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情境下小学语文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策略研究

时间:2022-09-04 04:49:48

家庭情境下小学语文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策略研究

摘要:当前,在小学高年级语文教学过程中,课堂教学活动不仅被格式化、统一化了,而且与现实生活也相脱节,变得非常僵硬和机械。文章就多渠道(尤其是家庭教育)改善小学高年级语文教育教学现状及相关问题进行了研究。

关键词:小学高年级学生;家庭情境;语文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研究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4)09-0082-02

所谓自主学习,从其概念界定上来讲,其主要体现出独立性、自主性,但就当前小学生而言,其认识能力、思维发展等都处于一种不成熟阶段,因此,教师、父母的积极指导是不可或缺的,同时也是促进小学高年级学生提高自主学习能力、积极性的关键所在。对于家庭而言,其作为最小的社会构成单元,是孩子们的第一学习环境,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孩子的成长和未来发展。对于小学高年级的学生而言,其心理发展尚不够完善,而且自主学习意识较为淡薄、自制力相对较差一些。但需要注意的是这一时期的学生可塑性都非常强,只有正确引导,才能使他们提高自主学习意识和能力,才能提高学习效率。

1.家庭情境与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之间的关系分析。对于家庭情境而言,其主要表现为两种:一种是教养方式,一种是学习氛围,二者与小学高年级学生语文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具有非常密切的关系,具体分析如下:

(1)家庭教养方式与语文自主学习能力关系分析。据一项调查数据显示,在当前国内家庭情境下的教养方式中,以民主型居多,大约占调查总数的55%左右;放任、散养型的教养方式,大约占总数的35%左右;同时,还存在着少数专制型家庭教养方式,大约占总数的10%。通过这一数据分析可知,当前在国内城市家庭教养的过程中,以民主型教养方式为主,但实践中尤其是小学阶段的语文教学过程中,放任型、散养型家庭,仍占有一定的比例。通过对某小学学生家长的一项随机访谈结果分析,其中民主型家长已经超过了60%,而专制型和放任型家长分别为30%、10%,与上述调查结果存在着一点小差异,即专制型家长居次位。根据访谈统计分析,父母在家庭教养方式上,依然有很多倾向于专制管理、要求孩子按照自己的意愿去学习。据另一项调查显示,家庭教养方式除对学习内容影响不大外,在学习方式、结果检查以及时间安排和学习环境应当等方面,还是存在一定的影响,即民主型家庭比放任型家庭要好一些,而放任型家庭比专制型家庭要好一些,但就不语文自主学习动机培养方面来说,专制型家庭比放任型家庭要好一些。

(2)家庭学习氛围与语文自主学习能力关系分析。通过调查、统计发现,学习氛围相对较好一些、或者很好的家庭情境超过82%,这说明当前城市家庭在为孩子们营造自主学习氛围方面非常重视,并认为学习氛围对小学生语文自主学习意识和能力培养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在对一些家庭进行随机访谈发现,家庭学习氛围相对较好的大约为70%,普通家庭只有20%,而比较差的家庭大约占调查总数的10%左右,这从一个侧面说明家长对学习氛围重要性认识以及参照标准等,与小学生之间存在着一些差异,同时这也反映出小学生对良好家庭氛围营造的评价是非常乐观的。事实上,家庭学习氛围的营造与小学生的学习动机、积极性等都存在着非常密切的关系,学习氛围较好的家庭还在语文的学习自主性、积极性、学习方式方法、内容、结果以及学习时间和周围环境利用情况等方面都非常好。

2.家庭情境背景下的小学高年级语文自主学习意识和能力培养策略。基于以上对当前家庭情境下教养方式、学习环境营造问题的分析,笔者认为家庭情境与小学高年级语文自主学习意识和能力培养之间存在着非常密切的联系性,要想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和能力,可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父母应当提高自身的文化素养,为孩子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打好基础。由实践可知,家庭情境下的父母受教育程度在很大程度上会对孩子语文自主学习能力提高产生影响,特别是会影响小学高年级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动机;其中,需要注意的是母亲在孩子自主学习意识和学习动机培养与形成上,影响程度要比父亲高一些。在家庭情境下,父母应当将生活打造成语文学习课堂,充分利用这块土壤,让孩子感受到家长与之一样,都对语文有所渴求,从而为他们树立榜样。

(2)以民主型家庭情境为原则,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基于以上分析可知,交通教养方式关系着孩子们的语文自主学习能力培养,并且是影响孩子们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的最重要因素之一。在实践中,家长首先要克服过度干预孩子学习或者过于放任孩子的行为障碍,这样才能有效培养小学生的语文自主学习意识和能力。因此,家长应当多给孩子一些关爱,为他们创造一个支持性的学习环境,并对他们的行为提出合理的期望和要求,这对于自主学习习惯的养成至关重要。笔者认为,只要孩子足够努力,作为家长就不应当对于做太多、甚至过分的要求,而是应当以鼓励为主,而这对于促进孩子语文自主学习习惯的养成和能力的提高,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3)尊重学习规律,培养小学生的终身学习素养和习惯。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并非一蹴而就的,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而且还应当严格遵小学生的自主学习规律,针对学生的特点,进行自主性培养。对于小学高年级的学生而言,基本上都还处于能力获得的观察阶段,所需的知识短时间内难以有效内化,此时,家长应当给孩子们做好指导工作,多鼓励他们运用学习策略,讲究学习方式和方法;家长在引导学生解决复杂问题时,应当保持持之以恒和耐心,帮助孩子过渡到自我控制阶段,最终达到自主学习与控制程度。由原来的要我学逐渐转变成现在的我要学,成为语文学科主动学习的真正主人,为其终身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4)选择恰当的语文家庭教育内容,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对学生语文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起着基础性的作用,因此,需要结合孩子的需求选择合适的教学内容。首先,要对学生的语文习惯进行培养,引导学生热爱学习和自觉动脑,端正孩子的学习态度;其次,要将阅读能力的培养作为教育的主要内容,为孩子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奠定坚实的基础,因此要引导孩子多读书、读好书,这就需要家长结合学生的兴趣和年龄特点为孩子选择合适的书籍。此外,学生的家庭作文辅导也是家庭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家长应引导学生大量阅读积累素材,学会选材和立意,同时学会扩展文章和缩小文章,通过类似练习深入把握文章的结构规律和主题呈现方式。总之,家长要根据学生实际,分阶段、分程度地对学生的作文进行指导。

在新课标背景下,充分发挥家庭的作用来补充学习教学之不足,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是非常有必要的。在此过程中,家长应当尊重孩子,通过良好的交流、沟通,激发他们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小学高年级学生自主学习语文的意识和能力。

参考文献:

[1]李志滨.突出主体地位引导自主学习――小学语文中高年级教学建议[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1,(22).

[2]何永丽.小学高年级语文“自主学习外储内化”阅读指导的研究[J].中华少年:研究青少年教育,2012,(9).

[3]师芙蓉.浅析小学高年级学生语文预习能力的培养[J].网络导报・在线教育,2012,(7).

[4]丁红生.荡情漾趣,突现自主,提升语文学习绩效――略陈小学高年级语文自主学习策略之管见[J].新课程(小学版),2012,(10).

上一篇:教学反思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作用 下一篇:藏族地区初中汉语文教学的困难及对策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