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不安全感中各维度对员工心理与行为的具体影响

时间:2022-09-04 06:03:37

工作不安全感中各维度对员工心理与行为的具体影响

摘 要 本文主要分析工作不安全感中各维度对员工心理与行为的具体影响,并且针对研究结果,分析应该如何采取一些有效措施控制和降低员工工作不安全感。

关键词 工作不安全感 项目维度 员工心理 行为影响

中图分类号:F272 文献标识码:A

研究工作人员工作不安全感是目前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发展的必然结果,工作人员压力越来越大,很多企业发展为了节约成本,往往试图精简人员、创新技术以及管理方式等来提升自身的市场综合竞争实力。这些措施存在很多差异,但是在不同程度上会增强员工工作不安全感,很多员工会感到担忧,对自己未来工作失去信心,在这种情况下,人们提出工作不安全感测量维度,本次研究具体报告如下。

1 工作不安全感测量维度分析

1.1一般方法

本次研究主要针对不同企业的120名员工进行调查,探讨工作不安全感中各项维度对员工心理与行为的具体影响。由相关工作人员设计问卷,并且在征得调查对象同意之后,向调查对象下发问卷,工作人员在规定时间内完成问卷,并且有工作人员回收问卷。本次随机抽取得120名员工中女性工作者59例,平均年龄(35.26)岁,男性工作者61名,平均年龄(38.13)岁)。本次调查问卷回收率100%。

1.2 调查工具

工作不安全感测量主要维度有丢工作、工作执行、薪资上升、过度竞争、人际关系以及OCBO、OCBI以及留职意愿等。本次采用问卷调查方法,问卷共25个项目,采用5分统计分,问卷包括五个维度,本次调查中,总问卷系数值为0.888,各个维度系数分别为:0.895、0.794、0.757、0.784、0.821。

2 结果

不同性别在工作执行不安全感和人际关系不安全感上有显著差异,而在丢失工作、薪资上升等其它方面没有显著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3 结论

3.1工作不安全感维度中对员工心理与行为影响关系分析

通过本次调查研究结果可以看出,排除人口变量因素的影响,工作不安全感中维度对员工心理和行为存在着必然影响,并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本次研究结果中,工作不安全感五个维度中,在不同程度上对员工心理和行为上产生一种影响,如对员工留职意愿、组织公民行为等方面存在着显著的影响。工作人员由于面对工作强大的压力,很多时候对自身工作的连续性和长久性存在着危机感,尤其是在目前单位面临形势越来越激烈的情况下,企业采取一些裁员政策来降低自己经营成本,这种方式给工作人员带来严重的不安全感,工作人员觉得自己随时有可能失去饭碗。本次结果显示丢失工作、工作执行、薪资上升、过度竞争以及人际关系等不安全感与留职意愿呈现一种正相关关系,而薪资上升与员工公民行为也呈现一种正相关关系,这种结果说明,随着员工在工作丧失、工作执行以及薪酬晋升等方面感受到的不安全感增加,员工的留职意愿中选择离职的工作人员就会也来越多,工作人员由于无法忍受工作强度,而自动选择放弃工作。并且对着工作人员不安全感上升,员工的组织公民行为也会降低。

3.2降低员工不安全感的干预措施

针对员工工作不安全感维度中对员工心理和行为具体影响现象,并且通过研究分析得出一些相关结论和规律,因此,单位要制定切实可行的干预方案,帮助员工解决工作不安全感。首先要建立和完善劳动力资源管理制度,单位应该要合理分配劳动力资源,尽量避免出现大量裁员的现象,减少工作人员的危机感,但是必须要实施考核制度,帮助工作人员树立积极的工作信念,坚定工作理想,并且根据工作人员实际情况制定,给予一定的奖励,如增长工资或升职等。单位只有实行公平公正的人力资源管理,才能让员工适应激烈的竞争环境,调动员工积极性,减少员工工作不安全感。其次,一定要实行人文关怀的管理方法,在工作中坚持正确的工作态度,坚持深入员工工作和生活中,帮助员工解决实际问题,并且帮助员工正确认识目前的工作形态,积极主动适应目前形势,督促工作人员积极主动学习,不断提升自己综合水平,进而能降低工作不安全感。

4 结束语

综上所述,工作不安全感中维度对员工心理和行为存在着一种正相关影响,员工不安全感越强,留职意愿中离职意愿就会越老越强烈,并且员工的公民行为也会下降。因此,单位要提升人力资源管理制度的科学化水平,制定切实可行的管理制度,帮助解决员工问题,缓解员工心中的不安全感,进而能让员工全身心投入到工作中,为单位发展而奋斗和努力。

参考文献

[1] 冯冬冬,陆昌勤,萧爱铃.工作不安全感与幸福感、绩效的关系:自我效能感的作用[J].心理学报,2009(11).

[2] 张莉,林与川,张林.工作不安全感与情绪耗竭:情绪劳动的中介作用[J].管理科学,2013(3).

[3] 周浩,龙立荣.工作不安全感、创造力自我效能对员工创造力的影响[J].心理学报,2011(8).

上一篇:浅谈小学低年级数学计算的有效策略 下一篇:小学数学激发兴趣的方法与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