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职业能力”评价体系的构建与探索

时间:2022-09-04 03:50:23

基于“职业能力”评价体系的构建与探索

摘要:本文针对技工院校一体化教学活动评价存在的问题,构建了基于职业能力培养为目标的一体化教学评价体系,并以汽车维修专业中的“起动机不工作的故障检修”为例,介绍了对教学活动评价指标的优化及将学生自评、学生互评与教师评价相结合的复合型教学评价体系的实施过程。

关键词:一体化 职业能力 教学评价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8181.2013.14.071

建立一个科学、合理、规范、高效的一体化教学评价体系是一体化教学改革成功的保证。以职业能力培养为目标的一体化教学评价侧重工作过程的评价,把学生自评、学生互评与教师评价相结合,并对知识、技能、态度、情感等方面加以评价,通过体系化的评价方式,较为客观地评价教学效果,激发学生作为准职业人的工作热情,达到“知、情、意、行”的整合,从而促进学生综合职业能力的发展。

1 一体化教学评价体系内涵与原则

教学与评价一体化是一体化教学改革中提出的一项重要理念,以职业能力培养为目标的一体化教学评价是以行动导向的一体化工作任务作为依据的评价方式,其具有丰富的内涵:一体化教学评价作为行动导向任务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和不可缺少的环节;教学与评价不可分离,评价伴随于整个教学活动的全过程;教学评价对学生的“学”和教师的“教”都有积极作用;评价的直接目的是为了让学生在工作情境中学会学习、学会沟通,学会分析和解决问题,最终目的是为了促进学生综合职业能力的发展。

一体化教学评价的原则是根据一定的客观标准对工作过程进行客观的衡量和科学的判定,让被评价者最大程度地接受评价结果。评价原则主要由以下几点:

第一,教师要公开评价的准则,并教会学生运用它们。评价规则要有鼓励性、针对性、指导性和全面性。

第二,自我评价和小组评价相结合;组内评价与组间评价相结合。评价时别的小组可以质疑与挑刺。

第三,建立激励性的评价机制,要设立评比栏,及时公布评价结果,培养小组成员的团队精神,加强小组合作,达到共同提高的目的。

第四,这种评价方法的权重一般为:学生评价30%;小组互评30%;教师评价40%。

工学一体化教学的成果评价,要充分体现:

①“国家标准、学校标准、企业标准”的统一和融合;

②学生的“知识、技能、习惯、协作、创新”能力综合提高;

③课堂上的“任务目标、教学过程、任务成果”统一融合;

④教学成本“课时量、设备利用率、材料能源消耗、人员场地占用、安全边际成本”等达到良好的优化统一。

2 目前一体化教学评价现状分析

一体化教学活动评价存在的问题:侧重单一结果,大多通过完成作业、各种测试的分数来评价一个学生的能力,按照分数的高低进行排名,忽视了最重要的工作过程评价以及通过过程控制来促进学生职业能力的发展的作用。

3 一体化教学评价体系的要求

好的评价体系要在评价的主体、评价的形式、评价的标准和评价的策略上都是开放的。评价体系的开放性表现在教学评价的多元化,就是体现于评价内容上要体现多样化,改变仅凭学业成绩和考试给学生下结论的状况;在评价主体上要体现多元化,让学生、老师和社会企业参与评价;在评价形式上要注重过程评价,倡导学业成绩评价的等级制;在评价的指导思想上要体现以人为本,以促进全面发展为宗旨。这就是我们所提倡的“多一把尺子,多一个好学生。”“好师傅眼中出好徒弟。”

3.1 评价主体的多元化

职业活动导向教学评价实施了教学评价主体的多元化,就是由教师主体评价向教师、学生、企业和社会等多元主体来实施。让学生在参与评价的过程中充分体现出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因而大大地激发了学生的主体意识,激励了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了学生学习内驱力和自觉性,促进学生学会学习能力的形成。在教学中采用的评价有教师评价、学生评价、教师学生共同评价和学生间相互评价等几种评价形式。

3.2 评价形式的多元化

在职业活动导向教学中我们还注重了对教学评价形式的改革实践,强调教学评价形式的多元化,具体有以下几点。

3.2.1 书面形式评价

书面工作任务书完成情况评价、项目工作成果总结以及调查报告等。

3.2.2 展示性评价

一体化教学注重学生素质的培养,因此强调对学生展示能力的评价。在教学中为了检查学生的学习效果,掌握知识与知识的应用能力的情况,更多地使用了展示性评价的方式,让学生在班级和小组中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由于展示性评价是双向互动型评价,在展示中让学生能直接了解自己掌握知识的情况、展示自己的交流能力,体验知识学习的乐趣,因此展示性评价不仅具有促进学生的知识内化,还能够达到检查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学生能力的提高,还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效率。

3.2.3 过程性评价

一体化教学强调教学评价对学生的能力形成潜移默化的作用,因此重视过程性评价的应用。过程评价就是通过记录学生的学习过程中各个环节的学习成绩来综合进行,平时成绩有:平时的工作学习成绩、作业成绩、活动课题完成的成绩、展示教学成果的成绩等等。把平时成绩汇总后作为评价学生的学成绩的一部分。这种客观的记录和评价学生的成绩,肯定学生的每一个进步,对促进学生的发展和提高学生的学习动力有很好的鞭策作用。

4 一体化教学评价体系的构建

4.1 优化教学活动评价指标

一体化教学评价体系应突出专业能力的培养,并将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的培养有机融合在一起。达到培养学生善于发现问题,独立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的效果。以汽车维修专业中的“起动机不工作的故障检修”为例,评价指标如表1所示。

