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宋“福宁、坤宁、慈宁”万寿钱考

时间:2022-08-17 01:38:20

宫钱,是现今泉界对古代帝皇宫中为节庆大典而特铸钱的总称,它是只用于朝聘、馈赠、赏赐、撒帐及用于宫廷装饰,而不参与流通的特制钱币之称谓。若以方孔铸钱论,可追溯到西汉的金五铢。到唐代已是十分盛行,如西安曾一次出土窖藏金银开元通宝451枚之多,但这些宫钱的形制、文字都与当时的流通铸币相同。发展到两宋,宫钱的铸造一发而不可收,“宣和年问金人攻入汴京的时候,在宫中发现金钱七十一贯,银钱一百四十二贯。”“南宋时有人发掘徽、钦、高、孝、光五帝陵和孟、韦、吴、谢四后陵发现金钱以万计。”可见一斑。在历代王朝中,可说是铸造金银宫钱最多的朝代。这其中。北宋铸的宫钱与南宋铸的宫钱是有区别的,北宋之宫钱,一般泉文型制与行用钱相仿,所不同的其币材都取用金银,也有些钱文书体或称宝(元宝、通宝),与行用品有异。然到了南宋,一变北宋只用行用钱钱文之旧制,还铸了宫名钱、生辰钱、吉语钱等;在币材上,不光采用金银,同时亦用铜质,更加丰富了宫钱的内容及形式,在历朝的宫钱铸作中独树一帜。笔者今就三枚南宋的帝、后宫名之宫钱,作一番探讨,以求教于方家同好。

福宁万寿宫钱

福宁万寿钱,金质,(图1,原刊《泉币》第二期十四页)王荫嘉先辈在民国二十八年秋所获,据传是高邮泉家宣愚公旧藏。另一枚银质(图2),民图二十五年杭州古荡出土,为杭人张公午先辈觅得,后归陈仁涛氏收藏。对于福宁万寿金泉,先辈曾有评说:“则此品为太上皇帝(高宗)八旬万寿,天申节亲书所铸。以颁赏群臣也。”然笔者在考阅《宋史》后,另有陋见,陈述如下。“福宁”是两宋皇帝之寝宫名,最早见于《宋史・仁宗本纪》:嘉祜八年(1063)三月辛末,帝崩于福宁殿,遗制皇子即皇帝位。继后的英宗、神宗、哲宗均亦殁于福宁殿。徽宗是元丰三年七月戊辰上宝册于福宁殿即皇帝位,宣和七年十二月内禅入居龙德宫。钦宗即位初,因畏惧朝政日衰,时局的风雨飘摇,金兵兵临城下之危局,曾一度托病辞却内禅,有搬出福宁殿之事。

“靖康之变”宋室南渡,绍兴八年赵构定都临安,行建宫室太庙沿袭旧制,高宗所御寝殿仍日福宁。绍兴三十二年高宗内禅,移御新建之德寿宫。绍熙五年七月,光宗称疾不能为孝宗执丧,高宗宪圣太皇太后命皇子嘉王即皇帝位,庙号宁宗。已尊为太上皇的光宗本打算搬至新建的泰安宫,然宁宗诏称:“太上皇帝未须移御,即以寝殿为泰安宫。”冬十月便另建福宁新殿。以后宁宗、度宗都是在位时崩于福宁殿。以上史料所载,自北宋仁宗始(1023)到南宋度宗于咸淳十年(1274)崩于福宁殿,历十二帝经二百五十余年,都以“福宁”为寝宫名,如果帝位内禅后须移御它殿,如钦宗即位初欲辞却内神“出卧福宁殿”,光宗禅位后即使仍留居福宁殿,亦得将殿更名作泰安宫。可知“福宁”乃是两宋皇帝在位时的专用寝宫名,否则是不能享用“福宁”一词的。《宋史・孝宗本纪》淳熙二年三月丙申,以太上皇寿七十,诏礼官讨论庆寿典礼。十二月甲午,朝德寿宫行庆寿礼。十二年八月癸亥,诏太上皇寿八十,令有司议庆寿礼。十二月庚戍,帅群臣奉太上皇太上皇后册宝于德寿宫。这二次高宗之大寿节,事前均诏礼官讨论筹备寿庆之事,算得上隆重大典,但亦只在高宗的寝宫德寿宫庆贺,今传世之“德寿重宝”(图6)便是佐证。另有旧谱所述之“重华万寿”乃是孝宗禅位后以其居宫名所铸的万寿泉。综上所述,愚以为以上二枚福宁万寿宫泉,应是在位皇帝之万寿泉,而不是已尊为太上皇的祝寿泉。

