出现差错时,教师不要急于修改、更正他们的错误,而要等一等,停一停,给学生多一点反思的时间,让学生在反思中不断的调整自己的认识,同化、重构新的知识。

比如在《解决春游中的实际问题》一课时,有这么一道题:27人乘车去某地,可租用的车辆有两种,一种车可乘8人,另一种车可乘4人,第一种车的租金是300元/天,第二种车的租金是200元/天,给出3种以上的租车方案。这样挑战性和开放性很强的题目极大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挖掘学生的潜能,经过合作探究思,学生设计了很多种租车方案。

方案一:租可乘8人的车3辆,可乘4人的车1辆。

方案二:租可乘8人的车2辆,可乘4人的车4辆。

方案三:租可乘8人的车1辆,租可乘4人的车5辆。

……

面对同学们给出的这么多种设计方案,教师给予充分的肯定和表扬后,然后让学生比较一下,如果从省钱的角度出发,你会选择哪一种租车方案呢?……经过一番反思比较,学生明白,租车时不仅要考虑车辆的乘坐人数是否合适,更要考虑到是否经济省钱。

五、让学生在等待中彰显个性

例如:两辆汽车同时从甲、乙两地相对开出,5小时后相遇。一辆汽车的速度是每小时55千米,另一辆汽车的速度是每小时45千米,甲、乙两地相距多少千米?

对于这样的应用题,学生想到了很多的解题方法。

方法一:先求出两辆汽车各行了多少米,在求出两辆汽车行驶的路程和,即得到甲乙两地相距多少千米。 55×5=275(千米) 45×5=225 (千米) 275+225=500(千米) 综合算式:55×5+ 45×5= 500 (千米)

方法二:先求出两辆汽车每小时共行多少千米,再乘以相遇的时间,即得到甲乙两地的路程。 5+45=100(千米) 100×5=500 (千米) 综合算式:(55+ 45)×5= 500 (千米)

方法三:甲乙两地的距离除以相遇的时间,就等于两辆汽车的速度和,由此可列方程解答。

设甲乙两地相距X千米。 X÷5=55+ 45 X= 100×5 X=500

方法四:甲乙两地的距离减去一辆汽车行驶的路程,就等于另一辆汽车的路程。由此可列方程解答。

设甲乙两地相距X千米。 X-55×5+=45×5 X-275=225 X=500

同样的一道行程性应用题,不同的学生却有不同的解法,有的学生可能掌握多种方法。

课堂上多一些等待,学生就多一些独立思考的时间、学生就多一些探究实践的体验、就多一些自我纠错的时机、就多一些反思交流的过程、就多一些个性彰显事例、就多一份精彩……,让生命在等待中绚丽绽放。

【作者单位:宿迁市宿豫区仰化中心小学 江苏】

上一篇:抓住各种时机积极“渗透” 下一篇:加强学生思维能力的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