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与建筑的一体化设计

时间:2022-09-04 01:19:42

城市与建筑的一体化设计

[摘 要]本文结合实践,探讨城市设计与建筑设计在一体化设计过程中的互动关系,指出城市设计师和建筑师在兼顾自身设计独立性以及相互连续性的同时,必须通过城市与建筑的“中间领域”实现城市、建筑、环境的和谐共生。

[关键词]互动;城市设计;建筑设计;一体化

中图分类号:TU45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6)11-0103-01

一、城市与建筑的一体化设计

越来越高度密集的城市展示了一种建筑和城市间的新型关系,有时候,城市模型甚至更像一个巨型的建筑.在相同的面积上通过提高密度使容纳更多成为可能:相反,建筑却通过功能复合而更似微型的城市。在这一层面上,传统意义上建筑与城市的层级关系渐进模糊通过理性分析将制约性转化为可能性从而创造崭新的城市与建筑形态也为当代城市建设与建筑设计提供了新思路。因此在较大规模的建筑综合体、集群化建筑面前,建筑设计必须关注和解决城市问题,将建筑设计扩展到城市设计,提升城市公共空间的品质。在一些实践案例中建筑设计与城市设计的设计过程是一体化展开的,两者密不可分.甚至是同步同质完成的。该基地项目是一个综合性研发办公项目,是国内近期从设计、建设到市场营销方面较为成功的案例之一。

1、项目背景及运作模式

某项目占地面积10.7hm2总建筑面积为61万m2:是该区域为数不多且规模最大的综合性研发办公项目。在建筑单体设计开展之前.项目先后完成了可行性研究报告。项目功能定位明确:集生产、生活、生态三位一体主要包括办公研发、支撑平台、配套平台三个产品体系,改变了传统产业园区只有生产没有生活的钟摆式布局。项目设计建设分为四个标段同期进行,通过国际竞赛,遴选出分别负责各个标段建筑单体设计的设计单位,其中第四标段的设计单位为项目的总协调单位,负责该项目城市设计导则的编制工作。与此同时.项目的建设咨询单位、市场营销的前期咨询单位与设计团队保持同步互动。

2、扩展到城市设计的建筑设计

其城市设计控制的格局采用“网格城市的方式,呈现出高密度、均质的空间特质。整体空间布局周围高、中央低,营造了较为完整的城市界面和较强的向心性,强调了沿东西向延展的中央地块的中心性及其与东侧绿地公园的连续性。

在重新审视了建筑群与城市环境的关系中规划的地块周边的城市肌理边界关系修正、打破了原规划中心地块相对独立、均质的网格体系建立了更具城市界面完整性、空间连续性、强秩序感的新的建筑布局控制线.并进一步结合建筑单体的需求(自然通风采光所需的南北朝向建筑布局;以24m进深500m2为基本单元进行排列组合形成的方正实用的平面形态),在控制线范围内布置交织错动的点状、线状的建筑体量产生多个具有围合感的公共空间。调整后的平面布局既尊重了原城市规划的网格空间秩序又获得了更灵动多变的空间效果在南北方向上疏通了视廊.延展了城市界面的连续性并利于主导风向的通过.在东西方向构建连通东侧公共绿地公园的绿轴,形成连续、变化的公共空间.提升地块承载城市公共活动的功能.营造了一个充满活力的城市公共空间。

3、从立体建筑走向立体城市

通常的平面式的城市设计方法,会使城市的各个分项系统分别占有城市的二维空间。这样做不仅浪费有限的土地资源同时造成了城市用地拥挤紧张却又功能破碎的两难境地。土地资源的不可再生性产生了资源与需求间难以弥合的鸿沟带有强烈乌托邦色彩的立体城市成为探索未来城市发展的理想的解决方法之一其实质是城市空间的多维度综合利用.例如建筑跨越交通线路形成整体建筑群、城市公共空间抬高或下沉以改善高空和地下环境质量等情况。

该建筑集群中作了进一步拓展――从单一的立体建筑到一座微型立体城市,将公共服务的支撑和配套功能抬升至四、五层空间,在9栋独立的11层单体建筑之间设计有一个空中板块.从而建立了一个立体公共生活模式.一个真正充满阳光、空气、植物、景观的立体城市。被解放的地面层空间可容纳城市街区、广场生活由空中板块庇护的地面层空间可遮雨、纳凉适合市民进行公共活动,沿街布置多种向城市开放的商业服务设施.构建了一种市民向往的城市公共开放空间。位于四五层的空中板块空间具有均好的可达半径(向上、向下、向其他标段).强化各单体建筑之间联系的同时布置有展览咨询、康体娱乐、产权交易、一站式服务中介机构、学术报告、会议等服务于多个标段的公共功能。板块上的空中花园避免了地面层城市空间繁杂的干扰.形成一个幽静开阔的绿色健康社区。空中板块的出现改变了地面层、空中花园层空间水平向与垂直向的空间比例关系化解了高层高密度建筑群对人的压迫感优化、丰富了片区整体的环境质量和功能.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土地集约利用。

方案的整体生成过程基于实现城市、建筑品质双赢的思考角度每一阶段工作既有对城市空间活力的考量.也兼顾到建筑的时效性、实用性.通过城市与建筑的一体化设计.营建了一个宜居的建筑和城市环境。由于中心区域的设计从一开始就兼顾了周边规划的特点,为项目的完整性提供了良好的基础。加之尽管四个标段的建筑单体设计各具特色.但是总协调单位在结合各个标段建筑设计特点的基础上,整合制定了一套完整的城市设计导则,在方案的深化设计中起到了重要的控制作用,完成了一个整体统一、内涵丰富、充满活力的综合性研发办公园区。

二、结语

《城市・建筑一体化设计》一书中写到“整体设计意味着城市与建筑的功能和空间设计过程是不可分离的.建筑和规划应该成为城市发展计划中一项完整的程序。城市建筑综合体系的内在联系即整体的内部结构是多样的,因此也必须多层次、多角度地看待其形态设计过程。”城市设计在向建筑设计深化而建筑设计也在向城市设计扩展,城市设计师和建筑师在兼顾自身设计独立性以及相互连续性的同时,必须通过城市与建筑间的”中间领域”.实现城市、建筑、环境的和谐共生。

参考文献

[1] 朱宏宇.城市设计与建筑设计在创作实践中的互动[J].《城市建筑》2014.10.

[2] 蔡立科.关于建筑设计与城市设计的关系[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2.36.

[3] 隋军,韩民.城市规划、城市设计和建筑设计的关系[J].城市建筑发展,2012.58.

上一篇:浅谈墙体裂缝的发生原因及预防措施 下一篇:路桥施工中桩基加固技术的研究