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隔姜灸治疗急性腰痛65例

时间:2022-09-04 06:19:22

中药隔姜灸治疗急性腰痛65例

急性腰痛为常见病、多发病,临床治疗方法很多。近几年来,笔者采用中药隔姜灸治疗急性腰痛65例,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1 一般资料

本组65例均系门诊病人,均有明显腰扭伤史。其中男39例,女26例;年龄最小21岁,最大68岁;病程在3天以内45例,4~6天15例,7~15天5例(病程较长者为经其他疗法治疗无效而来此求治者)。病变在单侧60例,双侧5例;伴有下肢不适6例。

2 治疗方法

(1)组方:生川乌、生草乌、乳香、没药、炮山甲、木香、赤芍、红花各等份,研末备用。

(2)选穴:主穴取阿是穴,配穴取肾俞、环跳、秩边、委中、阳陵泉、足三里、承山、悬钟。每次治疗选2~4穴,其中每次主穴必选,根据具体病情选1~3个配穴,随症配用。

(3)操作:灸前取生姜切成厚约0.3 cm的姜片,中间用中号缝衣针穿刺数孔,待用。

患者俯卧于治疗床上,将姜片1枚贴于所选穴位处,上置适量药末和艾炷,点燃。片刻药气即可透入皮肤。病人感觉灼痛难忍时可将姜片略提起,稍候放下再灸,药艾燃尽,再另换1炷,每穴灸5壮,每日1次,5次一疗程,1疗程后统计疗效。

3 疗效观察

3.1 疗效标准

治愈:疼痛症状消失,腰部活动自如;有效:疼痛症状减轻,腰部功能活动基本恢复;无效:1疗程后,症状、体征无明显改善。

3.2 治疗结果

本组65例中,治愈58例,占89.2%,其中大多只治疗1~3次;有效5例,占7.7%;无效2例,占3.1%。2例无效患者后经CT检查示为腰椎间盘突出症。总有效率96.9%。

4 典型病例

李××,女,41岁,干部,1998年10月25日初诊。4小时前因弯腰拾物时不慎,突感腰部疼痛不止,活动明显受限。查体:腰部呈强直状,活动不利,右侧第3、第4腰椎旁肌肉压痛明显。诊断:急性腰扭伤。取患侧阿是穴,配患侧环跳穴。在按上法治疗过程中,患者觉温热感向腰部疼痛处扩散,腰部有温暖舒适感,疼痛渐消,活动自如,1次而愈。2周后随访,疗效巩固,未见复发。

5 讨论

急性腰痛属中医“腰痛”范畴,多由外伤挫闪,用力失当或用力过重,致使气滞血瘀,经脉不通而成。本法采用生川乌、生草乌舒筋散寒止痛;乳香、没药行气活血止痛;赤芍、红花活血散瘀;木香行气止痛;炮山甲通经活络止痛,再通过姜片使热力温和持久,直达病所,起到行气活血、舒筋止痛、和络止痛的目的。

阿是穴为本症之主穴。经验证明,急性痛证采用阿是穴能使治疗作用直达痛所,使气滞而散,血瘀而行;配穴肾俞、环跳、阳陵泉、悬钟能疏通经气,畅达气血;委中、承山均为足太阳膀胱经穴,随症选用,可解除伴随的下肢不适症状。主配穴合用共同达到“通则不痛”的治疗目的,故疗效满意。

(收稿日期:2001-12-12,齐淑兰发稿)

上一篇:针刺跷脉为主治疗翼状胬肉 下一篇:小针刀疗法治疗颈源性头痛21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