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做好钢结构企业加工质量管理

时间:2022-09-04 01:21:12

如何做好钢结构企业加工质量管理

【摘要】钢结构已广泛应用于工程建设,其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工程质量和使用寿命。为此,钢结构企业需要采用合理的加工工艺,实现“三检制”,从原材料开始,加强质量控制与管理。

【关键词】钢结构企业加工质量控制工艺“三检”

Summary: has been widely used in the construction of steel structures, which have a direct impact on the quality of engineering quality and long service life. To do this, organizations need to adopt rational processing technology of steel structure, to achieve "three types of inspections", starting from the raw materials, to strengthen quality control and management.

Key words: quality control of steel structure enterprise process "three types of inspections"

中途分类号:TU71文献标识码:A

现今钢结构已广泛应用于跨度大、高度大、荷载大、动力作用大的各种工程结构中,如工业厂房的承重骨架和吊车梁、大跨度的屋盖结构、高层建筑的骨架、大跨度的桥梁、石油化工设备的框架、工作平台和海洋采油平台等。钢结构在工程关键部位的使用,如质量不过关,达不到标准要求,必然影响工程质量和使用寿命,因此,不断加强对钢结构企业加工质量的管理,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一、钢结构加工的质量控制

(一)原材料的质量控制。原材料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钢结构质量的好坏,因此要核对质量证明书上的相关内容(炉批号、规格、数量、重量、执行标准等)是否与实物方面的标识相符,是否与订货合同上标注的钢材定货技术条件相符;检查钢板尺寸、厚度、钢板标记、表面质量;每炉号按规范要求复验一组机械性能和化学成份。对关键部位及有特殊要求的钢板要进行取样复验,取样复验合格后的材料方可下料使用。钢材、焊材及油漆必须要具有生产厂家出具的产品质量合格证,要符合相关的设计要求和标准要求。

(二)下料的质量控制。板材进入车间后,质管人员要严格先核对其规格、材质是否符合设计图纸的技术要求。切割前,应将切割区域表面的铁锈、油污及表面的氧化膜清除干净,严格按划线标记进行切割。切割面不得有裂纹、夹渣、分层和大于1.0mm的缺棱,及时清除边缘的熔瘤和飞溅物,否则严禁向下一道工序传递。

(三)装配控制。构件的装配是直接影响钢结构质量的最直接原因,装配的错对直接影响钢结构的能否安装,所以钢结构的装配控制对整个钢结构质量控制尤为重要。

1、装配前的要求。

(1)应根据设计图纸的要求和加工车间提供的料单认真核对零件的尺寸、规格,严格检查质量,不合格的一律不得组立。

(2)认真将对接口表面50mm范围内的铁锈、油污等用打磨机打磨干净,仔细检查钢板的平整度,发现平整度不够必须处理平整后方可组立。

2、装配要求。装配时要严格尺寸要求,各定位尺寸、安装尺寸及构件的总体尺寸必须控制在设计要求的范围之内。超出范围的一律整改合格后方能装配。

(四)焊接的控制。钢结构制造过程中最重要的工序是焊接工序,控制各构件的焊接质量就显得非常重要,所以钢结构的焊接控制是最为关键的。

1、焊缝的焊波要均匀,焊道与焊道,焊道与母材间过渡平滑。为保证焊缝的质量,焊接前先检查焊接口两侧各50mm范围内的铁锈、油污等杂质是否彻底清除干净,并对组装尺寸复查,不符合要求的,必须在整改完成后施焊。

2、多层焊接应连续施焊,并在每层焊完后及时清理焊渣,如发现有缺陷,用气刨清除彻底,并将渗碳层打磨干净后从新按焊接工艺要施焊。

3、埋弧焊是必须根据板材厚度选择合适的焊丝,要求调好焊接电流、焊接电压和焊接速度。为保证焊缝端头的强度,在埋弧焊待焊的两端焊接引弧板,施焊过程中,务必保证焊缝高度、焊角高度与设计的图纸相符,同时保证焊缝的外观质量。

4、施焊时,为保证母材的质量,严禁在焊缝以外的母材上引弧。

5、构件焊接质量要求为一、二级的焊缝,质量部门要对其施焊过程进行严格监控,并派专职人员对焊缝进行超声波探伤,以确保焊缝达到设计的要求。

6、构件焊接后,因受热会导致构件的变形,必须进行机械校正或者火焰校正。

(五)油漆涂装的质量控制。钢结构制作完成后需经过喷丸处理后方能涂刷油漆,为了使油漆涂料能够发挥其最佳性能,在每个工程开工之前,做好构件涂装试片工艺评定,以确定构件表面所应该采取的措施和工艺文件编制的正确性和可操作性,漆膜厚度、油漆实干、表干的时间,环境温度的影响和控制。

