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拓展高校图书馆的阅读服务

时间:2022-09-04 02:08:19

浅谈如何拓展高校图书馆的阅读服务

摘 要:作为物质文化的一种表现形式图书馆是读者学习和交流的场所,是满足人们不断增长的阅读需求的基本手段。作为社会阅读最大的服务机构的图书馆必须担负社会这一时代使命,改变服务方式、创新服务手段,为创造阅读环境发挥图书馆的最大作用。

关键词:图书馆;社会阅读;服务功能;

中图分类号:D64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3520(2014)-07-00-01

图书馆肩负着保存人类文化遗传、从事社会教育、传递科学情报、开发智力资源的基本职能。学校可以积极引导学生开展阅读,使阅读效率实现最大化从而使终身学习、经常阅读成为我们的一种兴趣和习惯。这也是图书馆开展阅读教育的关键所在。

一、开展各种形式的阅读活动。

(一)布置各种宣传栏。图书馆利用公众的宣传栏,导读知识目录,传播文化知识,特别是在日常生活中与人们有密切关系的各种社会、经济、文化、工作和生活方面的科学知识,从而吸引人们的积极关注,收到良好的社会效益。图书馆通过这种广而告之的宣传活动平台,达到了在公众中传播知识的目的。

(二)开展信息服务。考虑到读者阅读的特点,图书馆信息服务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帮助人们解决与其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问题。人们对信息的需求将会越来越大,因此图书馆应发挥信息交流和信息服务的枢纽作用,提供各种信息服务。从服务内容看,图书馆信息服务应该包括相当广泛的主题,主要有:社会信息;经济信息;生活信息。

(三)开办各种讲座和培训班。围绕一定的主题、专题或作家作品,邀请有关专家作学术报告、专题讲座,结合进行书刊文献的介绍评价,这种方式,既可以是学术报告,也可以是科普、音乐、美术或时事讲座。

(四)组织专题俱乐部,开辟文化交流服务项目。图书馆可组织各种专题俱乐部,如英语俱乐部、文学俱乐部、集邮俱乐部、园艺俱乐部等,读者可根据兴趣选择参加,自娱自乐,切磋交流,增进友谊。可通过开辟文化交流服务项目,建立各种学习型组织,如召开读者联谊会、阅读交流会,组织“图书馆之友”,“读者俱乐部”等社团,增强图书馆与读者之间、读者与读者的情感互动、信息互动、智慧互动,促进人们品德修养的发展,使图书馆成为大家的精神家园。

二、利用手机阅读,拓展图书馆阅读服务功能

手机阅读的兴起正在拓展和变革阅读领域,手机阅读服务的目标应该是作为纸质阅读的补充、网络阅读的延伸,是数字阅读的重要组成部分。手机阅读为图书馆的服务带来了新的元素,可使图书馆在保留传统阅读服务的同时,向读者提供增值的服务。图书馆可充分利用手机这个新媒体来拓展和创新图书馆的阅读服务功能,实现图书馆的图书、期刊、报纸、光盘、电子文献等信息的在线、实时阅读,提供24小时全天候的智能化服务,开辟一种全新阅读方式,使先进通讯技术与图书馆服务相结合,创立图书馆信息传递的新模式。

(一)建立手机阅读服务的内容在手机阅读服务内容的建设上,由于手机阅读大多是应急读,

内容不宜太长、太深,故以快餐性阅读、片段性阅读、休闲性阅读为主, 大都是“浅阅读”。关于阅读内容的建设,可以通过先进通讯技术自建“手机阅读库”,也可以适当采购部分手机出版的内容。图书馆不只拥有纸制图书、报纸、期刊和光盘、电子文献等信息,通过手机使读者不仅 可以即时获取服务指南、书目检索、文献到期提醒服务、预约服务、教育培训信息、参考咨询等基础项目,还可以通过手机在线阅读电 子书、电子报、电子期刊。图书馆自建数据库可使读者真正做到随时随地借阅图书馆资源。

(二)图书馆可以数字图书馆的海量文献数据库为基础,借助传统图书馆拥有的专业人力资源、数字资源、技术资源,同时借鉴现有手机小说模式,开展读者手机借阅、阅读服务,深化

图书馆的服务职能。

(三)图书馆可利用手机快捷的通信特性,为图书馆和读者之间构建起互动的平台。手机应用到数字图书馆中,可以为图书馆进行新书预告、到期提前通知、内容推送服务或者消息,

方便读者第一时间获得图书及馆内借阅信息。

三、结束语

图书馆应认清形势重新定位 ,以社会需求为出发点 ,以读者需求为服务目标 ,推广社会阅读 。列宁曾指出:“值得公共图馆骄傲和引以为荣的,在于如何使图书在人民中间广泛流传,吸引了多少读者 ,如何迅速地满足读者对图书的一切要求。”这是伟人对图书馆提出的要求和期望,就是希望图书馆能为市民提供阅读的平台与条件 。让读书成为一种兴趣,让读书成为一种习惯,建立学习型社会、学习型城市、学习型社区、学习型农村,最终实现和谐社会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陈素梅.手机图书馆开辟移动阅读的新时代[J].图书馆建设,2007,(5)

[2]白兴勇.手机阅读初探[J].山东图书馆学刊,2009,(2)

[3]白晓睛.手机阅读市场前景探析与发展建议[J].产业经济,2009,(11)

[4]卜庆祥.基于3G图书馆移动阅读服务[J].新世纪图书馆,2009,(5)

上一篇:石油钻井现场能够更换和保养的柴油机部件说明 下一篇:安全仪表系统功能安全评估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