孕妇产前焦虑的分析及应对措施

时间:2022-09-04 08:10:40

孕妇产前焦虑的分析及应对措施

摘要:目的: 对孕妇产前焦虑原因进行分析,并制定相应的临床干预措施,以降低孕妇产前的焦虑情绪。方法: 选取2013年1月至2014年5月我院收治的孕产妇100例,随机平分为两组,对两组孕产妇产前焦虑因素进行分析,其中对照组孕产妇接受常规临床护理,观察组孕产妇在焦虑因素分析基础上上进行针对性护理干预,比较两组孕产妇护理前后的焦虑情况和护理满意度,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观察组孕产妇护理后的焦虑程度明显低于对照组孕产妇,P

关键词:孕妇;产前焦虑;针对性;护理干预

分娩是女性一生中的一个重要阶段,但是由于孕妇在妊娠期间身体发生的一系列生理性变化,同时也由于对分娩时疼痛的恐惧[1],常常造成孕妇在产前会出现不同程度的焦虑。临床研究发现,产前焦虑对于孕妇的分娩结局会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因此如何有效的降低孕妇产前焦虑情绪对于保证孕妇的安全分娩和新生儿的安全均具有重要意义[2]。基于此,笔者对孕妇产前焦虑因素进行了临床分析,并在分析基础上进行了针对性护理干预研究,现将研究结果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2013年1月至2014年5月我院收治的孕产妇100例,年龄22~32岁,平均年龄25.9±5.2岁,经产妇21例,初产妇79例。100例孕产妇随机平分为两组,对两组孕产妇产前焦虑因素进行分析,其中对照组孕产妇接受常规临床护理,观察组孕产妇在焦虑因素分析基础上进行针对性护理干预。两组孕产妇的一般资料见表1。

表1 两组孕产妇一般资料比较

P>0.05,两组孕产妇在年龄、分娩次数、孕周等方面均没有显著性差异,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产前焦虑因素分析 通过对100例孕产妇的焦虑因素进行分析发现,其相关因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① 孕产妇担心分娩过程中出现意外,无法顺利进行分娩;② 孕产妇对子宫内胎儿的健康、安全情况的担忧[3];③ 孕产妇(尤其是初产妇)对分娩过程的恐惧;④ 孕产妇对医院医疗条件及医务人员技术水平的怀疑;⑤ 对分娩的心理准备不足,尚未做好当母亲的准备。

1.2.2 临床护理方法 观察组孕产妇在产前焦虑因素分析的基础上,开展针对性护理干预,即 ① 入院指导 孕产妇入院后护理人员应热情的接待孕产妇及孕产妇家属,同时由于孕产妇产前需要住在医院内,孕产妇对医院的环境比较陌生,此时护理人员应向孕产妇及其家属介绍病房条件及病房内的其他孕产妇,让孕产妇尽早熟悉医院环境,通过人性化的护理服务,给孕产妇一种家的温馨感[4],同时护理人员还应向孕产妇及孕产妇家属详细的介绍医院的相应的医疗条件和医务人员的医疗水平,增加孕产妇的安全感,提高孕产妇分娩的信心;② 心理疏导 孕产妇(尤其是初产妇)由于对分娩结局的不确定性及分娩中疼痛的担忧,会产生不同程度的焦虑感,此时护理人员应加强与孕产妇的日常交流,耐心的倾听孕产妇的倾诉,通过日常交流对孕产妇进行心理状态进行评估,并给予相应的心理疏导,排解孕产妇不良的心理问题,使孕产妇保持积极、健康的心态;③ 健康教育 部分孕产妇由于对分娩相关知识不了解,从而会产生一些不正确的观念,进而出现分娩前焦虑,针对此类孕产妇,护理人员可通过给孕产妇观看视频、教科图片等形式,让孕产妇了解分娩的全过程,纠正之前不正确观念,保证孕产妇的顺利分娩;④ 家庭的支持 孕产妇分娩前,护理人员应对孕产妇的家属进行正确的心理卫生宣教指导,指导家属正确处理好与孕产妇的态度,纠正“重男轻女”的不正确观念,让家庭主要成员共同参与到孕产妇的护理过程中,从而让孕产妇感受到家庭和医院的双重“人文关怀”,缓解孕产妇分娩前的焦虑感[5]。

1.2.2 临床观察指标 以两组孕产妇护理前后的焦虑程度和护理满意度作为观察指标,其中护理焦虑程度采用汉密尔顿(HAMD)焦虑度量表进行评价。

1.2.3 统计学方法 使用SPSS 13.0软件包对两组孕产妇的各项观察指标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其中计量资料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非等级计数资料进行Χ2检验,等级计数资料进行秩和检验,α=0.05

2.结果

2.1 护理前后焦虑程度比较

比较两组孕产妇护理前后的HAMD评分发现,护理前两组孕产妇的HAMD评分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护理后观察组孕产妇的HAMD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孕产妇。两组孕产妇的护理前后HAMD评分的比较结果见表2。

表2 两组孕产妇护理前后HAMD评分比较(_(_比)X±s)

2.2 两组孕产妇护理满意度比较

比较两组孕产妇的护理满意度发现,观察组孕产妇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孕产妇,两组孕产妇护理满意度的比较结果见表3。

表2 两组孕产妇护理满意度比较

注:Z=-3.457,P=0.001,P

3.讨论

随着社会的发展,孕产妇的分娩安全已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孕产妇的护理工作已成为临床产科护理的重点。开展孕产妇分娩前焦虑因素的分析[6],可为后期开展个性化的护理干预提供基础,提高产科护理的针对性,进而全面提高产科护理质量。本次临床研究发现,观察组孕产妇护理后的焦虑程度明显低于对照组孕产妇(P

总之,开展孕妇产前焦虑因素分析,并在分析基础上进行针对性护理干预,可有效缓解孕妇产前的焦虑感,对于提高孕妇的护理满意度,建立良好护患关系均具有重要意义,具有推广应用价值[8]。

参考文献:

[1] 崔玉荣.治疗性沟通在孕妇产前焦虑中的应用[J].齐鲁护理杂志,2014,20(6):87-89.

[2] 张艳丽.孕产妇产前心理存在问题分析及护理措施[J].医学信息,2011,(6):2708-2709.

[3] 李学勤.孕妇产前焦虑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J].家庭护士,2007,5(5):52-53.

[4] 李秀珍, 陶小明, 刁秀莲.妇产科病房护理风险因素分析及防范措施[J].全科护理,2011,9(7):1755-1756.

[5] 汪美香,傅萍. 孕妇产前焦虑对分娩结局影响的临床研究及干预对策[J]. 中国现代医生,2014,52(3):17-19.

[6] 李晶,乔昆,张鹏等. 孕妇产前焦虑及分娩结局影响因素分析[J]. 中国优生优育,2013,19(2):86-89.

[7] 李鸥,李娟,范扶民等. 300例孕妇焦虑的相关因素问卷分析[J]. 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2013,21(1):36-39.

[8] 王莉,陶芳标,巩辉等. 宿州市292名孕妇抑郁焦虑症状检出率及其影响因素分析[J]. 华南预防医学,2012,38(4):54-57.

上一篇:慢性心力衰竭临床诊治研究进展 下一篇:丙型肝炎患者血清丙型肝炎病毒核糖核酸与丙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