二、实行“三检”制,保证钢结构质量

(一)自检。自检就是生产者对自己所生产的产品,按照图纸、工艺和合同中规定的技术标准自行进行检验,并作出产品是否合格的判断。通过自我检验,了解产品在质量上存在的问题,进而采取改进措施。

(二)互检。互检就是生产工人相互之间进行检验。主要有下道工序对上道工序流转过来的半成品进行抽检;同一机床、同一工序轮班交接班时进行相互检验;小组质量员或班组长对本小组工人加工出来的产品进行抽检等。

(三)专检。专检就是由专业检验人员进行的检验。“三检”制必须以专业检验为主导,专职检验人员对产品的技术要求、工艺知识和检验技能,都比生产工人熟练,所用检测仪器也比较精密,检验结果比较可靠,检验效率也比较高。

三、采用合理的加工工艺,提高钢结构质量

(一)钢结构焊接制造准备。钢结构焊接制造是从焊接生产的准备工作开始的,它包括结构的工艺性审查、工艺方案和工艺规程设计、工艺评定、编制工艺文件(含定额编制)和质量保证文件、定购原材料和辅助材料、外购和自行设计制造装配-焊接设备和装备;然后从材料入库真正开始了焊接结构制造工艺过程,包括材料复验入库、备料加工、装配-焊接、焊后热处理、质量检验、成品验收;其中还穿插返修、涂饰和喷漆;最后合格产品入库的全过程。

(二)钢结构制造工艺过程。它包括了解生产任务,审查(重点是工艺性审查)与熟悉结构图样,了解产品技术要求,在进行工艺分析的基础上,制定全部产品的工艺流程,进行工艺评定,编制工艺规程及全部工艺文件、质量保证文件,订购金属材料和辅助材料,编制用工计划、能源需用计划,根据需要定购或自行设计制造装配-焊接设备和装备,根据工艺流程的要求,对生产面积进行调整和建设等。

(三)焊接生产的备料加工工艺。首先进行材料预处理,包括矫正、除锈(如喷丸)、表面防护处理(如喷涂导电漆等)、预落料等。备料包括放样、划线(将图样给出的零件尺寸、形状划在原材料上)、号料(用样板来划线)、下料(冲剪与切割)、边缘加工、矫正(包括二次矫正)、成形加工(包括冷热弯曲、冲压)、端面加工以及号孔、钻(冲)孔等为装配-焊接提供合格零件的过程。备料工序通常以工序流水形式在备料车间或工段、工部组织生产。

(四)装配-焊接工艺。是两个既不相同又密不可分的工序。它包括边缘清理、装配(包括裕装配)、焊接。绝大多数钢结构要经过多次装配-焊接才能制成,有的在工厂只完成部分装配-焊接和预装配,到使用现场再进行最后的装配-焊接。装配-焊接过程中时常还需穿插其他的加工,例如机械加工、预热及焊后热处理、零部件的矫形等,贯穿整个生产过程的检验工序也穿插其间。

(五)焊后热处理。是焊接工艺的重要组成部分,与焊件材料的种类、型号、板厚、所选用的焊接工艺及对接头性能的要求密切相关,是保证焊件使用特性和寿命的关键工序。焊后热处理不仅可以消除或降低结构的焊接残余应力,稳定结构的尺寸,而且能改善接头的金相组织,提高接头的各项性能。

(六)检验工序贯穿整个生产过程。检验是对生产实行有效监督,从而保证产品质量的重要手段。检验工序从原材料的检验,如入库的复验开始,随后在生产加工每道工序都要采用不同的工艺进行不同内容的检验,最后,制成品还要进行最终质量检验。

(七)钢结构的后处理。是指在所有制造工序和检验程序结束后,对焊接结构整个内外表面或部分表面或仅限焊接接头及邻近区进行修正和清理,清除焊接表面残的飞测,消除击弧点及其他工艺检测引起的缺陷。

专业技术人才是企业发展的保障,也是企业产品质量的保障。因此钢结构企业,还要加大对施工技术人员和质量管理人员的培训,使他们全方位掌握钢结构的方案设计、钢结构工程力学计算、钢结构工程施工图蓝图设计、钢结构构件加工流程、钢结构工程施工流程等工艺和技术,从而提高产品质量。

上一篇:论述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管理的措施 下一篇:钢管混凝土拱桥拱脚自密实混凝土配合比及施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