4.2 构建复合型教学评价体系

建立以职业能力培养为目标,把学生自评、学生互评与教师评价相结合成为复合型教学评价体系,能够较为综合地评价一体化教学的效果以及学生的学习与工作能力。

4.2.1 自我评价

自我评价是指学生对自己的学习目标、学习过程、学习结果等进行的评价,一体化教学的自我评价也是学生自我学习和自我教育的过程。学生自评就是学生要思考自己在整个活动过程中的表现。学生的自我评价可以通过让学生自己填写学习工作过程评价表的方法,反映出自己学习工作过程中的情感、态度、困难和经验,反映自己的学习工作情况。使学生全面了解自己的学习工作过程,感受自己的不断成长和进步,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根据学习目标和内容,让学生从个人学习和团队合作方面进行评价,学生自己可以填写评价项目,让学生有工作成就感。学生在完成任务后进行自我评价,并根据自己的心得体会,从学到的知识点、技能点,不理解和需要提升的方面进行评价,给予自己评价等级,在对应的“笑脸”框内打“√”。

4.2.2 相互评价

一体化教学的相互评价是在自我评价的基础上进行的,分为组内互评和组间互评两种,每个小组成员都有一个对应的工号,组内互评由组内成员交叉评价,最后由组长签名的方式进行,组间互评则可以采用监督员相互监督和组间交叉评价的方式进行。

4.2.2.1 组内评价

组内互评是在学生自我评价的基础上,进行小组成员之间的相互评价。互评时,主要从参与是否积极、合作是否友好、工作是否认真负责等方面进行,要求学生之间相互找出优、缺点。目的是在同学之间营造团结合作、互相勉励、共同提高的学习氛围。在小组学习过程评价中要注重对学习过程中小组成员的合作态度、合作方法、参与程度的评价,要更多地去关注大家的倾听、交流、协作等情况,并由轮值小组长填写评语后签名。

4.2.2.2 组间评价

组间评价可以将过程性评价和结果性评价两者相结合。

①过程性评价主要根据小组制订的工作计划进行评价,工作计划包含项目、人员、时间段三要素。小组之间相互安排监督员(或质检员)根据他组的工作计划,检查监督他组工作计划的合理性、执行性和工作完成度,以及在工作过程中7S工作理念的执行情况并记录。所谓计划的合理性指时间段与项目的对应关系,即是否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是否有多个项目同时穿行;计划的执行性指人员与项目的对应关系,即项目的主要负责人是否完成了该项任务;工作的完成度指小组是否完成了工作计划中的多个项目,诸多项目中,各项目的进展情况。

②结果性评价指小组展示的成果,例如汽车专业起动控制电路图、结构图、以及现场拆装、检测、演示操作等,在评价结构图时,学生可以根据元器件名称、代码、元器件的完整性、结构图的版面设计等多方面进行评价。

③本组成员在评价他组的方案或成果时,参考监督员的监督记录,共同讨论,使过程性评价与结果性评价相结合,评价本组和他组的不足与优点,可以较为全面、客观地评价本组和他组的综合表现,可增强小组间的相互学习和互动,培养学生观察、分析、表达和团队协作等能力。

4.2.2.3 教师评价

教师评价对激励学生的参与合作,提高合作学习的质量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教师的评价一定要有鼓励性、指导性和全面性。教师要尽力让学生感受、体验成功和收获的乐趣。所以,在重视学习过程评价的同时也要重视学习结果评价。要注重个人评价和小组集体评价相结合。要重视对后进生的鼓励,对表现突出的小组和个人及时给予充分肯定。中职学生特别希望得到教师的肯定和赞扬,他们的能力由此将得到激发。

老师根据学生之间的组内、组间评价,结合老师自己的观察,给予表扬和鼓励的评语,给出最终的评价等级(A、B、C等级)。

本评价体系不仅凸显了“以学生为主体地位,教师为主导作用”的理念,而且增强了评价的可操作性,提升了评价的积极影响。

5 结束语

以职业能力培养为目标的一体化评价体系,能够让学生在工作情境中学习,在学习中工作、体验,并进行总结,将工作与学习有效融合。使学生“工作、学习、思考、总结”相互促进,从而达到最佳的效应,有效地提高了学生对专业理论和工作实践的有机融合,在工作中训练了学生的相互沟通能力、协调能力,学习能力和自我管理能力,培养了学生的“方法、知识、技能、情感”等综合职业能力,增强了学生走向工作岗位的适应能力和发展潜力,为社会生产、建设、管理、服务一线培养技能型人才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张德伟.日本中小学评价一体化原则[J].外国教育研究,2005,(2).

[2]余斌.工作过程导向课程开发及其评价探索[J].职业教育研究,2012,(12).

[3]刘海涛.信息技术课程有效教学与过程评价探索[J].职业教育研究,2012,(7).

[4]彭海深.国家示范高职项目重点专业建设改革及成效[J].职业技术教育,2012,(1).

[5]赵志群.职业教育工学结合一体化课程开发指南[M].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

[6]张春红.机电一体化专业技能课程教学评价实践研究[J].职业教育研究,2012,(1).

作者简介:温立全(1975-),男,从事一体化教学研究,深圳第二高级技工学校,广东深圳 518049

上一篇:“任务驱动”教学法在《汽车机械基础》教学中... 下一篇:浅谈“对话式”小学语文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