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住各种时机积极“渗透”

时间:2022-10-28 11:57:02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思想就是教师根据教学内容、目的以及小学生心里特点进行思想道德的教育,培养小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良好的意志品格。利用语文教学中的听说读写等多种形式让小学生在语文学习中不知不觉的受到熏陶,将德育思想巧妙的与语文教学融合,在长期的德育思想渗透下,学生的思想意识得到培养,并逐步的形成健全的人格和健康的心里。

一、从语文阅读教学入手,将德育思想渗透到阅读教学中

语文教材中的文章,都是经过精心挑选、脍炙人口、文笔优美、具有一定教育意义的作品。因此,在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思想的重要途径就是阅读教学。教师可以让学生通过精读、细读、朗读和反复阅读的形式体会作品的思路,在阅读中品味感悟,在阅读中形成良好的语感,在阅读中受到思想和情感的熏陶。比如在《坐井观天》时,这篇寓言非常生动有趣,尤其是里面的对话,给小学生们讲述了一个寓意深刻的故事,深受小学生的喜欢,教师可以利用小学生对文章的兴趣,适时渗透德育思想。比如:小青蛙听到井外面的世界十分精彩,它特别想跳出井口看一看,教师可以让小学生说一说小青蛙跳出井口后,将会看到什么样的世界?有的小学生说看到绿油油的小草;有的小学生说看到满园的玫瑰,并闻到阵阵花香;有的小学生说看到了红彤彤的苹果;有的小学生说看到了高楼大厦;有的小学生看到了人类残忍的猎杀它的同伴;有的小学生说看到了大量树木被砍伐,鸟儿没有了家园等等。教师这时就应该适当渗透德育教育,可以用提问的方式问小学生有没有什么好的办法让小青蛙和我们一起快乐的生活呢?由于受到前面气氛的感染,小学生都纷纷举手,跃跃欲试表达自己的想法。有的小学生说做个广告牌,告诉人们动物是我们的朋友,要保护动物;有的小学生说阻止那些乱砍树、乱捕杀动物的人,如果不能阻止可以报警;有的小学生说要好好保护环境,不能把动物的家弄乱弄脏。这样的教学活动不仅有趣,吸引小学生的注意力,还能使学生的思想意识得到提高,尤其是环保意识和爱护动物的意识都得到了提高,学生的精神境界随之提高。

二、创设情景教学,在情境中自热渗透德育思想

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创设特殊的教学情景,让学生置身在教师创设的情景中,自然而然的受到熏陶。创设情景的方法实际上有很多,比如利用画面创设情景,利用音乐渲染情景,利用感人的故事创设情景,以取得良好的德育效果。例如在讲解《小珊迪》时,教师要深入研究教学内容,选择合适的、符合文章内容的音乐,首先在课堂上播放营造出悲切的气氛,然后教师再导入正课。这样的教学情景更容易让学生置身在文章中故事中,唤起小学生对小珊迪的同情之感、美好之感,进而使他们有深入探索课文的兴趣。

三、从语文作文教学入手,将德育思想渗透到作文教学中

作文教学是培养小学生语言运用能力的教学手段,小学生的内心世界通过作文能被反映出来,作文教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作文的要求是让小学生写出真情实感,不说空话、大话、假话。在作文练习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引导小学生认真仔细观察身边事物并积极思考,使小学生的创作积极性调动起来,这样就能收到良好的德育效果。例如,看图写话作文是小学生经常练习的,给出的是“一位带着红领巾的学生扶着一位老奶奶过马路”,让学生根据图意展开联想写一段话。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理解图片中的意思,教育他们帮助老年人是一种传统美德。在高年级作文练习时,教师一定要注意选材,在选材中渗透德育思想,比如让学生写“身边的发生的一件事”,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写同学之间的友谊、图书角的成立、班级干部的评选、小学生助人为乐的事情……让学生在创作的过程中形成团结友爱、关心集体、爱护集体、奉献的意识。

综上所述,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思想的方法有很多,比如在阅读教学中渗透德育思想,在作文教学中渗透德育思想,在情景教学中渗透德育思想等等。语文教师也应该抓住各种时机积极渗透德育思想,使小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形成健康的个性,受到思想品德教育,养成良好的意志品格。

【作者单位:苏州市姑香苑小学 江苏】

上一篇:基于建构主义的概念转变学习理论 下一篇:让生命在等待中绽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