坤宁万寿宫钱

坤宁万寿钱,铜质(图3)是杭人张季量先辈所藏,是品四十年现于金陵。“坤宁”乃是宋徽宗结发之妻显恭王皇后之寝宫名,元符三年四月生钦宗于此宫。显恭王皇后并无大寿,在大观二年九月作故,享年只二十五岁,在当时亦可算命短的了,何寿之有。然审坤宁泉之型制,属南宋时物,据《宋史》所载,两宋各朝皇后之居宫名,各有所专,从不重复。今坤宁泉铸于南宋,而名在北宋,道理何在。见《宋史・高宗本纪》:绍兴十三年二月己酉,建景灵宫奉安累朝神御,《宋史・乐志》第九十条下:“景灵宫奉安神御三首”诗之后“安恭皇后上仙发引一首”诗日:“金殿晚愁结,坤宁天下母,忽仙升云山,浩浩归何处。”《宋史・后妃列传》:徽宗显恭王皇后,开封人……大观二年九月癸酉崩,年二十五,谥日静和,葬裕陵之次,绍兴中始附徽宗庙室,改上今谥号,显恭王皇后生于元丰六年(1083),绍兴十三年(1143)是她的六十诞辰。据此笔者揣度,绍兴十二年宋高宗将徽、钦二帝之神位奉安太庙时,同时将徽宗结发皇后、钦宗生母恭王皇后的神位一同奉安,此枚坤宁万寿泉是在这次奉安神位时铸的阴寿用寿庆泉。相对而言,此泉的铸作规格级位亦稍低了,不但泉型小且是铜质。

慈宁万寿宫钱

慈宁万寿,银质鎏金(图4),1995年元旦孙仲汇先生获于金陵,乃南宋宫泉之创见新品,1997年杭人章国强先生在绍兴亦获一品,同式同质(图5)。考“慈宁”一词,系宋高宗生母宣和皇太后之居宫名。《宋史・高宗本纪》:绍兴九年春正月癸巳建皇太后宫。九月甲午名皇太后宫日慈宁。冬十月戊辰,慈宁宫成,然此时皇太后人还远在金地五国城受囚,高宗生母韦氏,史称韦贤妃,此封号是宣和七年十二月徽宗内禅龙德宫后,于靖康元年册封韦氏为龙德宫贤妃。二年,汴京城破,徽、钦二帝为金人所俘,韦贤妃随帝北迁。建炎元年,高宗即帝位遥尊生母韦氏为宣和皇后。直至绍兴十二年八月,金人才将韦贤妃并同徽宗梓宫送还临安,高宗亲率銮驾仪仗到南宋京城北大门临平奉迎。空锁了三年之久的慈宁宫,才迎入了她的主人――宣和皇太后。其后在绍兴十九年和二十九年,是皇太后的七十和八十大寿,高宗“谐慈宁殿行庆寿礼”。可见慈宁万寿泉应是赵构为其母宣和皇太后祝大寿时所铸的万寿泉。

尾声

福宁万寿金泉。笔者始见于1988年再版的《泉币》第二期,而后上海出版的《古钱币图解》第210页,亦刊有福宁万寿图拓,图下标二上R9,表明是孤品,而不标币材,按常规,古泉币图拓只表非铜质的,反之即是铜质,经细辨此二图相同,应是同一枚泉,难道是印刷中的漏误?笔者就此曾请教过作者先生,答复是:“我没有做过金相化验,但据我的目测,实是铜质,铜质很好,带金黄色泽。”因为金与铜两者相去甚远,一般同好又只能观赏书中图拓,无法见庐山真面,笔者既然有此过程,理当奉告,可作个参考。

注:本文所涉及到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

上一篇:香港钱币收藏家 下一篇:南唐隶书开元质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